中图分类号:B1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860(2004)01-0005-08 “哲学”作为一门学科,源于古代欧洲,但它的智慧的来源,或许来自东方;古代希 腊人对于“哲学”所做的创造性的贡献,在这门学问的初始阶段已经显露出来。 一、“哲学”作为一种“智慧” 古代希腊的贤哲,为“哲学”作了什么工作,使其成为一门独特的“学问”? 中文译成“哲学”的这种学问(或许来自日本的译法),按中文的理解,乃是“聪明之 学问”,“聪明”也就是“智慧”,于是“哲学”就是“智慧之学”,这个用法与希腊 字根sophie原意相去不远。 “智慧”有多种含义,有思想的智慧,有实际的智慧,二者也是不容易分开的。应付 变故的能力,需要思想的协助;而思想又可以促进实际事务的进展。“智慧”包含了“ 认识”与“技巧”两个方面。 任何民族在远古时代,为了生存,总要有某种技能、技巧,因为人作为一个生物族类 ,其自然的生存能力是很脆弱的,我们可以从古代希腊关于“人”和“神”的区别中看 出这种遗留的观念。 然而,希腊的先哲向人们显示的不仅仅是限于求生存的技能、技巧性“知识”,他们 表现的恰恰是这样一个在“自然”上处于比较弱势的族类所具有的其他族类所不具备的 “能力”,一种“超越”的能力,即“超越”当下眼前“实用功利”的“能力”。 为当下功利所作脑力和体力劳动乃是生活必需(anangche,Notwendigkeit,necessity) ;“超越”这种“必需”,就人类作为一个族类来说,乃是这些“生活必需”“满足” 之后的事,这就是说,当“闲暇”已经不仅仅是“恢复”体力,即不仅仅是“劳动”的 一个“必需”条件,因而是附属于“劳动”,是“劳动”的一个部分的时候,也就是说 ,当“闲暇”成为“闲暇”本身显示出“自身”的意义而为人们所注意的时候,人们才 有“能力”把包括自己的“劳动成果”在内的“事物”,当作一个“对象”来“欣赏” ,来“观察”,来“研究”。 人类这个由“闲暇”带来的“能力”,使人这个族类“摆脱-暂时摆脱”“生活必需” ,而对世界采取“自由”的态度。“自由”首先是一种“摆脱”,一种“解放”,一种 “超越”。古代希腊的先哲是这种“自由”的“先知先觉”,他们最能集中自己的精力 ,来“观察-思考-研究”世界的“事物”。 世上万事万物成为与我们相对应的“对象”,而不是我们“身体”的一个“部分”。 人们看到的日月山川,并不仅仅是为我们提供生活的便利,因而“保佑”我们生活的原 始“神恩”,也不是与我们作对的“妖魔鬼怪”。它们原本与我们可以没有“利害关系 ”,而是一种“共处”关系,我与“他者”“同在”一片蓝天下。 有了这种“态度”,人类作为一个族类,将自己“提高”到一个“自由”的境界,也 就是“人类”“自己”的境界。“自由”地“对待”“事物”,“让”“事物”“自由 ”,“人”“自己”也得到“自由”。“人”与“世界”,为“自由”的关系,是“自 己”与“自己”的关系。 “万物静观皆自得”(程灏诗)。“静观”的境界,乃是“自由”的境界,是“让”“ 它”“自由”,“我”也“自由”,“自得”就是“自由”。“四时佳兴与人同”,“ 万物”都有“佳兴”,“人”与“万物”“同”“在”。 此种“自由”得自“静观”,“静观”包括了“欣赏、观察、研究”。“静观”态度 ,是“客观”的态度,“让”“事物”“客观地”“在”“我-主观”的“面前”,即 使是“解剖”它,也是“让”它“在”,而不是转化为“我”(包括我的生存环境)的一 部分——消灭、消耗、消费它。 这种“静观”在古代希腊也还不仅仅是“消极的”“让”,而是为“积极的”“理解 ”开辟道路,是以“退”为“进”。当然这种“积极性”还限于“理智-心智”的层面 ,“积极的”“静观”乃是“科学”的态度,也是“科学”的境界。古代希腊是已经达 到这种境界的少数几个民族中的佼佼者。 在这个意义上,所谓“积极静观”是将“自由”不仅仅理解为“摆脱”,而且理解为 “创造”的起始。在“自由”的精神推动下,希腊为人类开创了“科学知识”的康庄大 道,开创了通向“真理”之路。 “理解”按中文的意思是把原本是“混乱”的东西,“理”“顺”了;原本是“纠葛 ”在一起的东西“解”“开”来。“理解”就是使原本是“混沌”的东西“有序”,原 来“看不清”的,使之“看清楚”,原来没有规则的,使之有规则。在古代希腊,人们 认为这是“心智(nous)”的作用,阿克萨哥拉说,“nous”为万物(之所以成为万物)的 本源,即通过“nous”万物分门别类地、有序地向“人”“开显”出来。 这样,在古代希腊,“哲学”是“知识”型的学问,是一门“科学”,讲一个“理” 字,柏拉图的“理念”,亚里士多德的“真理”,中文翻译都有一个“理”字,按亚里 士多德的话来说,是“理论性”的,讲的是“规则”,因有“规则”而“看得见”。希 腊原文“理论”有“看”的意思,是视觉性的。亚里士多德所强调的“第一哲学”乃是 “真理”的学问,其意义可以理解为:“第一哲学”即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哲学”,乃 是关于“真实-实际”的“理论性”“知识”,关于“实际”的“理”的学问。“实际 ”是很复杂、很混乱的,“哲学”要对它“观察-研究”出一个“理路”来,“哲学” 追求的是关于“实际(事物)”、“真实事物”的“知识”,是(关于)“真(实)”的“知 识”。这就是说,“哲学”是关于“混沌”的“知识”,要在“混沌”中“见出”“理 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