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变迁与文化变迁

作 者:

作者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系,北京 100872/吉林大学 哲学系,吉林 长春 130000 郑广永(1966- ),男,山东费县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副编审,主要 从事历史与文化研究/胡存之(1970- ),男,河南洛阳人,吉林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原文出处:
北方论丛

内容提要:

把唯物史观理解为经济决定论,源于科学主义的思维方式。仅从生产方式看待社会历 史的变迁不够全面,需要从实践的角度理解社会历史,实践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并体现 为事实与价值的统一。文化同实践一样构成了人的本质,是人的存在方式,因为文化不 仅是结果更体现为人的自由本性的创造。当把文化等同于实践时,唯物史观就得到了一 种新的阐释,社会历史的变迁也就是文化的变迁,新时期的文化哲学也就是一种文化唯 物主义。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4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541(2003)06-85-88

      一、历史现象引起的思考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人类历史 前进的动力,而生产力起最终的决定作用,也就是说经济成为社会发展的最终力量,一 切社会问题的解决最终都要依靠发展社会生产力来解决。的确,这种论述在逻辑上是没 有问题的,而且长期以来我们也是利用这一原理来解释社会历史的。但是,历史本身是 丰富多彩的,在此仅举如下几种事例。第一,西欧在由封建社会转向资本主义社会时,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启蒙运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根据马克斯·韦伯的观点 ,正是由于宗教改革确立了资本主义精神,然后才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而经过 启蒙运动,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精神进一步确立,从而才有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大发 展。并不是因为资本主义生产力大发展了以后,才产生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 动。第二,中世纪中期,十字军东征是基督教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十字军东征之 前,的确发生严重的饥荒等经济问题,人民的生活十分艰难,然而无论如何仅用经济一 个因素,是难以完全解释清楚这一重大事件的,谁也不能否认宗教信仰是其主要的原因 。第三,20世纪90年代,在阿富汗政教合一的塔利班政权的崛起,宗教信仰是一个比经 济更重要的因素。意味深长的是,塔利班被美国击溃后,美国人不仅捕获了许多伊斯兰 教国家的信徒,而且还抓获了包括个别美国人、澳大利亚人等发达国家中为信仰而战的 信徒。第四,20世纪80年代法国女总理克拉松夫人,称日本人为“经济动物”,引起了 日本人的强烈愤慨。类似的事例还可以举出一些,在此没有必要罗列。这是否说明历史 的变迁是复杂因素综合而导致的,仅仅列举某一方面是不够全面的。然而,这是一个重 大的问题,思考起来十分困难。正是因为重大而困难,才越发显示出其理论的魅力。

      常识性的东西未必就是完全正确的。即使当时人们认为是正确的结论,随着社会历史 条件的变化和人们认识的深入,也需要不断的变化。惟有创新才会显示出不竭的生命力 ,这才真正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马克思本人的思想也并不是一旦形成就一 成不变,有些思想也是在不断完善中的。比如,1.《共产党宣言》曾认为迄今存在的历 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认为原始部落所有制乃是内部存在对抗关系的家庭的扩大,所 以阶级对抗早已有之,并非只是文明时代的产物。但是后来新发现的史前材料证明,这 种看法是不精确的,应改为自原始公社解体以来的人类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因为 只有从这时起才出现阶级和阶级斗争[1](p.20)。2.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政治经 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强调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作为社会存在的根本要素,在社会 发展中一贯起决定作用,历史的演化就是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的重新组合和更迭。但是 在晚年人类学笔记中,马克思认识到在原始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氏族亲属血缘关系是 最早的社会关系,肯定了财产关系“在为时较短的文明时期中在很大程度上统治着社会 ”,而在财产出现以前的漫长时期内,血缘亲属关系,又曾对远古时代社会的存在和社 会的发展起过决定作用,在文明时期也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1](p.21)。对人们而 言,教科书体系已是耳熟能详,要冲破既有的思维定势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就 如同编年史与历史学的关系。编年史只是历史事件的记录,是一本流水帐,而历史学则 是对历史文本的再解读,是意义的再现,是一种再创造。马克思创立了最初的唯物史观 的文本,这个文本永远都需要后人的解读,当然这种解读不是随心所欲的胡编乱造,这 正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种解读正确与 否,关键看它对社会现实起到了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作用。人们一般都认为社会历史的变 迁是由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运动引起的,而这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力。本文拟 围绕此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试图论述一下社会历史变迁与文化变迁的关系。

      二、经济决定论是把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还原为纯粹的物质资料的生产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指出:“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 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 :人们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 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 ,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 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2](p.776)如何理解恩 格斯的话语十分重要。我们认为恩格斯首先指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基 础性前提就是必须有人类生命的存在,或者说,个体肉体生命是社会历史得以构成的基 础材料,没有具体的个体的肉体生命便不会有社会历史。这里便隐含着一个问题:维持 生命存在的劳动是社会历史得以展开的条件,这个条件是必要的,而根据逻辑学的常识 ,必要条件并不等于充分条件。当然,马克思也说过:“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 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3](p.32)但是,我们切记马克思这句话 是在1859年1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写的,而如前所述马克思在晚年的人类学 笔记中又认识到,氏族亲属血缘关系是原始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关系,他肯定了财 产关系只是在为时较短的文明时期中在很大程度上统治着社会,而在财产出现以前的漫 长时期内,血缘亲属关系又曾对远古时代社会的存在和社会的发展起过决定作用,在文 明时期也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我们注意到,尽管马克思强调财产关系在文明社会 中占统治地位,但那是在很大程度上,而不是在完全的意义上,除此之外还有血缘亲属 关系等其他因素。在这里,我们不能把劳动简单地等同于财产关系。然而,文明时期财 产关系却是劳动的逻辑结果。这说明马克思也认识到社会历史的演变并不是一个物质生 产就能完全解释得清楚的。当然这是以承认物质生产的必要性为前提的,而且这个前提 是十分重要的。众所周知,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关于唯物史观的教科书,基本上都是以《 德意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 的终结》等著作中的经典表述为蓝本的。随着革命斗争的需要,在这个推演的过程中, 以考茨基、波恩斯坦等为代表的第二国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后来的斯大林、布哈林 的论述成为了主流,于是便形成了今天带有浓厚经济决定论色彩的教科书。经济仿佛是 一只看不见的手,无所不在而又无所不能的操纵着整个社会。历史成了一个无主体的自 然过程。如果说有主体,那么这个主体就是经济,而真正的活生生的人则湮灭了。人被 概念化和抽象化了,丰富多彩的人性被单一的经济性代替了。这样的唯物史观遭到了卢 卡奇、葛兰西、法兰克福学派等非正统的马克思主理论家们的强烈批判。尽管有时这种 批判不可避免地带有唯心主义色彩,但的确又起到了振聋发聩、一针见血的作用。只可 惜我们直到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才真正接触到这些有益的批判思想。到目前为止 ,对社会历史单线论、宿命论的批判可以说是十分深刻了。然而,伴随着这种十分深刻 的批判的同时,却仍然出现了以阿尔都塞为代表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阿尔都塞等 人仍然认为社会的经济结构决定着社会历史的演变,社会历史是一个无主体的自然过程 。事实上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也的确抓住了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唯心主义辫子。 那么怎样理解这种状况呢?我们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