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非理性因素的认识论意义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1996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长期以来,人们较多地注意实践和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而忽视非理性因素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然而日益趋向微观方向发展的当代心理学、生理学、脑科学都越来越多地揭示了非理性因素和认识的联系,证明了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认识活动中,注重对理性因素进行探讨的同时,探讨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对于全面揭示认识发展的动力机制,深化认识运动的全过程,认识主体系统和微观机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

      理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理性是指认识运动过程中的感性反映形式和理性反映形式,包括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等认识形式;狭义的理性仅指概念、判断、推理等抽象逻辑思维形式。广义的理性包括狭义的理性,与非理性相对应。非理性因素主要是指以情感、意志为主,并包括信念、习惯、潜意识等在内的意识形式,这些因素之所以被称为非理性因素,并不是说它们在认识过程中只能起干扰作用,而是指它们相对于理性因素具有不同的作用和活动特点。在认识过程中非理性因素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非理性因素对认识具有动力作用。非理性因素对认识的动力作用,是指情感、意志等因素在认识过程中,对主体认识具有的指向性、积极性所产生的影响。情感是主体对客体所持有的态度体验,意志是主体自觉地确定目标、选择手段、调节行为、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人是社会的人,人总是在一定的情感、意志的影响下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情感、意志又具有指向性、倾向性的品格,这就决定了情感、意志在认识活动中,会成为推动认识主体认识事物,追求真理的力量。

      情感在认识中的动力作用表现为:其一,影响认识活动的指向。人的思维总是有一定指向的、总是为解决某一个或某几个问题而展开的,它所产生的影响除主体的知识、经验、思维模式等理性因素外,还有主体的求知欲、好奇心、惊讶感、美感、偏好等情感因素。这些非理性因素形成了主体信息加工中的非逻辑性选择。其二,情感影响认识活动的积极性。情感的作用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有着激活、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它又有抑制积极性、阻碍、干扰正确认识进程的消极作用。只有那些积极的情感才是激发主体积极性、维持认识正确指向、推动认识发展的力量。认识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认识过程中往往是以热情和激情的形式表现出来的,高度的认识热情可以调动认识主体各种认识器官以及大脑皮层各个部分的认识积极性。在科学研究领域里,情感是认识主体对未知规律的一种倾心追求,它对科学家取得创造性成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爱因斯坦曾深情地谈到这种创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他说:“渴望看到这种先定的和谐,是无穷的毅力和耐心的源泉……他们每天的努力并非来自深思熟虑的意向或计划,而是直接来自激情。”〔1 〕他还说:“情感和愿望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2 〕也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说:“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3〕

      意志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主体自觉地确定认识目的,并努力克服障碍、实现认识目的。科学发展史告诉我们,凡是重大的科学发明,都是科学工作者长期艰苦努力的产物,顽强意志的结晶。大发明家爱迪生,试验了800多次,最后才发明了电灯。 埃利希发明“六○六”是经过数百次失败才获得成功的。美国心理学家特尔们说: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具有坚强的意志,因为坚强的意志是其他德行的维护者和保扩者,有坚强意志的人,就有了解能够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的巨大力量。

      可见,在认识活动中,饱满的热情,坚韧的意志、坚定的信念能够使认识主体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能动的状态中,并能激起卓绝的精神力量,推动认识辩证运动的进程和认识目标的实现。

      其次,非理性因素对认识具有选择作用。这里讲的选择,是指主体根据自己的客观需求,以主观目的为中介,对事物、现象所做的判断、决策和取舍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进行的有主观指向性的实践活动。它是主体所固有的能动、积极的活动方式。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是在实践主体的选择中完成的。一定的社会结构在一定的条件下为什么做出这种选择而不做出那种选择,主体在特定的环境中为什么选此而不选彼,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选择的价值取向。而人的情感、直觉等非理性因素恰恰是衡量这种价值观和价值标准的内在尺度。当某种刺激符合或是能够满足主体的某种需要时,主体才能产生积极肯定的情感体验,引发出愿意接受它,并作为认识活动的对象;当某种刺激不符合或者不能满足主体需要时,主体就会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引发出疏远、躲避甚至拒绝的心理,更谈不上进一步去认识它。认识主体的需要以及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同时也构成了直觉选择的标准与尺度。直觉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对事物的洞察。直觉总是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把最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成分选择出来。认识主体正是通过直觉的这种选择来确定认识方向、认识对象、认识手段和认识途径的。

      再次,非理性因素对认识具有诱导作用。诱导作用是指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对主体认识在诱发、引导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人具有好奇心、求知欲、兴趣等心理倾向。当主体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时,总是怀着欢愉的心情,兴致勃勃地关注它,甚至达到忘我的程度。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古道尔,从小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动物活动的兴趣很浓。孩提时曾悄悄爬到鸡窝里观察母鸡下蛋,成年后为了研究黑猩猩,她不畏艰险,只身进入森林工作了10年,对黑猩猩的生活行为进行了长期深入的观察和研究,写成了《人类的近亲》、《我在黑猩猩中的生活》等著作,为人类学作出了宝贵的贡献。好奇心、求知欲互为联系,依次发展。正是这种好奇心、求知欲、兴趣等非理性因素诱导着人们去探索大自然、社会、思维的奥秘,去从事科学的认识活动;而一旦有了新的发现,又会给人带来进行新探索的强烈的兴奋和莫大的喜悦。科学发展史证明,大多数成才成家的人,都可以从少年时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兴趣的萌芽中看到成功的端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