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论的原意是关于存在的理论。所谓存在,不是一种具体的存在,而是存在本身或存在一般,这种存在就是最高的存在,永恒的存在。哲学本体论就是关于最高存在的学问,它是全部哲学理论中最抽象、最深刻、最带根本性的一项内容,是哲学的基础,也最能体现哲学的特色。 一 在哲学的历史上,本体论问题是一个既古老又常新的问题。说它古老,是由于早在古代哲学的初始阶段,先哲们就提出并探讨了本体论问题;说它常新,是由于在以后的几千年中,本体论一直作为哲学的基础和根本,不断地被哲学家们反复探讨和做出新的解释,因而不断地变化其形态,不断地发生转换与沉浮。 在西方哲学史上,最早产生的哲学形态是自然哲学。它力图从繁多的自然现象中寻求万物统一的根源,即本原或始基。第一位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本原”。之后又有万物的本原是“气”、“数”、“火”等。这种种说法是企图寻找自然万物的统一来源和归宿。巴门尼德存在论的确立在哲学史上被公认为本体论诞生的真正开端。巴门尼德第一个提出“存在”概念,在他看来,人的感官所面对的外部世界是现象世界,它是变动多样的,不真实的存在,即“非存在”。关于非存在的认识是感性认识,只配称为“意见”。在现象世界的背后则是一个不能感知的、不变、永恒和唯一的本体世界,它才是真正的“存在”。关于真存在的认识是理性认识,是“真理”。哲学所探讨和追求的只能是存在和真理。由于存在只能被思维所把握,因而,它只存在于思维中,“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巴门尼德由此第一个开了阐释唯心主义本体论的先河。随后,柏拉图完全继承了巴门尼德本体与现象二个世界的思想,进一步提出真存在或本体界就是理念世界,理念世界是哲学追求的真理。到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明确提出“第一哲学”的概念,以与其它特殊科学相区别。指出第一哲学就是以“存在本身”或“作为存在的存在”为对象,寻求“最初的根源”和“最高”的原因。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后来被命名为“形而上学”(Metaphysics), 形而上学的本意就是关于最高存在的学问,也就是本体论(Ontology)。自从古代本体论确立以后,本体论或形而上学一直是西方从中世纪到近代的传统哲学所追求的最高目标。黑格尔在《逻辑学》中形象地把形而上学比喻为一座富丽的庙堂内的至上神。 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对最高存在的研究一开始表现为对“道”的探讨。《老子》书中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就是万物的总根源和总根据,是使万物之所以为万物的最高存在,具有本体的意义。《庄子》又把“道”称为“本根”,提出了“本根论”。以后,魏晋玄学的“有无”、“本末”之辩,隋唐佛学的空有之论,宋明哲学的理气之争等等,都以不同的形式展开、深化了对道、对本根的探讨,推进了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的研究。进入20世纪,中国思想界关于科学与玄学(本体论)大论战重新提出了本体论问题。科学主义思潮中严复的科学宇宙论,丁文江、胡适和王星拱对本体论的批判与建设,以及金岳霖的道论等;人文主义思潮中梁漱溟的生命本体论,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冯友兰的新理学,贺麟的新心学,牟宗三的心性本体论,唐君毅的生命存在说,以及徐复观对形而上学的消解等,都大大深化了中国现代哲学本体论的探讨。 哲学本体论的确立是人们把世界二重化为现象与本体的结果,它反映了人类认识的深化和对意义的追求。人们不满足于可见的世界,企图去追究可见世界背后隐藏着的不可见的终极实在和终极意义。于是,几千年来哲学家们设立了种种本体作为现象背后的根据,或是把上帝、道,或是把理性、心性,或是把自然、气看做是现象的本质,建立了各种本体论学说。就各种本体论关于存在的根本性质究竟是精神性的,还是物质性的判定来看,表现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倾向。 西方传统哲学本体论经由古希腊哲学的自然本原说与理念本体论之争,到中世纪“神学本体论”的独占地位,再到近代哲学物质本体论与精神本体论的对立,都使得西方传统哲学本体论越来越陷于困境,在现代受到了猛烈批判。现代西方哲学二大思潮之一的科学主义思潮,对本体论采取了否定态度,把本体问题称为虚假的、毫无意义的“形而上学”问题。因而主张“拒斥形而上学”,要像建立科学那样建立哲学。如分析哲学和语言哲学认为,哲学就是科学概念、命题、结构、理论等进行逻辑分析和语言分析,否定哲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意义。然而,科学主义是否真的能够拒斥掉“形而上学”呢?从根本上讲这是不可能的。从其理论自身来看,把一切只归结为经验陈述,势必陷入“自相缠绕”或自我中心的理论困境。从哲学自身来看,把哲学只归结为一种分析操作活动,使哲学抽掉了它古老而本质的主题——人与世界,这就使哲学丧失了固有的本性,否定了自身的存在。事实上,科学主义哲学自身并没有挣脱“形而上学”,只不过追求另一种形而上学,即一种能够解释一切科学问题的以经验为基础的逻辑结构模式。实证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哲学,表面上反对一切本体论,但实际上它们又把世界归结为人的主观经验,不过是以主观精神为本体罢了。为了克服这种“唯我论”或“自我中心困境”,在对待和回答意识之外的客观世界是否存在的问题时,有些哲学家,如奎因也不得不做出“本体论的承诺”。可见,本体论作为哲学的根本部分是无法排斥的。现代西方哲学的另一大思潮——人本主义思潮也反对传统本体论,但并不一般地反对本体论,而是要实现传统本体论的转换。它认为,传统本体论把本体理解为超验的,脱离现象的实体,从而割裂了本体与现象,物质与精神,主观与客观,导致了世界的二重化。因此,要把本体还原为现象世界,这个现象世界就是人的世界。于是,有胡塞尔的“现象学本体论”,叔本华、尼采的“意志本体论”,萨特的“个人存在本体论”等等。在人本主义哲学看来,本体论所谈的存在,并不是什么存在本身或者是世界存在,也不是人类的存在,而是人的个体非理性的存在。本体论只有在关于个体(意识)存在的意义上才能成立。这样,现代西方哲学中这种本体论的转换,便突破了传统本体论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