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机器的使用价值的两重属性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贵明 中共四川省委第二党校

原文出处:
探索:哲社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1996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可以归结到劳动资料的性质上去。马克思说:“生产者相互发生的这些社会关系,他们借以互相交换其活动和参与共同生产的条件,当然依照生产资料的性质而有所不同”〔1〕。而劳动资料的不同性质,其基础是劳动资料不同的使用价值。劳动资料的不同使用价值即不同的有用性,也是劳动资料不同历史形态区分的基础。机器(机械化机器和自动化机器)作为劳动资料发展到近现代的历史形态,对近、现代社会发生着重大的社会作用。正如恩格斯所说:“分工,水力,特别是蒸气力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的杠杆。”〔2〕而机器的社会作用的基础是机器的使用价值。本文试对机器的使用价值及其历史发展略作探讨。

      一

      机器的使用价值可以从它的生产力属性和社会属性两方面来分析。

      从机器的生产力属性方面看,机器的使用价值是指它可以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代替劳动者的劳动。马克思说:机器“代替人的劳动就是它的使用价值。”〔3〕马克思把这点看作是机器的根本特点,并在他关于机器的理论中多次强调。他在分析机器的最本质的组成部分——工具机时说:“工具机是这样一种机构,它在取得适当的运动后,用自己的工具来完成过去工人用类似的工具所完成的那些操作。”〔4 〕在使用机器的情况下,使用工具的主体演变为机器这种劳动资料,从而代替了手工业工人的活动。所以,在机器被用于剩余价值生产的情况下,“现在资本不要工人用手工工具去做工,而要工人用一个会自己操纵工具的机器去做工。”〔5〕可见,在马克思看来,机器的使用价值就是代替劳动者的部分劳动。这是从质上规定的机器的使用价值。相应地,机器代替劳动的数量成为衡量机器的使用价值大小的标准。马克思说:“机器的生产率是由它代替的人类劳动力的程度来衡量的。”〔6 〕可见机器使用价值的量就是它代替人类劳动力的程度。

      机器使用价值的这一根本特点,使机器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劳动过程的性质。我们知道,在使用手工工具的劳动过程中,是由劳动者直接掌握手工工具,并作用于劳动对象,引起劳动对象的变化。显然,在这种劳动过程中,劳动者是劳动过程的主体(注:这里的主体是指属性、状态、变化、关系的承担者,不是与客体对应的主体概念——参见《哲学研究》1991年第3 期《对主体性问题的几点认识》一文),劳动工具是劳动者与劳动对象之间的中介物,起着将劳动者的活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的作用。在这种劳动过程中,分工和协作是劳动者之间的分工和协作,因而是一种建立在劳动者之间的技术联系。由于整个劳动活动是以劳动者为主体展开的,因此马克思称这种劳动过程为“主观的躯体”,而劳动工具只是这个“主观的躯体”的部件或者附属物。在这种劳动过程中,劳动者是整个生产活动的出发点和中心,工具则表现为劳动者的器官的延长,社会劳动过程成为以劳动者为主体的主观的躯体活动。而使用机器的劳动过程则不同。在这种劳动过程中,由于机器的特点是代替劳动者的劳动,因而取代了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整个生产过程不再是围绕人而运动,而是围绕机器运动。机器成为劳动过程的“主体”。马克思指出,使用机器的劳动过程已不再像以往那样,表现为“主体的躯体”,而是“客体的躯体”。他说:“在工场手工业中,社会劳动过程的组织纯粹是主观的,是局部工人的结合;在机器体系中,大工业具有完全客观的生产机体,这个机体作为现成的物质生产条件出现在工人面前。”〔7〕机器作为客观的生产机体,通过工具机掌握着工具,把动力机发出的动力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引起劳动对象的变化。在这种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活动是围绕机器的运转而展开的,因而有着从属性。

      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机器的特点和手工工具一样,在于它是人的劳动器官的延长,而且似乎任何生产工具都具有这一特点(机器也被看作是一种生产工具)。这种观点显然没有抓住机器的本质。所谓“人的劳动器官的延长”,是指劳动工具具有放大劳动者的劳动器官的功能的意思。例如锄、镰是人手功能的放大,望远镜是人眼功能的放大。在这种情况下,延长物(工具)总是依存于被放大物的劳动者的劳动器官。因此一方面手工工具的使用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又依存于劳动器官,成为劳动者将自身的活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的中介物。手工工具本身没有自我运转的能力,因而只是劳动者手中的附属物。但是机器则不同,机器由本质上不同的三部分构成:工具机、发动机和传动机构。在这三个组面部分中,工具机又居于关键的地位,被马克思认为是工业革命的真正的起点。马克思说:“正是由于创造了工具机,才使蒸气机的革命成为必要。”〔8〕工具机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引起劳动对象的变形;动力机则发出动力,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工具机的运动。如果我们仔细地观察工具机,那么工具机上的机具大体上还是工场手工业工人所使用的那些工具和器具,尽管它们在形式上往往有所变化。但两者之间已存在本质的区别;工具机上的工具已经不是人的工具,而是一个机构的工具或机械工具了。〔9〕从这里可以看出,机器内在地包含了人的劳动器官延长的内容。不仅从工具机上,而且动力机也可以看作是劳动者的肌肉系统作为动力源的外化,传动机构则可看作是劳动者的骨骼系统的外化。但是从机器本身也包括了劳动者器官的延长这一点上,并不能概括机器的本质特征。在马克思看来,机器并不是单纯的工具,而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的自我运转能力的劳动资料,因而能够部分地代替劳动者的劳动——首先是体力劳动。马克思说:“工具机是这样一种机构;它在取得适当的运动后,用自己的工具来完成过去工人用类似的工具所完成的那些操作。”〔10〕“现在资本不要工人用手工工具来做工,而要工人用一个会自行操纵工具的机器来做工。”〔11〕那么,此时劳动者又起着什么作用呢?劳动者在机械化机器的运转中起着控制和调节的作用。劳动者的主要职责已不是运用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之上,而是控制、调节和监督机器的运转,对劳动对象的加工则由机器本身来进行。因此,机器的使用价值完全不同于手工工具,它在劳动资料发展史上的地位是代替劳动者的部分劳动。

      任何劳动资料除了具有生产力属性外,还有一定的社会属性。从这方面看的机器的使用价值,是指它可以改变劳动过程中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比例。例如,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机器的使用价值表现为它是资本家增殖相对剩余价值的手段。马克思说:“固定资本的使用价值恰恰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必要劳动,增加相对剩余劳动,从而增加相对剩余价值。”马克思把这称为“对于资本价值增殖过程”来看的使用价值〔12〕。在这里,机器的使用价值已不仅表现为一种生产力属性,而是表现为一种社会属性,因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关系在这里实际上是资本与劳动者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于机器的应用及其改进可以增加相对剩余价值,从而改变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比例,因此在劳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机器的应用及其改进,就可以增加剩余价值的总量。在这个特定的意义上,马克思认为,机器不仅将自身的价值向产品转移,而且可以创造价值。他说:“机器创造价值,不是因为它代替(活)劳动,而是因为它是增加剩余价值的手段。”〔1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