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岁的孩子就对父母(包括祖父、祖母)产生反感的,不是多数。即使有,那种反感也不属于“生理反应”或“心理反应”,大多属于浅层次的反感。如家长对孩子“管”得太多或太琐碎,太简单或太粗暴,限制了孩子的游戏自由。 我这里侧重讲的,不是这种话题,而是从十几岁起开始的“青春期逆反”。那时的小学生、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对父母、教师的逆反意识,就包括了“生理反感”和“心理反感”,内含着“性迷茫”、“性盲动”意味。 近年来涉及“性知识”的学校教育、文化宣传多了起来。从打破封建性的、传统性的“性禁忌”角度来看,无疑是好事。但向青少年讲述性知识,讲得是否得法,是否体现了“润物细无声”,是至关重要的。 十几岁的孩子猛然接触生理课,教师在课堂上一下子展示了人的生殖系统挂图,或父母很“开通”地向孩子讲述“性功能”、“性行为”,乃至向孩子直言“你是怎样生出来的”,我看貌似科学,但却有可能像一场突如其来的疾风暴雨,把孩子打懵。随之而来的是他们对许多“神秘感”、“神圣感”的破灭,陷入迷茫。他们得知异性的生理结构原来是这样的,得知成年男女(包括他们的父母、他们的老师)原来都“做过那样的事”,就难免顿时有失望感、失落感,包括亵渎感。他们不再认为成年人是高尚的人,家长、老师讲的许多“大道理”、“正经话”也不一定可敬可信。男孩鄙视女孩、女孩讨厌男孩的事也时时发生。 这股潮水很像逆流,有时很凶。 在眼下许多“性意识”、“性教育”的教材中,大都讲得很单一、很直接。忽略了或漏掉了青少年“生理初潮”和“心理初潮”的必然反应,必然表现。而家长、教师又很容易将孩子、学生的这种表现视为逆反。 要想使“逆”归到“顺”的流向中,我看至少要做到这样三件事:一、向孩子、学生讲述或宣传性知识时,不要搞“突然袭击”式的。平日里要做些潜移默化、点点滴滴式的渗透。二、讲“性”不要讲得太直白,太裸露,要有一点艺术性或含蓄性。三、尽量做到使青少年懂得“性”就像花卉的雄蕊、雌蕊或异蕊传粉一样,是美好的事物。当然,还要使青少年远离或有能力抵制社会中某些丑恶的性行为。 性生理、性心理的发育和成熟,无疑需要人为的教育、培养,但也不能忽略“天然生长”因素的作用。对两者都必须尊重。性,作为“禁忌”来对待是愚昧,而愚昧导致的痛苦和灾祸很多。但性发育也像植物生长一样,违背季节规律而刻意“催化”,对幼苗硬拔猛灌,株连出的负效应也不可低估。 对青少年(其实对成年人也一样)讲解性知识,培养他们的性文明(尤其“性美感”),既要讲得有科学性也要讲得有艺术性。使儿童、少年初识“性”的时候,既不产生反感又不陷入盲动。 关键的问题倒是,眼下无论是我们编写的“性教材”,还是我们所搞的“性熏陶”,都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