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我们究竟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家长?

作 者:
莳言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家长月刊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03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从有儿子的那天起,我就发誓要做一个美式的家长。因为我早就发现,与美国比起来,我们中国的父母活得太累,中国的孩子活得太苦。而结果却是,比起美国的孩子来,中国的孩子依赖性强,独立性差;分数高,能力差;知识多,创造力差……可谓“费力不讨好”。

      于是我和妻子达成共识:尽量不管或少管孩子,让他在儿童时期自由地发展。并有意识地给他灌输这样一种理念:“美国父母是怎么对孩子的,我们要学美国父母;美国的孩子是怎么做的,你长到18岁也必须出去独立地学习、工作和生活……我们可是说到做到的!”

      我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有时甚至做得有点不近人情。我清楚地记得,在儿子三四岁的时候,有一次得了感冒,发烧呕吐,因为没来得及拿痰盂,他吐在了地上。当时他妈没在家,为了借机对他进行“苦难教育”,培养他的独立性,我狠着心让他从床上下来自己打扫干净。这件事让他外公知道后,曾愤怒地骂我是“牲口”。我事后虽然觉得做得有点过分,却没有后悔。

      儿子小时候胆子很小,一见不到我们吓得就哭。为了培养他的胆量和独立性,我曾故意把他放在大街上让他自己回家,我则躲在远远的地方暗中观察。有一次,我和妻子还让只有四五岁的他一个人留在家里长达半天,结果他因为孤独和恐惧,哭着给他外公打电话求救,害得他外公大老远的打的赶过来把他接走。我们回家一看,儿子没有了,可吓坏了。等找到他时,他外公大骂我们“没有人性”。我们虽然挨了骂,但想到儿子遇到困境时知道想办法求救,反而还有些欣慰。

      在我们的狠心“调教”下,儿子有了显著的变化:一是胆子明显大了,干什么都不打悚;二是独立性比与他同岁的几个孩子都强,干什么我们都比较放心;三是心理承受能力也特别强,遇到任何困难和挫折都能平静地面对,显得非常沉稳、沉着。印象中,从上小学到现在好像从没见他再哭过。

      但是,我们的“美式教育计划”很快就遇到了麻烦。儿子四岁时该上幼儿园了,我们家离父母家很远,我们俩口子又都上班,父母的意见是让儿子和他表哥上同一个幼儿园,一来互相有个伴儿不孤单,二来将来替我们接送也比较方便。我知道他们是为我们着想,但为了培养儿子的独立性我坚决不同意,并背着他们去联系了我家附近的一所幼儿园。他外公知道后很不高兴,又骂我“没有人性”。我怕把关系搞僵,最终做了妥协,但至今后悔不已。这是我们实施“美式教育计划”受到的第一次挫折。

      更大的麻烦还在后边。儿子上小学后,针对目前我国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和妻子商定:小学阶段不管他,让他自由地发展一下。因为我们觉得,小学是儿童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让孩子的思维和想像力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比学知识更为重要。所以从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我们就真没管过他。不仅如此,我还针对目前儿童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误导”现象对他进行“反向纠偏”,以培养他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拓展他的思维空间。比如,有篇著名的表现“人多力量大”的图解儿童画册《小白兔拔萝卜》,其大意是:一个小白兔见到一棵大萝卜,自己拔不出来就找来许多小白兔一齐帮它拔,结果拔出来了。这种文章在我看来,与其说是培养孩子的“集体主义”观念,还不如说是给孩子灌输了一种依赖性,不但削弱了孩子的个人自信心,而且还剥夺了他们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于是我就这样问他:“小白兔遇到问题知道求人帮助解决当然值得肯定,可是,如果它自己多动动脑筋,除了硬拔,它自己一个人能不能用别的办法也可以将那棵大萝卜弄出来?”我从语气上强调了“拔”和“弄”的区别,结果孩子是能够想出许多办法的,比如:用蹄子刨,用吊车拔,用炸药炸等等……举一反三,他的思维视野自然就扩大了。可是,如果我们做父母的不给他们这些提示,就像书上写的,老师讲的,结果会怎样呢?

      再比如,针对《思想品德》课文中有关“英雄主义”的问题,以赖宁那篇课文为例,我在肯定了赖宁牺牲自己、保护国家财产的英雄主义精神后,同时也特别指出了“弱势群体”如何保护自身生命安全的重要性,以及生命与财产哪个更重要:灭火时是不是必须用身体?救人时是不是必须牺牲自己?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更科学、更有效的办法,比如报警,比如通知大人等等……而这些东西老师是不会给他们讲的。这样一来,孩子就对许多表现某种“主题”或理念的课文有了更多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但问题也就跟着来了:孩子因为有了自己的思考,在做题答卷时就有许多答得不符合老师或“标准答案”的要求,反映在分数上就是比别的孩子低,成绩也就显得比别的孩子差。比如,一次考试时有道填空题:“_河有水_河满,_河无水_河干”,他就答成了“小河有水大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结果被老师打了“×”。发卷时儿子就举手问老师:“老师,河里的水到底是从大河里流进小河里的,还是从小河里流到大河里的?怎么我发现我奶奶他们村里的水都是从小河里流到大河里的?”老师说:“这还用问吗?当然是从小河流进大河里的!”儿子又问:“那您怎么给我判错呢?”老师不假思索地说:“那还用说吗?你的答案与标准答案不符!”可他坚持说自己答得对,而且说是答案错了,结果不但引起了同学们的哄堂大笑,老师还送了他一个“刺儿头”的外号,委屈得他回来就给我诉苦:“爸爸,你说是老师对还是我对呢?”我起初也觉得老师对,因为我们平时不都是这么说的吗?可细一想:不对呀,本来是小河里有水大河里才满,小河里没水大河里才干,怎么我们都说成是“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呢?这么荒谬的话我们怎么就没有发现,而且一直当真理似的挂在嘴头上说了这么多年呢?我觉得这个问题很严重,弄不好会给儿子的思维造成混乱,于是就找到他们老师谈这个问题。没想到老师态度很硬:“你说得不错,这我承认,可标准答案上是这么规定的,而且我们这么多年就是这么判的,怎么到了你儿子这儿就特殊了?”

      问题还不止如此。三四年级时我看儿子的作文还是很有灵气的,再看数学,连我这个学过高等数学的人觉得很难的四则应用题他都能很轻松地做出来,因此我觉得他还可以。没想与别的孩子比起来,他在班里最多算个中等。拿来试卷一看,数学主要是因为粗心错在计算题上,语文主要是错在背写、填空和语文知识等死记硬背部分,而语文知识题连我这个做了多年文学编辑、自认为对词汇、语法和修辞还有此研究的人做起来都很难达到80分以上!我敢说,有些试卷恐怕连吕叔湘、张志公等语言大师也不敢说能达到百分,而儿子他们班的许多同学却都做到了,不知这是喜还是忧,是好还是坏。它使我想到这样一种现象:中国学生在学习上都比美国学生强,可在创造力上却总是比不过人家。为什么?因为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思维方式有问题,而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一旦形成,要想再改其实是很难的。不信我们可以回想一下我国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开设的“科大少年班”,那些学生应该说是中国当时成绩最好的“尖子生”,有许多还被称为“神童”,可是一晃20年过去了,该成才的应该已经成才了吧,可是我们谁听说过他们中的哪个人现在如何如何了?这也是对“前十名现象”的一个有力佐证。这样一想,我也就没有责怪儿子,因为我觉得死记硬背导致的思想僵化和思维定势其实比分数低、成绩差还要可怕!没想班主任却不干了,三天两头找我们去开家长会,说如果孩子的成绩老上不去,将来考不上重点中学不说,还会拖全班乃至全校的后腿,而且对任课老师和班主任的奖金也有影响……直到这时我才感到,在中国,要想做一个真正的“美式”家长其实是很难的。因为“国情”不同,评价学生和老师优劣的“标准”不同,学校和老师们对学生的要求当然也就不同。你家长想培养孩子的素质和能力,而学校、老师们要的却是分数——更准确地说是国家要的是分数。老师们显然也明白其中的利弊,因为儿子的班主任曾无可奈何地对我这样说:“别听上边说什么‘素质教育’!光改教育方法,不改评价标准,有什么用?考学时还不是看分数?而素质、能力这种非量化的东西又是不能用分数来衡量的,所以在考学时是没法计入分数的;没法计入分数,你的孩子就考不上重点中学,考不上重点中学他就有可能上不了大学……如果一个人连大学的门都入不了,还谈什么‘素质’?”原来老师们和我一样也是懂其中的道理的,出此下策,实属无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