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孩子吃糖成癖,刚长齐的牙就被蛀了。当父亲告诫孩子糖吃多了会腐蚀牙,并采取了相应的限制措施时,爷爷说话了:“别信那个。我小时没吃过几块糖,这牙不也掉光了?你爸舍不得给你花钱,我这儿有。”当孩子哭着要吃糖时,爷爷就去买了几斤。B孩子看了两个多小时电视后,其父亲让其关上电视写作业,他却冲着父亲没好气地骂了一句。父亲严厉批评孩子没教养,妈妈却在一旁说:“别说了,他比你小时候聪明,你这么大时还不会骂人呢!” 在当今家庭,这种情况屡见不鲜。有不少孩子与祖辈,即祖父母、外祖父母关系密切,而与父母相对要疏远一些,甚至有些祖辈对孙子们,在某种程度上还成了相互间的精神寄托。这种祖辈与孙辈超乎对子辈的感情,俗称“隔代亲”。隔代亲既是一种普遍的家庭血缘伦理的感情,又可反映老年人特有的心理特征。 眷恋心理:“儿童是成人之父”,他们犹如旭日东升,老年人则是夕阳西下,“满目青山夕照明”。看到孙儿孙女们如雨后春笋,节节拔高,老年人的心里充满了爱悦之情,同时也多少流露出生命短促的悲凉。他们嬉闹于孩子之间,分享他们天真的快乐,无忧的快乐。老少两代人之间的交往,彼此都有收获,老人把人类生命智慧以各种方式传给儿童;儿童则把赤心童心奉献给老人。老人在这种情境的交往中,重温了他们青春的旧梦,收到了延年益寿的效果。 退化心理:老年是人生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是通过对成年的否定,在更高层次上达到对儿童时代的肯定;抑或是人生的退化,即退化心理。我们常常可见到有些老年人表现出儿童的言行特征,对此人们称之谓“返老还童”。这句成语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老人的外表和儿童有相似之处,如发稀齿落;二是他们的心理活动与儿童也有相似之处,如天真淘气,活泼好动,情绪表现不稳定,性格外露。由于老年人在心理上有接近儿童的倾向,他们极易把儿童当做自己精神上的朋友,跨越了年龄上差别,成了忘年之交。因此,祖父母也就对孙儿孙女产生感情上的厚爱。相比之下,他们对儿子女儿的爱就显得淡化了。 补偿心理:从现代家庭结构来看,独生子女遇到的心理上的很大疾患便是孤独症。家庭内同龄伙伴的消失,居住的绝缘化,父母闲暇时间的减少等使得独生子女缺乏和人交往的充足条件。这时,老年人退休后因有空虚、失落和寂寞之感,希望通过某种活动来加以补偿。这样,和需要爱抚的独生子女就有结成“伙伴”的心理条件。再从可供支配的闲暇时间看,儿童和老人都有充足的自由时间,成人则忙于自己的工作和事业;那么儿童和老人结为游戏伙伴也是十分自然的事情。许多老年人不仅对自己的孙儿孙女充满怜爱,而且对其他小朋友也怀有浓厚的兴趣,和他们一起嬉戏打闹,乐此不疲。 认同心理:隔代亲是一种人对自己生存的认同心理。人类是以血缘家庭为纽带,代代延续着生命;隔代亲是人类对血缘伦理关系在感情上的肯定和维护。隔代亲的“隔代”并不完全意味着祖父母对自己子女感情的淡漠,反而是深化了,以另一种形式表现出来,即以隔代亲的方式表现出对子女的爱。从人类遗传基因的传递来看,孙儿孙女继承了祖父母的遗传基因,他们血管里也流淌着父母的血液。祖父母对孙儿孙女的爱,首先是对自己生命的认同,其次是对子女生命的肯定。当然,隔代亲也反映了人类感情发展的规律,如同地心引力所致。水从高处向低处流动,人类感情也是向下传递的,惟此社会才得以延续。隔代亲(第一代人的爱)和父母之爱(第二代人的爱)融合在一起,前两代人用爱的琼浆玉液哺乳孱弱的第三代,使他们发展成为社会关系的参与者。 期待心理:隔代亲现象反映了深刻的社会文化心理因素。文化是人类世代创造的成果,每个人在短暂的生活中,都为人类文化的河流注入了涓涓细流。人到了晚年的时候,期待心理就表现得非常明显,他们把希望寄托于自己的否定因素——第三代的孙儿孙女身上。成功的第一代人希望这些幼芽们后来居上,超越自己;失落的第一代人希望他们不要重蹈覆辙,贻误人生。同样是爱,老人的爱不同于儿童的爱,老人们的爱包含着丰富的社会认知因素和高尚的情感力量。隔代亲的爱便是这种博大宽厚的爱,它推动着社会文化的代际传递和进步。 从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角度来讲,隔代亲现象有其积极的价值。社会意义在于体现了中华民族抚幼携弱,热爱生活,追求家族祥宁的优良传统;现实意义在于不同程度地促进了独生子女的健康成长。然而,社会生活总是复杂的甚至表现出相反的言行,抑或是有悖常理的举止。对于隔代亲这种现象的积极意义毋庸置疑,但有时候,在不少家庭中隔代亲却起着消极的作用。现代社会是到处充满竞争,知识、信息爆炸的社会,它要求每个人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心理承受能力,才能适应社会,不被时代所淘汰。有些老人由于思想僵化,保守,文化水平低,这样对儿童正确的启蒙教育不无影响。还有的老人一味宠爱孩子,使他们养成了种种不良性格和习惯。因此,这些消极作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