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之我见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儿童与健康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03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随着素质教育的日益深入,心理健康教育也慢慢地走入各个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之中,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教育进步的体现。我认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影响非同小可!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往往许多孩子心理不健康的因素来自家庭、父母。

      一、父母的溺爱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手中花。尤其是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家长的溺爱便不滋而生。要什么给什么,只差天上的星星摘不到,而这只会造成孩子懒惰、任性、狭隘的个性,助长了“天下老子第一”“有钱就有一切”的错误意识,使他们幼小的心灵上,体会不到劳动的快乐、助人的乐趣、自创的愉悦、成功的喜悦。逐渐发展成以自我为中心,缺少理想,缺少爱心,依赖性严重,耐挫能力差等等。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那些考取大学却因适应不了大学的独立生活而出现自杀、精神抑郁、出走等种种奇怪的令人担忧的现象。这样的孩子又怎能适应将来竞争力越来越强的社会?又如何能独立门户,自食其力呢?

      二、随意的强制 随着社会的发展,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也越来越高。望子成龙,谁都能理解,可有的家长却全然不顾孩子个人的愿望,强制孩子学这学那。没有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孩子就成为由父母支配的木偶、操作的机器,成了实现父母理想的牺牲品。这样,只能抹杀孩子的天性,扼制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创造力,使他们精神压抑,神经衰弱;不但不能真正成才成“龙”,反而会造成孩子强烈的逆反心理,甚至走向极端。浙江省金华发生的“杀母”事件足以让每一位家长深思。

      三、父母的离异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离婚的现象也随之普遍,内心饱受父母离异痛苦的孩子因此越来越多。“一份爱变成二份爱”的只是少数,“一份爱变成二份痛苦”的却是多数。前一种“爱得有方”则罢,不然就是造成溺爱和孩子学会撒谎、逃避错误的根本原因;后一种则会使孩子因缺乏父爱母爱,精神世界不完整而变得固执、暴躁、冷漠、无所事事,更无法谈起对其进行有效的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了。有的甚至发展成无人管的“小流浪者”。而这些自控能力弱、判别能力差、心理素质薄弱的“小流浪者”是很容易受社会毒害侵蚀而沾染上各种不良习气,养成各种坏习惯的。曾调查过不少双差生和后进生,有绝大多数是因为父母离异、家庭不和,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又得不到健康的精神食粮而造成的。

      四、父母的观念 在“一切向前看”的潮流下,不少人却是“一切向钱看”。于是,“下海”、“打工”、“第二职业”、“炒股”、“南下”纷纷出台,钱是赚了,腰包也鼓起来了,可把孩子却给“凉”起来了。孩子寂寞孤独,想爸爸妈妈陪陪,可得来的是一阵臭骂抑或是几张无情的“大团结”,自己去玩吧,我还有事呢!大人的这种不经意,会造成孩子性格孤僻、行为怪异;或者肆意挥霍,随意出入不该出入的场所,寻找刺激、寻找乐趣,甚至结交一些社会流痞,染上一些不良习性,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像某校查出某学生被社会流痞敲诈勒索了四五千元时,其家长还蒙在鼓里不敢相信。

      五、父母自身的修养 有些家长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低、素质差,不但不知道如何抓住机会培养孩子的品德和健全孩子的心理,反而因为自己而无形中起了反面教材的作用。打牌赌钱,脏言污语,却不知有一双纯净的小眼睛在看着你们;还有的家长从不与孩子沟通思想,得了好成绩就拿钱来当表扬;犯了错误就一阵谩骂,没得90分就一阵棍棒,骂完了、打完了,就没事了,这难道就解决了问题吗?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人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形成,不是一天、二天,一年、二年的事,它是靠平时的点点滴滴、一步一步形成的。对孩子的教育应做到:

      1、父母及长辈的榜样教育极其重要 讲给孩子听,不如做给孩子看,使子女有样可学,也提高了自己的威信。这就要求父母有积极的生活追求,努力克服自身的缺点和弱点。要求孩子做到的,必须自己先做到而且要说话算数。

      2、家长要善于抓住教育时机 孩子在每一个成长阶段都需要理解、关心和爱。孩子获得成功时需要祝贺,遇到困难挫折需要鼓励;犯了错误需要公平指正和谅解;受到误解委屈需要关心理解,思想矛盾时需要交流讨论;做出决定时需要支持信任。所以家长要抽出时间与孩子交流,及时准确掌握孩子的思想动向,抓住每一个机会教育和引导。营造一种愉快轻松、民主平等的家庭气氛,让孩子把你当朋友,你也就能及时地为他排除心理障碍。帮他朝着自信、健康的方向发展。不然,孩子在家里得不到解决,就会到外面去寻找“知音”。

      3、正确对待孩子的物质和精神需要 让孩子吃好些,穿体面的,无可非议,可千万不能一味迁就或不闻不问。家长应该多去了解孩子的物质消费心理和精神需求,及时恰当地予以指导。经济宽裕,可多鼓励他们参与读书、音乐、旅行、参观、摄影、集邮、体育等有益健康和学习的活动,并对他们的活动加以关注、引导与评定,这对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4、主动与学校教育密切配合 家长应经常到学校去了解情况,做到学校家庭相互反馈,及时有效地解决一些问题。绝不可袒护孩子,这不是爱而是害了他。碰到一些疑难无法解决的问题应及时和班主任、辅导员交流,及时求助于心理医生。

      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引起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重视与关注,据调查,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心理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专家呼吁社会更应该重视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作为现时代的家长也应积极行动起来,密切配合学校、社会教育好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