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备孩子的学问

作 者:
常青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江西教育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03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孩子犯了错误,有了缺点,父母常常会责备孩子。责备也是家庭教育的一种手段。但在实际生活中,许多父母不注重责备的方式和方法,以至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有些父母惟恐责备会产生不良影响,反而不敢责备孩子。事实上,只要方法科学,适当的责备会有较好的效果。

      一、责备要及时。父母一旦发现孩子的错误行为,只要情况许可,就应立即责备,使孩子及时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并加以改正。否则,会有“时过境迁”之感,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甚至还会使孩子产生反感心理。如果不允许及时实施,过后责备时应尽可能使孩子回到与原来相似的情景中去,使他意识到当时的错误行为,并让他改正。

      二、责备要就事论事。父母在责备孩子时,切须注意要就事论事,不要牵扯到其他的事情。如果父母就事论事地责备孩子,站在孩子的立场,自己做错了事,受到了责备,通常会知错悔过。但是,如果在此情况下,父母提起孩子过去的过失,而一并加以责备,这便等于抓住孩子的弱点不放,往往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三、要让孩子了解自己为什么受责备。只有对孩子说明他的错误所在,才能使他们充分地反省。如果只是一味地责骂,只能是伤害孩子,适得其反。而且,孩子还会一再犯同样的错误。

      四、要让孩子明白,怎样做才不会犯同样的错误。责备的目的不在责备本身,因此,当父母在责备孩子时,最好也能表示出自己的看法或做法,但绝非强迫性的,最好让孩子自己去考虑,去做判断,父母只提供暗示。

      五、责备孩子之后仍需对孩子表示关心。孩子在受责备之后,心里往往会担心父母不再喜欢他,有时也会产生怨恨或反感。这时父母再适当的表示关怀。反抗期的孩子,受到父母的责备后,有时不可能自动地和父母和好,反而会产生反抗心理,甚至破坏亲子间的和谐。所以,要重视责备后的关怀。

      科学的责备,要力戒如下现象的产生。

      一是力戒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站在父母的立场,或许认为孩子不够成熟,不能独当一面。但是做父母的也不要忘记,孩子也有自己的情感和自尊。指责孩子的错误是对的,如果掺进讽刺和挖苦,甚至打骂,就越出了孩子可以接受的范围,会伤及孩子的身体,以及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这样,孩子是绝不会真心地听从父母的。

      二是力戒在不良的心境下责备。父母在酒后、心情烦闷、健康不佳的情景下责备孩子,势必要责备不当,引起孩子的对抗。这时父母的失态很容易激起孩子的反感,降低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

      三是力戒动气。“可以责备,但不能动气。”这是父母教导孩子的至理名言。如果父母知道孩子做了让自己生气的事,就勃然大怒,大声的咆哮,这样,孩子就不会去思考受责备的原因和责备的内容,只是心想:“又来了,又来了!”时日一久孩子就会觉得麻木,不在乎。而如果是年龄较大的孩子,就会有以牙还牙的心理。有时甚至会说:“烦死了!”或“我知道了,别再说了!”。假如父母老是大发雷霆,失去理智,父母的话对孩子就再也起不了作用,还会失去亲子间难得的信赖的关系,也就失去了责备的意义。

      四是力戒责备后的奖赏。责备孩子,父母应相互配合,口径一致。如果一方责备孩子,另一方却“怜悯”给予安慰,这只能使责备归于失败。须知,错误——责备——奖赏的公式,会使错误与奖赏联系起来,不仅会使责备失败,而且还会引起孩子认识与观念的颠倒,甚至有恃无恐。

      五是力戒责备过频。有些父母一看到孩子不用功,就会出言责备,考试成绩差了更是不免斥责一番。凡是学业上、生活上的事情,都采用训斥式的教导。如此一来,孩子对父母产生惧怕的心理。父母如果对孩子的这种心理不加重视,每次开口就责骂一番,孩子一遇到事情,就会告诉自己“今天又要挨骂了”,然后就硬着头皮接受。久而久之挨骂成了习惯,孩子再也不当挨骂是一回事了,父母的话变成了耳旁风。最后,只能带来完全相反的效果。

      总之,不论在什么情况下,父母要先了解孩子的心理,再针对孩子的心理给予适当的责备,这才是最理想的责备方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