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对家长提出的要求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南昌高专学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03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谈到“减负”,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谈得最多的是教师、课程、学制等给学生造成的沉重负担,而对于家长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却少有关注。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由来已久,已成为长期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也一直是社会非常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自建国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十分重视中小学生的健康和学习,坚决纠正加重学生负担的不正当做法。早在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主席就两次写信给教育部长,提出要各校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60年代中期,在一次春节座谈会上,毛泽东又提出:“课程多,压得太重,是很摧残人的,学制、课程、教学方法、考试方法都要改。”“学生要有娱乐、游泳、打球、课外自由阅读的时间。”“现在的方法是用对付敌人的方法,实行突然袭击。这种做法是摧残人才,摧残青年,我很不赞成,要完全改变。”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学生负担太重是不好的,今后仍然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和纠正。”20世纪90年代初,江泽民同志就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健康成长,作了重要指示。2000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作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决策。而中小学学生负担过重已成为制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瓶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已成为推行素质教育中刻不容缓的问题,要切实认真加以解决。”有人曾经计算过,到去年初教育部下令“减负”为止,国家已就减负问题下发了49道“金牌”。为什么社会各界、人民群众广泛呼吁,政府有关部门多次发文,开展一系列“减负”专项工作,而至今学生负担过重问题仍未解决。其原因究竟何在?总的来说,原因是多方面的:就业竞争的大环境;教育观念的落后;教育整体水平偏低;教育评价、评估体系不健全;教师素质低;家长的因素等。其中家长在“减负”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尽管家长也意识到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但由于“望子成龙”心切,在分数与就业压力下,往往是行动与思想相背离,在“减负”中必然表现为一种强烈的阻力,出现“减负”反遭家长投诉现象。因此,如何给家长“减负”,是“减负”工作面临的一个难题。如果能有效消除家长的思想障碍,反过来家长会成为“减负”和积极推动力。

      一

      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一部分是来自家庭,由家长有意无意中施加的。这部分负担可以分为两种:

      (一)有形负担

      许多家长对“减负”举双手,一手投赞成票,一手投反对票。赞成学校减负,但暗地里却希望自己的孩子“加码”,结果原先由学校布置的作业,现在由家长布置了。有些家长认为,不给学生布置作业,不给学生辅导,是学校、老师不负责任,一听说学校不办补习班了,就到处打听,在校外给孩子报补习班。为了给孩子“加压”,有条件的还聘请家教,据一些大学生反映:“现在假期留校担任家教的学生比往年多得多,因为家教特别火。”家长的观点是:学校不组织补课,也不能让孩子闲在家里。据调查,40%左右的学生学书法、绘画等。学生完成作业后,还要在父母的要求下找资料强化练习,小学高年级以上学生晚上十点以后睡觉很普遍。

      从孩子入学开始,大部分家长就千方百计让孩子进入最好的学校学习,为争取“名列前茅”将来“出人头地”,不惜把孩子的休息时间都牺牲于各种各类的补习班、培训班。除此之外,许多家长还认为孩子多学点东西,会几种乐器,会跳舞、唱歌、绘画、书法等,就是素质教育。这些年,独生子女增加,家长更是倾全力为孩子“投资”,购买大量学习辅导材料,让孩子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给孩子请家教。由于特长生在升学录取时有加分或优先政策,于是家长又为孩子增加培养特长的任务,让孩子参加各种奥赛班、外语班、美术班、钢琴班等,使中小学生本已沉重的负担在家长的“培养关心”下雪上加霜。因此学生要上的课越来越多,属于自己的时候、空间越来越少,负担越来越重。

      尽管家长们也意识到学生的负担过重,却对“减负”不上心,甚至还出现老师给学生减负反遭家长投诉的现象。一位家长坦言“现在的就业形势是,一个清华毕业生有至少8个职位任他选择,而普通高校毕业生找一份工作都很困难。今天不“加码”将来怎么参与竞争?今天给孩子轻松,明天社会就可能淘汰他。”一项调查显示,44.5%的城市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拥有博士以上学历。

      如今的现象是:学校补课少了,社会上的补习班、辅导班不减反增;教师补课少了,家长为孩子请家教的多了;学校发给学生的辅导书少了,家长自己从书店给孩子买的辅导书多了。在家长的“增压”下,学生的负担越“减”越重。

      (二)无形压力

      无形的压力主要来自家庭,相对于有形的压力,对学生来说无形的心理压力更难以承受。国家颁布新一轮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命令的导火索就是一出出家庭悲剧:中学生“杀母事件”或被逼成精神病。2000年1月17日,浙江金华市第四中学高二学生徐力吃完中饭后,母亲吴凤凰提起儿子期末考试要考前十名,母子间再次为学习发生顶撞,绝望中,徐力将母亲活活打死。另据《福州晚报》报道,福州某校学生林敏,为考取普通高中,林敏的母亲向儿子下了“死命令”:“如果你要我这个妈妈,你就一定要考上普高。”林敏咬牙挺过了复习、中考,挺过了焦急等待公布分数的日子,得知落榜消息的那天,他疯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