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涂,通常是贬义词,然而,在特殊语境下也可以贬词褒用,与“聪明”同义。郑板桥说:“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难得糊涂。”我们要说的糊涂,就是这种由聪明转入的“糊涂”。这种糊涂,堪作家教良方,有时我们作家长的不妨糊涂糊涂。 一、还给孩子“隐秘”,该糊涂时且糊涂 孩子的成长,需要有一块“隐秘”的空间。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对这块空间的要求欲望越来越强烈。而在我们家长的眼中,孩子往往是长不大的,因而往往忽视给他们以应有的隐秘空间。甚至孩子上初中、上高中了,不少家长也没意识到这一点,而是有意无意侵害孩子的空间。诸如对孩子交什么样的朋友,家长一定要寻根究底,对孩子的信件、日记随意查看,对孩子的零碎花销情况也要弄个明白。 这种做法,看似对孩子的爱,实际上是对孩子的害。其后果有如下几种:1.孩子对家长的监管不满,因而对家长产生逆反心理,严重的会导致孩子仇视家长,仇视家庭成员。2.孩子被管制得循规蹈矩,事事小心翼翼,生怕出什么乱子,成了别里科夫式的“套中人”。3.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孩子进行反监视的活动,对父母关闭心扉,甚至弄虚作假、说谎造谣来蒙骗家长,形成不健康的人格。其实,这时候,我们家长该糊涂且糊涂。我们糊涂了,以上问题也就可以避免了。 二、让孩子去探索,该糊涂时且糊涂 作为家长,特别是年轻一代的高学历家长,社会阅历、文化水平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是孩子难以企及的。因而,孩子遇到问题,包括作业上的难题,往往求助于家长。这时家长往往会有求必应,有问必答,甚至包办代替。俗话说:“慈母败子”,就是这个道理。你在思想上,甚至行动上会把孩子养成懒汉。不让他在探索中学习,他感到一切来得很容易,就不动脑筋思索问题,不愿动手解决问题,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懒惰的恶习,丧失了探索的精神,丧失了成就动机。 因而,在孩子向我们求助时,我们家长应该适当地装糊涂,设法鼓励孩子独立地思考、探索问题,寻求答案。当孩子实在无法解决时,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但决不能包办代替。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养成勇于探索的习惯。在探索过程中,当每一个问题解决时,孩子就有了成功的快感,久而久之,就强化了他的成就动机。 其实,外国有些家长,在家里并不制定多少清规戒律来约束孩子的行为,有时甚至允许孩子犯错误。例如,我们切苹果,一般都是竖着切,而美国人迪·思·帕金斯并没有把这种方法教给年幼的儿子。一次,儿子把苹果横着切开,他也没有制止,结果,儿子的错误给他带来了一个惊奇的发现:横切的苹果有一个美丽的五角星图案。帕金斯因此发出感慨:“所谓创造力,从小处说,就是苹果——切错苹果。” 我们的家长,往往过低估计孩子的能力,其实,孩子的大脑是大有潜力可挖的。许多成人认为难以学习的内容,而孩子们却比你学得还快。例如玩电脑吧,我们成人有几人不惊讶孩子的领悟能力的?笔者所在学校的一名学生,每个月从事网页制作稿费都不下5000元人民币。我们希望家长走出“包办代替”的误区,放手让孩子去做、去想! 三、学会欣赏宽容孩子,该糊涂时且糊涂 孩子,特别是年幼的孩子,认识水平较差,做出的事情可能幼稚可笑,或者获得一点成功就分外惊喜。我们家长有时候应该装“糊涂”,千万不能以成人式的冷静指责孩子,或者不以为然。相反,要宽容孩子,欣赏孩子,让他心灵“自信”的幼芽茁壮成长。现实中常有这种事例:孩子信笔涂鸦,把墙上、桌上画得一塌糊涂,这时候,你该怎么办?你是一顿训斥还是和一番欣赏?你训斥他,你可能扼杀了一位天才画家;你欣赏他,他可能成为未来画坛的顶级画家。这并非危言耸听。许多画家的成才经历中都遇到过善于宽容的家长。 爱迪生小时候在学校教师里冥顽不化,他自己也确实做出许多在常人眼中不可思议的事情来。例如,他看到母鸡孵小鸡,他也聚集一些鸡蛋在身子底下,自己蹲在那里充当老母鸡的角色。别人发现了感到可笑,他却非常执着认真。好在他有一个善于宽容、善于欣赏的母亲。她担当起了母亲与教师的双份责任,终于把一个顽劣的孩子培养成世界屈指可数的发明家。 对孩子的错误,我们应该适当宽容,因为孩子的错误往往与创造密不可分。上文所说的切苹果一事,便是有力的例证。正因为如此,美国《人类心理学通报》上发表的一位85岁的老人自白说:“如果我有第二次生命,我要努力犯更多错误,我不会再向完美努力。” 当然,我们并非主张对孩子事事糊涂。我们应该学习吕端,做到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在大是大非上,父母的监护责任是不能推卸的。不过,这应是另章别论的事情了,不在本文讨论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