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苏长得身材高挑,漂亮大方,加之她学习用功刻苦,成绩优秀,常常引来许多男生爱慕的目光。 哪个少女不怀春,小苏和班里的男生好上了。那个男生在给她家里打电话时,被小苏的父亲发觉,小苏的母亲又从女儿的抽屉里偶尔看到了一本没上锁的日记,日记里写了一段对那个男生的赤裸裸的情话。 父母呆了,没想到自己的女儿已经长大了。但当老师的父母并没有责怪小苏,也没有提及小苏恋爱的事。而是找了一个机会和小苏谈心,父母告诉小苏:“你长得很美,有男孩子追求你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我们也为你感到骄傲,将来考上大学毕业了,肯定能找到一个才俊青年。” 小苏是聪明的人,一听便心知肚明。她知道父母已在委婉提醒她,便疏淡了和那个男生的关系,那年高考,她顺利地考入了北京的一所名牌大学。而那个男生,却只是一个贪慕小苏美貌的人,落榜后流入社会,因为打架斗殴而入狱了。 中国是一个主张对孩子“严教”的国家,缺乏欣赏孩子的教育,而总以规范和制裁形式教育孩子,往往会扭曲孩子的心灵和情感,结果适得其反。宽容和欣赏孩子的问题,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气度。宽容孩子一次,可能会换来孩子一生的尊重和勤奋;欣赏孩子一次,可能带给孩子的是柳暗花明的新天地。 有位美国心理学家发明一种“标签”效应。他在一批行为不良、纪律散漫、不听指挥的新士兵中做了如下试验:让他们每人每月向家人写一封说自己在前线如何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奋勇杀敌,立功受奖等内容的信。半年后这些士兵变化很大,真的像信上所说的那样。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给每一位孩子以鼓励和欣赏,那么孩子必然会感到受到尊重。 尊重是人性的基本需求。有位教育专家说:人来到这个世间,并不是被惩罚的,而是被赞美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常能受到老师赏识的孩子,他们在学习、思想、行为方面都有突出的表现。而那些经常受责难的孩子,最后常常会自暴自弃。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尤其是对“问题孩子”,家长老师如果能够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鼓励他们,赞美他们,这些问题孩子肯定会有另外一种态度对待学习。 国外有种说法,“要像尊重上帝一样尊重孩子,教育的人性本质就是让孩子得到尊重。”这对我们的教育有所启迪。一个孩子如果没有了尊重,没有鼓励和赞美,只有指责和惩罚,怎能以健康的心态走好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