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生命里,家长最初扮演了创造者的角色。尽管从严格意义上讲,孩子是大自然的杰作或说是上帝的产品,并不是家长创造的;但是在要与不要孩子的问题上,家长的意志起决定性作用,是家长给了孩子的生命,把孩子带到了这个世界;进而家长又扮演了物质供应者的角色,家长要供应孩子吃、穿、住等物质条件,使得孩子作为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能够存活下来;再后来,家长又扮演了教育者的角色,要教孩子读书识字学文化,更要教孩子做人。至此,绝大多数的家长认为自己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为人父母所要做的工作就是这么多了。我们认为,家长在孩子的生命里,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角色,没有被人们清晰明确地认识到,尽管很多家长无意识地成功地扮演了这个角色,但是大部分家长还是忽略了或没有认识到该角色,这是很多孩子行为出现偏差的根本原因。这个最重要的角色就是——精神供氧者。 一、人的二重性 人是一种有灵性的动物,简单地说,我们可以认为人是由精神与物质两部分组成的。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人都是两个人的组合:即“物质的人”和“精神的人”的合一。作为一个“物质的人”的孩子,他需要空气、水、食物等物质资料才能活下来。这一点,所有家长都有基本的常识。所以作为家长,才会无微不至地在物质上关怀孩子,不让孩子饿着、渴着、冷着或热着等等。 可是我们的家长,并不是每个人对与孩子作为一个“精神的人”怎样发育成长有明晰的了解,也就是说,作为父母,面对孩子的另一半——“精神的人”——我们不知道他需要什么“东西”来喂养,才能健康成长起来。打个比方,假如我们面前有个来自火星的动物,我们对它一无所知,不知道给它什么东西吃,它才能活下来。对于孩子的“精神的人”,很多家长的处境和这种情况非常类似。事实上,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已经向人们表明,孩子的“精神的人”同样需要“食物”的喂养,才能成长起来,否则孩子就必然会出问题,行为上出现偏差,表现为精神残疾。 具体而言,所谓孩子的“精神的人”是指他的精神人格,他的发育健全,决定的孩子能否适应“群体”生活,能否遵守人类“群居”的规则,能否按我们这个社会性的要求来学习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精神的人”能否发育成长,主要取决于孩子的主观世界里所形成的“自我观念”,也就是在孩子的内心里认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当孩子认为自己很好,自己是有价值的,自己是聪明能干的,自己的形象潇洒漂亮,自己是受人欢迎的等等,他就会产生学习知识和人群规则的热情,以使自己适应这个社会。反之,当孩子形成的自我观念是负面的,也就是孩子认为自己不够好,他不喜欢自己,他认为自己是没有价值的,认为自己不够聪明能干,自己的长相不如别人,自己不能处好人际关系等等,这样他就会停止正面成长,而会从其他方面寻求解脱,像与人冲突、打破,泡网吧、喝酒、抽烟、没完没了地看电视等。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家长的注意力焦点应该放在形成孩子的良性自我观念上。 二、孩子需要精神供氧者 孩子在出生的状态下,具有多种发展可能性。他最重要的本能就是“模仿”,他会自动模仿他所接触到的环境中的一切。所以孩子必须在“人”的环境下,才能学习人的方式行为,才能最终成长为人。我们知道“人”的环境千差万别,每家都不一样,这也就是为什么从千家万户走出来的人,都不一样,形形色色,千人千面。但是,人的行为举止各异,并不意味人的成长发育没有规律。 每个孩子在生命之初,这个世界对他来说,一切都是陌生的,他没有先天的知识与观念,他所有的知识、观念和技能都得学习。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自己并不知道。他不知道自己是聪明的还是愚笨的;他不知道自己是美丽的还是丑陋的;他不知道自己是善良的还是残忍的;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受人欢迎的还是招人讨厌的。孩子是透过与其他人(主要是家长)互动,才逐渐建立起自我观念的。这种自我观念会决定孩子在行为时主观上使劲的大小以及是否去行为。比如,在遇到让孩子完成有一定难度的事情时,如果他认为自己很聪明,他就会接受挑战,并全力以赴去完成;相反,如果他认为自己很愚笨,他就会拒绝去做此事。这样,自我观念事实上决定了孩子童年时在客观上锻炼的机会和强度,进而决定孩子潜能开发的程度。由此我们看到“自我观念”是左右孩子行为及学习成绩的内在操控器。 在孩子的自我观念的形成过程中,家长起着决定性作用。是我们家长,将最初的信息“输入”到孩子的大脑中的。如果家长在孩子生命之初,不断地告诉孩子,他是聪明的,他是受人喜爱的,那么孩子就会形成自己是聪明可爱的自我观念,进而他就逐渐变成一个聪明可爱的人。反之,如果家长在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不断告诉孩子,他是愚笨的,他是令人讨厌的,那么孩子就会形成自己是愚笨令人生厌的人,进而他就会变成一个愚笨令人讨厌的人。如果家长无条件地爱孩子,那孩子就会感到自己是有价值的,从而产生学习成长的动力;反之,如果家长有条件地爱孩子或忽略孩子的存在或恶意地批评否定孩子,那么,孩子就会感到自己是没有价值的,从而熄灭生命之火,没有向上的动力,破罐子破摔。由此我们看到,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必须有一个成年人站在他的背后,无条件地爱他,无条件地接纳他,承认他的价值,不断地告诉他是聪明的、美丽的、善良的、受人喜爱的,不断地相信他并鼓励他去做新的尝试,这样孩子才能形成良性的自我观念,进而成为一个卓越的人。而这个成年人就是这个孩子的“精神供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