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年前,北京市一个被选送公费出国深造的大学高才生,因担扰离开父母自己没人照顾,不会料理生活,以致出国前心烦意乱,焦虑不宁,结果精神崩溃,出国告吹。据报道,目前仍就读于武汉市某高校女生小李,在家时从不干任何活,上学后雇用了学校后勤部门的一个环保工人当保姆,其父是温州市私营服装厂厂长,他支持女儿这样做。此类现象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少见。 现今许多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很强,一旦离开父母就精神不安,情绪很不稳定,或是生活无法自理。这在精神医学里称为“社会适应不良”,是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障碍,起因主要是父母未重视给孩子“心理断奶”。 为了婴儿的健壮,做父母的都知道要适时断奶,喂给粥饭,扩充营养,以满足机体需要;延迟断奶会造成奶痨等营养不良症,影响孩子的发育成长。这种断乳称为“生理断乳”。然而到了青少年期,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能自理、自立和自主的独立人,还需给孩子做一次“心理断乳”,逐步地使孩子脱离父母的监护照顾,这就是第二次断“奶”。但许多人由于对此认识不足,与孩子的位置关系处理不当,致使现在颇多青少年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事事处处长期依赖父母。 要预防青少年的社会适应不良,就是要用正确持久的行为教育法给孩子第二次“断奶”。要大胆放手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干,为了培养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要不惜付出教学费,有所失才能有所得,不要怕孩子出错做坏。要让孩子从小事做起,象洗块手帕,拿副碗筷,扫地抹桌等仅是举手之劳,但自理生活的能力就是从此发展起来的。对孩子在自理过程中所做的事,不论成败、好坏,首先要热情鼓励这种精神。然后耐心诚恳地帮助他们分析做错、做坏的原因,这样有利于孩子心理上发展成熟,可逐步摆脱对父母的依存,走向全面独立。 从孩子一方来说,由于人生观、世界观还不成熟,社会经验不够丰富,所以在面临纷坛复杂的现实问题时,往往不能完全地把握自己,容易遇到挫折和失败。但这一过程也是锻炼孩子能力的最重要过程。孩子心理“断乳”存有种种主客观上的困难,渡过这一时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多征求与听取父母的意见。因为长辈的知识、经验毕竟较多,生活阅历也丰富,看问题也全面一些。因此,青年人在遇到诸如恋爱、升学、就业等重大问题时,要多征求与听取他们的意见,作为自己选择生活道路、选择恋人、解决重大问题的参考,这样做是大有裨益的。有些人理解独立似乎就是把父母抛在一边独自做主张,甚至跟父母对着干,这样做对自己的成长是不利的。独立应是自己既有主见,也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即使是不正确的意见。 二、要乐于从小事做起。因为从依赖父母到获得独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开始应从小事做起,让孩子培养自己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自信心。有些青少年不屑做小事,开始就想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以便让父母大吃一惊,显示自己的才干和能力,结果往往遇到失败,有时好心办成坏事,从此垂头丧气,怀疑自己的能力。这样也会使父母更不放心,从而加强对孩子的管束。 三、要自尊、自信,不要气馁。刚刚步入社会的青少年,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出现一些错误是难免的,不要因此丧失信心。一个人的独立能力是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吃一堑,长一智”。经历的事情多了,就会使自己的经验丰富起来,从而自立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