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时代,你怎样与孩子交流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文汇报

内容提要:

新近儿童文学创作纷纷“触网”,为我们提供了一条了解当代学生的途径,同时也给教育提出了新课题——e时代,你怎样与孩子交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03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新近出版的原创儿童文学作品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网络时代的少年生活这样一个主题,比如花衣裳工作室的“少年网事”丛书、“花衣裳QQ版”,周睛、周桥姐弟的《QQ宝贝》和《爱上QQ》、张弘的《e班e女孩》等。据了解,这些书的销路都不错,《QQ宝贝》已经连续加印三次;在小读者的强烈要求下,周睛、周桥又推出了《QQ宝贝》的前传《爱上QQ》,1月份刚一上市就被订购一空;张弘的《e班e女孩》装帧谈不上精美,但是孩子们对它的喜爱却势不可当,第一版的畅销使得这本事先并没被出版社看好的儿童文学作品的再版指日可待。

      少年网络生活是无法回避的

      新近这些儿童文学作品的表现对象都是一群生活在所谓e时代的e少年,描写的是青少年在网络冲击下的成长变化。笔者询问了一些中学生,他们几乎都知道《QQ宝贝》这本书,对书中的主人公更是如数家珍。正在读高一的荀澄敏同学认为,这些小说描写的情境和他们中学生的现实生活非常接近。一位小读者写信给《e班e女孩》的作者张弘,欣喜地告诉她,小说里的生活就是“我们班的翻版”。

      对于今天的孩子来说,上网已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他们对于网络的熟悉、喜爱甚至超过了大人。在这样一个网络无处不在的时代,青少年的网络生活是无法回避的。可以说这批新生代儿童文学作家捕捉到了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少男少女的一举一动和心理变化。正如儿童文学评论家刘绪源所说,“这反映了儿童文学作家对于新的生活动向的敏锐,他们写的完全是少年当代的新生活。”他认为,这些作品也宣扬了传统美德和正义感,虽然生活形式在变,价值标准微调,但是人生真正本质的东西没有因为e时代的到来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些小说获得了青少年的广泛认同,孩子们通过种种方式和作者保持着亲密的联系。“花衣裳网站”、“QQ宝贝”网站成为中学生的热门网站,“花衣裳”网站已经达到了近60万人次的访问量。笔者点击进入这些网站,发现孩子们在这里发表自己的作品,与作者交流读书、上网的感受,认识新的知音、网友,漂亮的页面上留下了他们的喜怒哀乐。

      作家眼中的e时代少年

      在与这些儿童作家的接触中,笔者发觉他们对于当今的青少年非常了解,而他们了解的出发点和视角与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却不一样。作家从文学的角度关注、反映青少年的现实生活,用自己的作品和他们交流。

      对于当下青少年与网络的亲密关系,这些作者都表现出了相当的宽容和理解。张弘说,“孩子在小学接触网络已经很正常,他们的很多交往活动也在网上进行,例如有的学生就在网上办小队报。”她认为,青少年越早接触网络就越感觉不到网络的神秘,大人不应该对此感到恐惧,而应深入了解,以平常心去看待,“小孩子也非常需要有人关注他们这样的生活,有的孩子对我说,很多网上的经历只能跟你说说,大人都不懂。”

      创作了“花衣裳”系列中的《别问我是谁》、《天使落在头发上》等作品的郁雨君,平日里接触过不少中学生,很多人还成了她的知心朋友。她认为,孩子的两面性很强,表面和内心存在激烈的对抗,已经具备了成人的复杂心理,“他们如果认同你,会呈现最真实的一面;不认同则公拒你于千里之外。但是他们在网络上往往呈现最真实的一面。”这一点正是青少年与成人不同的地方,成人往往尽量在网络上伪装自己,孩子们却希望以最真实的面貌出现,他们把网络当成了一个发泄倾诉的地方。

      对于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这一代青少年,儿童文学作家认为他们具备从前青少年不具备的素质。张弘说:“现在的小孩不再拘谨,眼界开阔,知识更新更快。”周睛认为现在学生的生活是多元的,丰富的,“和我们少年时代不能相提并论,我们小时候,躲在象牙塔里,和成人很隔膜。现在的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了大量的信息,已经和社会接触了。”

      郁雨君讲了这样一个例子,在南京一所中学里,一个长相酷似台湾明星周渝民的初一男生被许多女生当作偶像追逐,有人在网上对此现象发起讨论。学生们表现得非常理性,80%的学生认为,看待异性不能只重外表,素质、才华是最重要的。他们对于两性之间感情的理解也表现得非常清醒。“其实我们低估了他们,现在的孩子认知更丰富,语言更鲜活,更能调适自己的角色。网络成为宣泄的途径,网友成为要好的朋友,他们通过帖子交流最真实的东西。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天性和才华。”

      这些作家虽然没有直接地从事青少年教育,但是恰恰可能因为这样,处于教育圈之外的他们才更容易和孩子们接近,也就有机会看到孩子们最真实的一面。

      如何面对e时代的少年生活

      新近这些儿童文学作品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课题——如何面对e时代的少年生活、如何在这个网络时代里与孩子更好地交流。

      在上网这个问题上,很多学生都与父母、老师存在着矛盾。一项问卷调查显示,62.2%的中学生选择“比起与父母交流,我们更愿意与网友交流。”上海市晋元中学王红丽老师指出,中学生正处于迅速成长期,他们身上交织着诸多矛盾,包括与学校、社会、家庭的矛盾。网络这个巨大信息库的出现使得许多隐藏的矛盾被激化了,这些矛盾不是因为网络的出现才出现的,只不过是因为网络的出现被激化了而已。

      上海市尚文中学特级教师黄静华认为,网络对扩展孩子的视野是很有好处的,关键看我们怎么引导。学生也是有分辨能力的,可能有时会缺乏自制力。一名高三学生说,“如果老师、家长对学生上网持的是引导的态度,这比盲目的抵制对我们更有利。”黄静华说,这些青春读物被学生喜欢,它们肯定是具备了打动孩子的因素,反映出了现代青少年的心态和思想。我们做老师的也要关心这样的书籍,时刻关注学生喜欢什么,然后才能加以引导、指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