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读懂青春期孩子的心理感受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少年儿童研究

内容提要:

几乎每个人小时候都急切地盼望着快点长大。也许是因为小时候人总是仰脸看大人,或者是受到成人的照顾和限制太多,对成人总是有一种羡慕之情。可是,随着成长的脚步走进青春期,他却失去了往日那种对成长的渴望,甚至希望再找回童年的自我。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03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这是女儿写的日记。一个14岁初中生开始有了“成长的烦恼”她不仅写出了自己成长的内心感受,也写出了有现实意义的家庭教育问题。

      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成长中,我们也有自己的烦恼。

      成长中的烦恼一点点在变化着:3岁的时候,因为得不到心爱的东西而生气;8岁时,又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而辗转反侧睡不着觉;到了13岁,我开始为自己而困惑。

      困惑什么?

      因为“代沟”。我与父母在各方面的差别太大。也太多。他们不懂"F4"与“现代舞”,那是我的“专利”。我爱听流行音乐,他们不明白抒情与“激情”,这正是我喜欢的两个极端。“唱歌像说话似的”,这是他们对我最多的评价。

      因为“早恋”。一种朦朦胧胧的感受,我们同学之间很少有人说破,他们却像绷紧了的弓,一触即发。一切异性同学的来往都要问得一清二楚,恨不得他们自己来代替我。我有了自己埋在心底的“秘密”,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地搜查,偷看了日记还说是为了我好。

      因为我的心在成熟不成熟之间,在迷雾中不停地寻找。我想选择荆棘—虽然曲折,但充满挑战。当我们迈出步子,想用稚嫩的手开创自己的路时,他们总是在身后呼唤,招呼我去走另一条路—是他们早已为我铺平的宽阔大路。无论什么事,父母总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我,使我产生了反感,也很痛苦。父母那个年代的人,长期以来被人左右惯了,所以也习惯于左右自己的孩子。可我不喜欢被别人左右,我只希望干我想干的事。父母有一种传统观念,凡是我的事儿,他们都要“包”下来。他们觉得自己的责任就是不让孩子经受坎坷。所以,他们总是说:“今天你不听我们的,今后就要吃大亏、栽大跟头。”可是,我想自己的路还是自己闯,我不想依赖谁,要靠自立自强。

      他们总想在精神上支配我,希望我服从。晚上他们睡觉,也要我闭灯。他们不让我看卡通,但是我喜欢看,我宁愿闭灯之后打着手电在被窝儿里看。就因为要和他们“作对”,我在被窝儿里看书,眼睛开始近视了。这不能完全怪我,他们也有责任,如果他们限制我不是这么严,我也不会和他们对着干。我只要错了,一定向父母认错。如果他们错了,也应该认错,这样才算公平。可惜往往不是这样,为此我在家里经常保持沉默。我不愿意理他们。他们一打开话题就是学习。晚上让我关灯睡觉,总是加上一句:“睡不好觉就会影响明天的学习!”实际上,他们根本不是在关心我,看重的是我的学习。在家里,我们维持着和睦的外表。我也不反抗,我知道反抗也没有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已经失去了我。但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样做父母是否有些可悲呢?

      我渴望成长,可是又对儿时的无忧生活依依不舍,于是我的心飘忽不定。尽管成长中我不愿意烦恼,可还是下意识地在烦恼着。仔细一想,才发现这些“烦恼”可能就是成长的过程。

      日记道出了孩子的心声,写出了她的真实感受。我原以为自己是个老师,又懂一点儿心理学,平时与她的交流我还觉得挺注意民主的。可是没想到,她对我们竟持这样一种态度,真有点儿让我不可思议。

      不看日记则罢,看了女儿日记,烦恼倒传染给了我。如何帮助女儿摆脱烦恼成了我的“心头病”。开始,我总想找一个合适的机会扭转这种状态,并且也在仔细地观察她,真像她所说的“不愿意理我们”。放学后,她很少和我们讲话,吃完饭就躲到自己房间里不出来。若是过去,我会以为她在学习,不会把此事放在心上,现在则不同了。

      为了解决问题,我首先做自我反思:是不是我们父母真的管得太多、太严了?和年龄特征有没有关系呢?带着这些问题我去看《儿童心理学》,从书上去寻找答案。从书中我发现,女儿这个年龄已经开始进入青春期,同时也到了人生的“第二反抗期”。在这一阶段,一个人的独立意识增强,随着一个人有成长,忧虑会不可避免地潜入人心,“多愁善感”、“孤独苦闷”,会逐渐变成了这个阶段的象征。对于青春期的少年来说,许多未曾“用心”想过的事情,“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受到来自体内变化和冲动的撞击,使他品尝到从未有过的滋味——彷徨、焦虑、无助、欣喜、厌恶……心事重重,矛盾重重”。这就是所谓的少年也知愁滋味。

      同时我还知道了,随着青春期的到来,随着身体的发育和认知范围的扩大,她开始有了“成人感”。“成人感”和逆反心理应运而生。逆反指的是在人生的某一阶段,由于生理和心理的不成熟、不协调,而表现出来的被认为违反常规的心理和言行。少年期是生理、心理发展剧烈时期,产生逆反心理也是常见的现象。少年逆反心理还不同于其他阶段,具有自己的特点,即具有发展性。他们的逆反心理表现为逆反的范围扩大,对成人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不满,极力想挣脱,把老师和父母的训诫和教诲都看成是对他们的不理解,视为唠叨,进而抵触和对抗。难怪被称为“第二反抗期”。

      懂得这些知识,使我理解了女儿的心理烦恼和心灵的成长是自然现象。无论父母愿意不愿意、承认与不承认,孩子的心理都会沿着自身发展的轨迹从幼稚迈进成熟,从简单走向复杂,从情绪化过渡到理智化,从梦想回归到现实。同时孩子心理成长也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有她自己的愿望和要求,他的心理需要也许是被父母轻看的,或是不想给予的,而父母想给予的却没有或不被孩子的心理所容纳。因此,导致父母和孩子的对立情绪,导致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事倍功半,甚至是劳而无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