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为人父母者,不可不对当今孩子的特点重新认识,切莫拿他与儿时的自己比。当代的孩子最突出之处,即具有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一切经过自己审视而定,很少盲从。这有利亦有弊,聪明的家长唯有因势利导,方可奏效。而许多不成功的家长不仅抓住“正面教育”不放,还要“三令五申”,这就尤其适得其反。根据一项调查得出的结论,家长的申斥每重复一次,孩子的抵触情绪便增加两成。而采用“暗示”则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请看以下几种暗示。 一、行为暗示 有句老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做家长的身体力行,对孩子耳濡目染,会帮助孩子养成相似的习惯乃至价值观。就拿督促孩子学习来说,家长的率先示范就很重要。许多家长认为学习只是孩子的事,总充当“监工”角色,这就无法让孩子认识掌握知识文化的意义。而有位文盲家长,在孩子刚会走路说话时,就经常在孩子面前拿书本比划着又看又写,竟使孩子日后长大迷上了学习,并且学有所成。 二、文字暗示 一名中学生有些重理轻文,上语文课常常心不在焉甚至闷头小睡。家长劝说多次没有效果。不料偶然有次家长闲聊时,这孩子居然也脱口而出发表了一通大见解。家长根据他的思路第二天整理、发挥成了一篇好文章,使孩子茅塞顿开:原来文科并不像我原来认为的那样尽是堆砌概念,琐碎一堆,也能找到决窍,一通百通。他日后便有意识地积累、思考,最后达到文理双优。 三、语言暗示 这是最经常、也最容易流于说教的暗示,要注意艺术,否则会马上引起孩子反感。有的家长有意无意地在孩子面前夸奖他别的同学,本想让孩子迎头赶上,结果这“弦外之音”却被孩子悟出是“借抬高别人贬低我”。正确的做法应当是,不急于说出结论,只把前提、可能性说出,让孩子自觉去思考,思考不通时还会反过来向父母求教。这样效果就好得多。 四、预先暗示 预先暗示能否做好,在于家长平日能否掌握孩子的思想脉搏。要根据每个年龄段的特点,事先考虑到孩子会出现的问题,再加上表达的及时、准确,就会使孩子幡然醒悟。一旦错过了时机,有些问题就很难补救,这是家长尤其要注意的。 总之,暗示是一剂良方,只要对症下药,可以立竿见影。暗示首先要具有积极内容,否则会造成孩子的负面情绪和心理负担。暗示要注意分寸,无过无不及,否则会使孩子难以理解也难以奏效。暗示要抓住时机,在每个关键时刻春风化雨,滋润心灵。暗示做得好,不仅尊重了孩子的人格和独立性,也会使孩子久而效之,学会与人正确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