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这样的事也许难免:父母因期望值过高而指责你;老师因误解而对你不公;朋友反目为仇;无端遭到诬陷;萍水相逢的人对你失之礼貌。于是,你愤愤不平,一心想着出气、报复。 其实,最理智的方式却刚好与此相反,潇洒地说一声“我原谅你”才是摆脱恶劣情绪的良策,也是你能做的最勇敢的行为之一。 原谅并不意味着屈服,它只表示你愿意让既往之事过去。一旦你采取原谅姿态,你的情绪就不会再被那个伤害你的人所左右。《原谅:为了内心安宁的勇敢选择》一书的作者罗宾·卡思疆说:“原谅可以把你从他人制造的梦魇中解脱出来,让你生活得更为健全洒脱、轻松愉快。” 那么,既然原谅有如此奇效,为什么许多人仍然让自己沉溺于怨恨的泥沼而不能自拔呢?其中一个原因是认为这种报复的心态是一种心理补偿。《如何原谅》一书的作者玛丽·格那丁说:“那些气恼满怀的人可能觉得自己暂时能拥有主动权,其实,原谅使你感到的力量比这大得多。”一个在本国受到迫害的犹太牧师来到美国后并没让自己整日咀嚼旧日冤仇,而是对那些伤害他的人采取了原谅的姿态。他认为,当你选择原谅时,你事实上已表明了你的力量,不管那些使你痛苦的人是否值得原谅,但你自己却解脱了心灵的重负。 另外一个拒绝原谅的原因,可能是人们将原谅等同于软弱可欺或投降屈服,心理学家格那丁说:“有些人认为说原谅就表明自己错了,其实,原谅并不等于承认他人的行为正确,它只是要将那伤害你的刀子从心口拔出,使你的伤口愈合得更快些。”在很多情况下,那些伤害你的人并未意识到你的受伤害的程度,因此,当你自个儿在那里痛苦不堪、死去活来时,那伤害你的人却全然不知,根本未把这当回事,你最终只能是使自己苦上加苦,却不会给伤害者带来任何影响。 原谅不但可使你的精神重获平静,它对于你的身体也益处多多,一遍又一遍地咀嚼旧日伤痕,对你的健康有很大损害。《愤怒杀手》一书的作者,心理学家里特弗德·威廉姆斯说:“哪怕只是回忆那些让你感到生气的事都可增加你的心脏负担。”这些能带来心理压力的消极情绪可使人罹患诸多疾病。 一个人受到伤害,可能只是几分钟的事,可原谅他人却需要一些时间。在受到伤害后,起初,你可能会愤怒、生气、耿耿于怀,后来,你学会用一种新的眼光来看待那伤害你的人,你的心情即会为之一变。 如果你想选择原谅但却不知如何行动,以下专家的意见可供你参考: 1.从小处着手。你可以先从一些小事做起。譬如原谅那个无意中少找你钱的售货员。这些原谅陌生人的行为可使你对更大的伤害有些心理准备。 2.排遣怒气。找一个知心朋友,向他倾诉你受到的伤害和你的愤懑之情。当然,你也可以找些其他的泄愤方式,比如跑步、看电影,甚至用拳头猛捶枕头也未尝不可。如果你内心的郁闷实难排遣,也可考虑去旅行一趟,在异地他乡散散心,消消气。绝不可一有委屈,便乱砸东西乱撒野。 3.给伤害者写信。让伤害你的人了解真情,把你所知道的事情经过原原本本地讲出来,不要用责备之词,也勿乱加评判,尽量用“我”的句式,如“我认为……”、“我难以理解……”。你可坦率告诉他,他的行为的确冒犯和伤害了你。你还可以告诉他,你很想知道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你衷心希望消除双方芥蒂,使问题得以解决。写完信后,尽快寄出去。倘若伤害你的人不能读到你的信,那就把信烧掉,让你满腹的怒气随着缕缕轻烟消散无踪。 4.倾听他人之见。假如你真想复仇,不妨在行动之前先静下心来,倾听他人之见,然后再细细将前因后果思忖一番,你在这样做时,可从第三者的客观角度反观你自己的行为。这样,在你的心中也就多了一份宽容,原谅之门随即开启。 5.来一点心理自我安慰。如“我不屑和尔等动怒”,“真相总会水落石出”,“日久见人心”,“当他提高了认识,自会内疚”,等等。这种安慰相当于自我心理按摩。 6.畅想未来。我宽容了,说明我在人格上更成熟了,未来我会更有魅力。我不小肚鸡肠,我的未来能做大事。 原谅能使我们获得内心的安宁。一旦你选择了原谅,你的生活便充满笑声,你对人生的体会更深,你与他人也会更加融洽亲近,你的心理素质亦会进一步增强,在人生的挫折和逆境面前,你更能处之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