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家长们来说,孩子刚上学时是最让人不放心的,不放心他们的安全,不放心他们的自觉性,不放心他们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不放心他们能否较快适应学校的生活。家长的这种担心是很正常的,但这却是消极的。积极的做法是提前作好孩子上学的准备,使他们尽快进入角色,并在以后的日子里给他们最有效的关怀,让他们逐渐适应和喜欢学校的生活。对于刚上学的孩子,以下6点是家长应该做到的。 1.作好“天气预报”。对上班和外出的人来说,看天气预报是件必不可少的事,对明天的天气知道得越多,作出的反应(比如添衣、带伞或变更计划等等)就会越准确。同样的,对孩子来说,上学是青少年时代最重要的“外出”,在出门前掌握目的地的信息越多,越能有效而细致地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为此,家长有必要预先把学校的情况介绍给孩子,并把学校将开设的课程及其意义用最通俗的语言讲给孩子听。 2.与老师交朋友。家长应该尽可能地建立起与老师、教学负责人乃至校长沟通的桥梁,这些人都是对孩子进行日常教育的关键人物,所以你应该对他们有所了解。在孩子入学之前,你不妨拜访一下未来的班主任老师,使他对孩子的特点有所了解,并发生兴趣。在孩子入学后的1个月左右,你可以给老师写一封感谢信,感谢他对你孩子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给予的帮助。在以后的日子里,要经常与班主任老师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动态和所面临的问题,并一同解决。家长要争取和老师做朋友,而不是消极地对待与老师的关系,更不能当着孩子的面抱怨老师。 3.“战前动员”。古代的将军们在出征前都要作一番战前总动员,许多教练也是如此。作为家长,你也可以把自己看做是孩子的教练,在送他上学之前,作一次颇具鼓舞性的入学前讲话。你要鼓励他在班上成为举止良好的学生,让他意识到学校生活是学习知识和成长的最重要的阶段,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争取做得更好。最重要的是,你要让他知道你是百分之百地信任他,你会无条件地支持他。 4.经营好“家庭课堂”。相对于学校,家庭可谓是孩子的另一课堂,而且是别具特色的所在。在这里,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更为安全和稳定的环境,提供更为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提供心灵的呵护和感情的营养,提供一对一的专门辅导,而这些是学校较难给予的。 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减少收看电视的次数和时间,把家庭的文化重点放在阅读和交流上。例如,可以安排孩子做作业,你可以给孩子解答他们不明白的问题,但绝不能代替他们做作业,要培养他们的责任感,这有助于孩子在学校独立学习和生活。 调查研究表明,“家庭课堂”的温暖与丰富,有助于孩子和父母建立起爱和信任的关系,有利于激发孩子的上进心,责任感和想像力。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家长也需要给自己充电,不要让自己落伍。 5.不要过于紧张。当你第一次看到孩子的学业报告书时,也许情况并不像你所期望的那样,但你不要急,更不能给孩子造成精神压力和恐惧心理,你需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制定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与老师一起解决孩子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要记住,真正成功的人不一定是总获得奖励的人,而是那些能够不断超越困难、走向成熟的人。作为家长,不要对孩子一时的得失太过在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着急上火要好得多。 6.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除了参加学校的公开教学活动和运动会之外,家长还可以寻找一些机会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日常事务中去。比如客串教师,培植花草,帮助学校搞社会活动等等,这不仅可以使孩子们受益,更重要的是,你的行为会成为孩子们的榜样,使他们进一步加深对学校的感情,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意识,并为你的所作所为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