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缓解孩子的考试压力?

作 者:
项勤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好家长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03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据《扬子晚报》报道,一位姓陈的女士,其女儿原在家门口一所普通中学读书,成绩中上,高一下半学期,父母花了很大功夫将她送到市区某重点中学就读,并租了一处私房,还找了一位小保姆照料她的生活,好让她一门心思学习。然而,父母不惜代价的投入,反而增加了她的心理压力,在参加高考的前几天,她突然回家对她母亲陈女士哭求:“妈,我害怕,我不参加今年高考了!”说完便上床睡觉。面对女儿突如其来的变故,陈女士和她丈夫急得一夜未合眼。星期天,陈女士带她女儿到鼓楼医院看心理门诊,心急如焚地对医生说:“高考一天天临近,望着几天来神志恍惚的女儿,我和她爸心都碎了!她能否参加高考已不重要,最担忧的是她精神上出问题。真要如此,那就惨了!我真不知该怎么办?”结果,医生诊断是“考试恐惧症”也就是人们说的“高考恐惧症”,需要进行心理疏导。

      无独有偶,去年在中华中学门口,一位考生的父亲无可奈何地向大家诉苦,女儿本来就胆小,头一天的考试任务又最重,从考试前一天开始就表现得有点紧张,7月6日晚上睡觉就一直拉着父亲的手不肯松开,7月7日吃早饭时竟忍不住吧嗒吧嗒地掉起了眼泪,不停地说:“爸爸,我该怎么办?”孩子一紧张,做父母的就更紧张,但又不能表露在脸上,只好尽力装作无所谓的样子,拼命安慰她。出门上了公交车,女儿又一直依偎在他身边瑟瑟发抖。其实她平时学习成绩很好,根本用不着担心,她父亲真怕她的紧张情绪会影响临场发挥,希望孩子能变得坚强一点。

      有关调查资料表明,近年来因考试出现心理障碍而求医的学生有明显上升趋势,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失眠、抑郁、紧张、焦虑,严重的甚至出现轻度精神分裂。造成学生出现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是孩子学习压力太大,而孩子学习压力太大的来源,实际上很大部分来自家长。考试前,一些家长甚至显得比孩子还紧张,搞得家庭气氛很压抑,这就在无形当中增加了孩子的心理压力;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希望自己孩子上重点中学、重点高中、重点大学乃至出国深造;……实际上,这样的期望已大大超出孩子的实际情况,从而会给孩子造成过大的压力;当然,有的是因为考生自己没有进行很有计划的复习、没有进行合理的时间安排,造成考试来临之际有些内容还没有弄懂弄通,形成考前心理压力大的情况。

      面对上述种种情况,我们如何来缓解孩子应对考试的压力呢?

      首先,我们的家长要以平常心态对待孩子的学习和考试。

      现在的家长,最关注的莫过于孩子的学习成绩了,每一次期中考试、每一次期末考试,甚至是一些小的测验,家长们都非常看重。如果上一次考了第一名,这一次变成了第十名,就不得了了,轻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重则大打出手,气急败坏。在这种压力之下,孩子们往往都是过于看重自己的学习成绩,沉浸在害怕失败、害怕失误的阴影里。他们不能正确地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不能够正确对待考试成绩的起伏。而有些家长能够以平常心态对待孩子的学习和考试。至于考试成绩的好坏,不必看得太重,只要经过努力就行。这样孩子就可以克服焦虑、紧张心理,踏踏实实地学习,不会好高骛远,不会患得患失,平静地对待学习、对待考试。名扬巴蜀的“哈佛女孩”刘亦婷就是这样许许多多孩子中的一位。她得过奥赛的二等奖,1997年获得了当年中美中学生交流计划中成都的唯一一个名额赴美考察,1999年同时被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四所美国名牌大学录取,并获全额奖学金,目前是哈佛大学的优等生。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刘亦婷的母亲刘卫华是怎样教育她对待学习和考试的?刘卫华对女儿一直奉行这样一条原则:充分肯定孩子做出的努力,比表扬她取得的成绩要重要得多。刘卫华给女儿制定了一项特殊的家庭“政策”:考试可以得零分,只总结不受罚,但平时必须认真肯干,哪怕一个标点符号都不应该马虎。这条政策巧妙地抓住了孩子学习的关键问题:只要平时努力肯干,考试哪有得不到好成绩的;又因为允许考试得零分,孩子没有心里压力,每次都可以放心大胆地去拼搏,都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实力,结果反而会考出好成绩。

      其次,我们的家长要对孩子寄予合适的期望。

      现在,多数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在中小学阶段总是希望孩子有几门功课都满分,在高中阶段总是希望孩子能够上重点大学,这样的期望值会带给孩子紧张的情绪,最终会给孩子和家庭带来失望的后果。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对孩子的希望要和孩子的实际学习能力相符合,使他们“跳一跳,够得着”。当他们的孩子达到这一希望时,再给孩子制订出更高一些的希望。所以,家长一定要帮孩子把握好学习过程的每一步。家长要经常和孩子讲: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道题,完成好每一个学习任务,只有这样,才能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若是家长给孩子制定的目标,孩子“跳三跳也够不着”,就会挫伤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丧失学习的勇气和信心。清华女孩曾雅雪的父母就是这样来给自己女儿订学习目标的。与大多数父母一开学就给自己孩子定个长期学习计划不同的是,曾雅雪父母要求孩子定的计划都是短期性的;在一周以内某一科该做到什么,直到目标达成后再制定下一个目标,没有达成就查找原因。她的父母告诫她:“要一点一点消化,一点一点累积,一个计划一个计划地完成。”曾雅雪就是凭着这一秘密被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录取的。

      最后,我们的学生要有计划地、合理地安排复习迎考的时间。

      现在,许多学生在安排复习迎考的时候,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东抓一把,西抓一把,临到快考试的时候,还感有许多内容没有复习、没有掌握,于是焦急、紧张的情绪就油然而生,这就无形当中自己给自己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压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在适度的范围内,紧张程度高的人比紧张程度低的人具有更大的驱动力。但是一旦这种焦虑水平超过了正常水平,学习的压力会加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反而会下降,这种现象在平常的环境中是十分多见的。因此,我们的学生在复习迎考的时候,一定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好时间,做到不紧张、不急躁、不气馁,胸有成竹、满怀信心地走向考场。以南京市外语类考生第一名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外语系录取的徐建同学就是这样复习的。徐建从上高中起,就找了一个小笔记本,专门为学习列计划,每天从预习到听课到复习、从早上到中午到晚上都很仔细地安排好每一步,合理地计划着自己的学习时间。到了高三的时候,各门功课都进入了复习阶段,徐建每天、每星期、每个月都有计划。正是这些有条不紊的计划,徐建才能有重点地对所学的知识进行预习、复习、巩固,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