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363(2003)04-0001-05 城市空间结构主要从空间的角度来探索城市形态和城市相互作用网络在理性的组织原理下的表达方式,也就是说,在城市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空间维(spatial dimension)的描述[1],其研究内容不但包括城市形态和城市内部要素的空间分布,还包括了这些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Bourne,1982)[2~3],因此,城市空间结构实际上包含了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地域结构[1]。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一直是城市地理学中古老而又年轻的研究领域和方向。该方向的研究进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西方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水平和特色。城市发展是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在一定发展背景下相互耦合和综合影响的结果,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对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演化研究有助于人类较为深入地认识城市发展规律,为城市规划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 1 工业化以前 工业化以前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主要侧重于城市表面形态的揭示,把城市空间结构同发展过程分离开来论述其特性,并且从文化、技术、经济等角度论述了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过程与机制[4~6],例如以神权、君权思想为依托,强调以宗祠、王府、市场等为核心的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以及规整化、理想化静态结构形态。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建筑师稀波丹姆的棋盘式路网骨架的城市空间布局,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维特鲁威设想的蛛网式八角形的城市结构,以及中国北京、西安、开封等城市空间结构模式都能反映古人对城市空间结构的理想化追求与探索[7]。美国学者吉迪·肖伯纳试图在世界范围内概括出一个统一的工业化以前的城市空间结构基本模式。他认为,各国前工业城市,都是在共同的以自然经济为主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中形成的,因而其空间结构也具有一定程度的统一性。他在《前工业城市:过去和现在》(1960)一书中,通过对大量的前工业社会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后指出,无论在中世纪的欧洲,还是在西非、东亚、美洲和伊斯兰国家,工业时代以前的所有城市实际上都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8个方面:(1)大多数城市座落在有利于农业、防御和贸易的地方;(2)大多数城市有城墙环绕;(3)宗教在自然布局和社会结构方面占主导地位;(4)扩大式家族和先赋地位在社会组织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5)城市中心大都有广场,其四周是宗教建筑物(大教堂、清真寺、庙宇或神殿等)和政府机关的建筑物;(6)从广场中心放射出道路,紧靠中心区是统治阶层的社会名流居住区;(7)城市边缘以及城墙外侧是平民和社会阶层居住区域;(8)城市统治其周围的农业地区,从农民那里获得粮食。 2 工业化以后 工业化进程迅速推动了全世界广泛的城市化过程。工业化经济瓦解了以庭院经济、作坊经济为主体的传统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促使城市进入了从分散走向集中的发展阶段。城市、社会、经济结构的日趋复杂以及城市环境的恶化使人们日益关注城市空间结构的重组与更新。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傅立叶提出了独立自足的“新协和村”式的市镇模式,奥斯曼、本汉姆的巴黎、旧金山、芝加哥等城市治理规划,以及建筑师西特提出的城市空间的视觉艺术原则等都是对工业化以后城市空间结构的有益探索。但是他们的研究由于历史的局限性无法正确地反映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正确方向[8]。 20世纪初期到50年代,城市空间结构变化促使人们逐渐放弃传统的形态布局偏好而转向对城市功能结构的研究。马塔的带型城市、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哈涅的工业城市是这一时期人类所概括出的最具创造性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后来,盖迪斯的文章《进化中的城市》将城市功能结构研究引向深入。恩温的卫星城市模式和大伦敦方案、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及大赫尔辛基规划、格里芬的堪培拉生态城市方案、米留廷的带状城市结构与斯大林格勒方案,将理论研究与规划设计引向新境界。由于研究视野更为开阔,研究手段更为先进,而且对城市高度集中空间布局所产生的问题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因而对世界城市空间结构模式演进研究起了里程碑的作用。同时,城市的宏观区域结构以及微观结构、社区结构研究也有了发展,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巴罗报告的城市与区域一体化模式,佩里的邻里单位,斯泰因的雷德朋街坊模式等,也将城市空间结构功能化研究推向前进。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来说,这一时期是西方国家多元化研究局面的形成时期,针对不断蔓延的城市以及日益松散的空间结构,勒·柯布西埃重拾形体结构主义的大棋,《明日的城市》以及巴黎中心区改建方案提出了所谓“光辉城市”的新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主张用现代技术手段引导城市集中式发展以及空间开敞布局相结合的理念[9]。这种理念随着《雅典宪章》广为传播。同时,帕克和沃恩为首的芝加哥学派从城市社会学角度,赫德从土地经济学角度,黑格从地租决定论角度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都取得了成果。此外,狄更生的历史地带模式,埃里克森的折衷构造模式等城市空间结构模式研究标志着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多元化局面的发展[1]。20世纪50年代以后,城市空间结构在高科技的推动下,技术主义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出现了一股主要以现代建筑技术和交通技术、通讯技术为依托的城市空间结构的规划设计,其中美国建筑师弗里德曼的装配式城市,富勒的海上飘移城市,索莱尔的仿生城市,原苏联建筑师设计的量墙式城市和三角垂直结构城市,库克设想的抽斗状插入式城市,罗恩·赫伦的行走式城市等,这些设计思想是以关注人类生态环境为出发点,企图以现代科技来挽救现代大都市的种种危机[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