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地理学与经济学主流观点的对比

作 者:

作者简介:
苗长虹(1965-),男,河南鄢陵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区域发展与规划管理。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开封 475001 崔立华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开封 475001

原文出处:
人文地理

内容提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学术界出现了两种以企业行为的分析为基础解释产业空间集聚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模型:地理学中的“新经济与工业地理学”和经济学中的“地理经济学”。本文从理论起源、产业集聚的成因、市场结构的性质、外部经济的类型、交易关系与根植性、产业集聚的机制等方面对二者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03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90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产业集聚是指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相关产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集中、聚合。通常认为,产业集聚出现在产业革命以后,是工业化时期的典型现象。目前,世界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随着新技术革命影响的不断深入,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运输方式的现代化,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使地理区位的作用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些理论家也提出了“地理学已死”等观点。然而,仔细观察当今世界经济活动的空间格局就会发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大多倾向于某一特定地区群集,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引人关注的、具有活力的地区恰恰也是产业集聚的地区。因此,相当或相同产业的空间集聚仍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特征。

      自20世纪初期以来,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现象一直是地理学家和经济学家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20世纪前叶,马歇尔(Marshall)、韦伯(Weber)等曾对产业集聚现象提出了经典的解释。50年代以后的一段时间,伴随着大企业和跨国公司遮经济活动中地位的日趋上升,人们开始关注大公司发展的内部空间结构问题,对空间集聚问题的研究有所松懈。70年代末期以来,伴随着“新产业区”研究的兴起和“经济全球化”研究的新进展,地理学家迅速复兴了对空间集聚问题的研究兴趣。同时,一些著名经济学家,如克鲁格曼(Krugman)、波特(Porter)等对经济地理在企业竞争和国际经济活动中重要性的发现,也使产业集聚再次成为经济学领域关注的核心。由此,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国际学术界,就兴起了两种“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模型,它们均以企业的行为为基础,关注产业集聚的机制和路径依赖的作用。然而,地理学和经济学毕竟拥有不同的学科起源和研究传统,二者对产业集聚问题研究的复兴虽然均被称作“新经济地理学”,但它们对产业集聚的理论解释和研究方法却存在着较大差别。分析、比较二者的异同,加强相互间的沟通与学习,对促进产业集聚和区域发展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拟从理论起源、产业集聚的成因、市场结构的性质、外部经济的类型、交易关系与根植性、产业集聚的机制等方面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

      2 理论起源

      地理学中的“新经济地理学”又称“新工业与经济地理学”,它源于20世纪70、80年代对“新产业区”的研究和有关后福特主义及“文化转型”的争论,侧重于对特定区域的产业空间组织进行具体分析,以案例或案例之间的经验比较和描述性分析作为主要研究方法,重点强调新产业区的成因、结构及空间组合状况,尤其关注产业集聚区复杂的社会相互关系、网络和知识转移过程的重要性,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区域是学习或知识形成的有效空间单元,因此特殊重视对产业地理集聚与地方环境的关系和区域发展中的学习创新问题的研究[1-5]。

      经济学中的“新经济地理学”又称“地理经济学”,它源于20世纪80年代对“新国际贸易理论”和“竞争优势经济学”的研究。这种“新经济地理学”吸收了城市经济学、区域科学和经济区位论等有关空间经济的传统思想,结合产业组织理论有关不完全竞争和收益递增模型的最新进展,试图构建“空间经济”的理论体系。它比较注重国际经济学与地理区位及运输费用(贸易壁垒)的关联,强调规范的模型分析方法,提出了一系列复杂的空间经济模型,以模拟产业集聚的向心力和离心力的相互作用,寻求产业集聚持续发展和多重均衡实现及被打破的条件,强调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历史和偶然事件、路径依赖等在产业集聚和区域发展中的作用[6-10]。

      3 产业集聚的成因

      3.1 地理学:柔性专业化和生产系统的垂直分离

      20世纪70年代,美国、欧洲基于福特制大规模生产体系基础上的工业化过程和区域发展出现危机,而意大利北部的Emilio-Romagna以及美国的硅谷等基于柔性生产模式的区域,经济增长势头突出,成为“新的产业空间”或“柔性生产综合体”。因其与历史上马歇尔所描述过的产业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学者将其称为“新产业区”。基于第三意大利的研究,有的学者提出了柔性专业化的概念,强调柔性专业化作为后福主义的生产模式在“新产业区”形成中的重要性。柔性专业化作为一种新的劳动分工模式,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在新产业区内,单个企业总是集中于有限的产品和过程;另一方面,新产业区中的中小企业在相互竞争的同时又相互联系、互为补充,作为一个集体,其生产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和多样化[3,4]。

      同时,美国学者斯考特(A.J.Scott)等人在案例中强调生产系统的垂直分离导致新产业区的出现[11]。由于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与易变性,使市场需求的稳定性大大下降,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再加上生产技术的快速变化,使生产系统垂直分离的趋势加强,分离后的专业化企业对地理集聚具有强烈要求,产生了以中小企业为主导的、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既竞争又合作的新产业区。

      福特主义作为由生产驱动的标准化大批量产品的刚性生产方式,典型的组织模式是金字塔式的层级制和垂直一体化;而后福特主义则是由消费驱动的小批量定制产品的柔性生产方式,它以垂直分离为特征,大量生产者紧密结成网络。目前,当代资本主义是否真的实现了从福特主义向后福特主义的转型,学术界仍存在较大分歧。但在“新经济与工业地理学”看来,后福特主义生产模式的兴起及其构成的区域经济,无疑构成了全球化过程中一种富有活力的区域发展新模式,并使区域而不是国家成为当代资本主义动态发展过程中的有效空间规模[1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