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30,P96 文献标识码:A 1 区域基本情况 宁夏中部地区居于黄河冲积平原、黄土高原、鄂尔多斯台地、腾格里沙漠及毛乌素沙漠等地形单元的交接过渡地带,在自然区划上主要属于盐(池)同(心)荒漠草原区;行政区划上属吴忠市,下辖利通区、青铜峡市、灵武市、中宁县、中卫县、盐池县和同心县,总面积2.71×10[6]hm[2],占宁夏全区面积的52.3%。该区域现有187.3万人口,占宁夏人口总数的34.5%,人口密度为69.1%人/km[2],低于104.8人/km[2]的宁夏平均水平。该区域还拥有占全宁夏77.0%的荒地,63.8%的草场资源、90.2%的煤炭资源、100%的天然气资源,以及丰富的石膏、石灰岩、粘土矿、芒硝、白云岩等非金属矿产资源,光热资源也非常充足,太阳总辐射量为5713.5-6056.2MJ/m[2].yr,年日照时数达2884.7-3030.2d[1]。 较小的人口密度与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宁夏中部地区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有广阔发展空间的重点开发区域,同时也是晋陕蒙宁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的组成部分,其开发也具有全国意义。但是,由于该区域处在我国北方生态脆弱带上,其生态环境具有强烈的过渡性、复杂性和脆弱性,任何一类开发活动或多或少、或早或迟,都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一些不利影响,目前,这里就存在着森林退缩、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等多种多样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且有时这些负面影响造成的环境经济损失大于收益。探讨该区域的资源开发历程与其中存在的误区,有助于在今后的区域开发和生态建设中,扬长避短,对于该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2 区域的资源开发历程与生态环境变迁 2.1 区域的资源开发历程 宁夏中部地区历史时期处于中原王朝的边地,是政权更替频繁、民族交锋激烈的区域,在生产方式上,往往是“出之于本族的习俗和利益,而不顾对于自然生态平衡的影响,因而就难免引起若干副作用,还往往贻患于后世。”[2] 秦汉以前,宁夏中部地区基本保持自然状态,其景观是在草原背景上,星罗地分布着湖沼与森林。西汉初期,在“屯田耕战,移民实边”的边地开发政策之下,该区域得到了大规模的军垦,平原地区兴修水利发展灌溉农业,丘陵台地辟为牧场,原来的自然生态系统开始发生变化。自汉代至元代,宁夏中部地区基本维持着这样的农牧业格局,只是农业与牧业此消彼长,时有兴废,如唐初和西夏,卫宁平原与银川平原南部的灌溉系统进一步完善,人工绿洲面积扩大;而在汉末至南北朝,则是水利设施废驰,灌溉农业倒退。明朝在边疆地区大力实施屯田,明太祖“命天下卫所军足自今以十之七屯田,十之三守城,务尽力开垦,以足军食……”[3]宁夏中部地区自此进入了大规模农耕开发阶段,平原地带进一步扩大灌溉面积,作物品种增加,实行粮草轮作,丘陵台地也被大规模地开耕,尽管如此,为了保证军事上对马匹的需要,畜牧业规模依旧浩大。清王朝前期推行禁垦政策,但中期以后随着人口的快速增加,清庭一改初衷,倡导“借地养民”政策,本区域农牧业生产曾经有过繁荣的景象,但是由于不合理开发与战乱破坏,及至清末与民国时期,民生凋敝,田地荒芜。 新中国成立以后,宁夏中部地区的开发进程明显加快,1949年,该区域人口总数为40万人,耕地面积为1.9×10[5]hm[2],到目前,人口总数翻二番还多,耕地面积也达到35.1万hm[2],增加了近一倍,矿产资源也得到了空前的开发,煤炭的开采量已超过2000万t。 2.2 区域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环境演变 2.2.1 生态环境的整体旱化 宁夏中部地区气候干旱少雨,年降水量只有300mm左右,干燥度3.0-4.3,水面蒸发量在1600-2400mm之间,大规模的农牧业生产与工矿业开发,必然加速其生态系统的旱化过程,这在山地地形雨、泉水、湖泊的消失与植被的旱化方面表现最为突出。例如,本区域的香山和罗山,历史时期分别有“七十二水头(泉水)”和“七十二场巡山雨”之说,但民国以来即成为“历史传说”。又如现盐池县境内在明朝时期有一泉水——铁柱泉,“水桶甘洌”,“日钦数万骑弗之涸,幅员数百里,又皆沃壤可垦之地,北虏入寇,往返必钦于兹。”当时为守泉而筑铁柱泉城,城内屯兵,城郊垦为耕地。400余载后的今天,铁柱泉城早已是荒无人烟,泉水几近消失,城北流沙成带并已侵入城中,城南地势低洼尽为盐土,并有固定沙丘散布其间。宁夏中部地区明清时期还有两处“鸳鸯湖”,分别在灵武的白芨滩与同心的韦洲镇附近,湖水浩荡,湖周草木繁盛,众多水鸟栖息其中,景色秀美,但是此后湖面缩小直至20世纪中后期彻底干涸,湖区出现流动沙丘[4]。 2.2.2 局部生态环境的良性化与大范围的恶性化 宁夏中部地区经历2000余年的开发,在局部地区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灌溉农田生态系统,主要有银南平原、卫宁平原等老灌区,及固海扬水、盐环定新灌区。灌溉农田生态系统较之原先的荒漠草原生态系统,能流与物流的输入与输出有很大的提高,稳定性和承载力也有所增强。但是,从大范围来看,宁夏中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却是更加恶化,这突出表现在植被退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等方面。 明代在宁夏境内修筑长城时的选线原则是“凡草茂之地,筑之于内,使虏绝牧;凡沙碛之的,筑之于外,使虏不庐”。据此考证,绵延在灵武、盐池北端的长城(宁夏称东长城),当时是明朝中叶荒漠草原与干草原的分界线,但现在的东长城内外,均为沙化严重的荒漠草原,而今天荒漠草原与干草原的界线,已移到该区域的南端,两者相去已有100km。森林与中生灌丛在宁夏中部地区属非地带性植被,主要分布在海拔2000m以上的山地阴坡,史书记载曾有桦木等喜凉落叶树产于此,但现在高大乔木只有云杉和油松,其中油松已丧失了自我更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