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岭山区古村落的历史地理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沛林(1963-),男,湖南常德人,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人居环境研究 衡阳师范学院 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湖南 衡阳 421008 杨载田(1941-),男,湖南益阳人,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教授、主要从事区域旅游研究 衡阳师范学院 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湖南 衡阳 421008

原文出处: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包括湘南、赣南、粤北、桂北等地区在内的南岭山区,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历史文化古老而独特,是我国古村落保存类型最多、数量最丰富、且地域特色最鲜明的地区之一。古村落以及其特有的历史文化价值、科学考察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已引起了史学、地学、美学、建筑学、旅游学、人类学等领域学者的特别关注和重视。南岭山区古村落的形成有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背景,具有重要的人居环境学和历史地理学研究价值。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03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9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73X(2002)05-0100-05

      以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五岭为核心,东起福建西境,西至贵州东缘,包括湖南、江西的南部和广东、广西北部,东西绵延1000多公里,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的南岭山区,是我国地理环境最为复杂,民族民系成分最多,至今保存古村落类型最多样、数量最丰富、地域特色最鲜明的地区之一,很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1、南岭山区古村落形成发展的历史地理背景

      村落是人类聚集、生产、生活和繁衍的最初形式,自古有之,但一直处于演进发展之中。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在一些演进较为缓慢的特定地域,仍有幸保存着各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一些村落,而且村落的环境、建筑、历史文脉、传统氛围均保存较好,这样的村落即我们所称的“古村落”[1]。古村落的平面形态、功能构成、建筑风格、文化氛围,以及数量、规模、质量等,都受制于特定的历史地理环境背景。

      南岭山区是由若干突起的花岗岩穹隆山簇与短轴背斜山地,重叠与牵连着不同岩性和不同形态的山地丘陵组成,其间点缀分布有许多各种不同规模等级的灰岩盆地和局部红岩盆地。岭北湘江主要支流如潇水、舂陵水、耒水、资江,沅水支流清水江、渠水;岭南珠江水系中的北水支流武水、浈水、涟江,西江支流贺江、漓江、融江,东江支流寻鸟江、定江;以及江西赣江支流章江、贡江等,均发源或穿过境内,造成一些深切峡谷嵌入曲流,以及串珠状河谷平原和山间盆地。由于构造、岩性加上流水的侵蚀切割,以致山体破碎,出现褶岭隘道、湘桂夹道以及河路口、龙虎关、永安关、梅关、横浦关、阳山关、湟溪关等南北间的山垭低谷和走廊地带,历为我国重要南北交通孔道。全境地质构造复杂、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面积合计占全区山地总面积的80%以上,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说。山体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间,最高峰苗儿山2142米,而一些河谷平原最低海拔在100米以下,气候、生物等自然要素的垂直分异规律明显。在纬向上岭北为中亚热带,岭南属南亚热带,总体上属暖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南北之间的水热条件具有一定递变性特征。全境热量丰富,雨水充沛,光照充足,且光、热、水配合良好。区境年平均气温17~21.6℃,无霜期270~320天,≥10℃的积温5600~7937℃;年日照时数为1473~1925小时之间,太阳辐射总量为108~112千卡/平方厘米;多年每年平均降水量1400~2200毫米,70%集中于春夏两季。区境地带性植被为结构复杂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具有区系成分复杂、种类繁多、基底资源丰富的特点,有利于多种经济林木的繁育和发展;森林植被覆盖率近60%,是我国重要林区。野生动物仅陆生脊椎动物便有700多种,其中经济价值较大的有100多种。在亚热带湿润季风环境下,岩石风化强烈,形成深厚红色风化壳,土壤以红壤和山地黄壤为主,一般自然肥力较高,适种性广。本区是全国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之乡”,铅、锌、银、钨、铋、钼等储量在全国处于前列地位;大理石、钠长石、高岭土、石墨、岩盐等储量也十分丰富。南岭山区的多数河流水量丰富、落差很大,水能资源丰富。

      政治、经济重心一直处于黄河流域的历史时期和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条件下,南岭山区被视为边远蛮荒的瘴疠之区,是“蛮夷”、“蛮僚”、“峒蛮”和“山都木客”及其演化后的畲、瑶、苗等族的聚居地,经济开发历史相对较晚。但南岭山区毕竟是交广襟喉,地理位置重要,历代统治阶级着意经营。秦凿灵渠,沟通湘漓二水;并修横浦、阳山、湟溪三关,修筑通岭南的驿道,又“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为兵,略取南越陆梁地,置桂林、南海、象郡、以谪徙民五十万人戍五岭,与越杂处”(《资治通鉴》卷七);汉武帝承接南越,设立岭南九郡,并加速了对南岭山区的经济开发。为使其有利于接受江楚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影响,首先将南岭山区统属于岭北的零陵、桂阳、豫章三郡管辖,并在桂阳(今郴州)设官营铁治;茨充任桂阳太守时,教民“植桑、柘、麻、苎”;卫飒率众“凿山通道五百余里,列亭传,置邮驿”;周昕又“开凿六泷”(《后汉书·地理志》)。通过这一系列的重大政治经济活动,使秦汉时期的南岭山区已成为中原大地通往交广地区的交通要冲,促进了南岭山区的经济发展。尤其是永州、赣州、南雄、韶州等地区成为了交通称便、商贾云集、经济繁荣的都会。但在山重险阻、交通闭塞的广大山岭地带,仍采用“火耕水耨”,甚至“民以山伐为业”的落后生产方式,农业规模十分有限,这些却为北来移民准备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历史上因战乱或灾荒等原因,曾发生过中原汉人三次大规模南迁活动。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掀起了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其前锋沿湘、赣谷地进入了南岭山区北侧;历时八载,战祸遍及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唐中期“安史之乱”,引发了中原汉人的第二次大规模南迁浪潮,其移民前锋已达到岭南,乃至东南诸山地;北宋“靖康之难”到忽必烈入主中原之间150年间,为我国历史上中原汉人第三次大规模南迁时期,其移民已进入南岭腹地闽、粤、赣边的深山大壑之中,并形成了特色独具的客家民系。历元、明、清乃至民国时期,居住于南岭山区的汉族各民系及畲、瑶、苗、侗等少数民族,既有相对独立发展演变的过程,更有相互间迁移融合的过程。南岭山区有效生存空间的有限,加上南岭山区腹地的客家人、湘赣系汉人、瑶民等民系民族的向内或向外的频繁迁移,构成了极为复杂的人文社会环境,使南岭山区古村落的形成、发展和演变,呈现出五彩纷呈的特点。

      2、南岭山区古村落历史地理的一般特征

      南岭山区的古村落,在其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中,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演变,已形成了自己的固有特色和风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