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时空演化及空间布局模式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千庆兰(1971-),女,吉林市人,广州大学地理系讲师,博士生,主要从事人文地理、城市规划及土地利用等方面的研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广州大学地理系,广州 510405 陈颖彪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广州大学地理系,广州 510405

原文出处:
人文地理

内容提要:

本文初步探讨了城市绿地时空演化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指出随城市发展,城市绿地设施程度增加自然度降低的演化趋向。以游憩行为理论为依据,以吉林市为实例,提出了波状和辐射状两种分布态势相结合的城市绿地空间布局模式,强调环状绿地与楔型绿地相结合,各类分级绿地与游憩系统相结合。进而提出城市绿地建设三个圈层即城市中心散点状绿化带—城市郊区集块状公园绿化带—城市外围连续自然生产绿化带的构想。在此基础上针对城市土地利用程度的地域差异,对于城市高度利用区、改造发展区、城市新区和郊区逐一提出了各自的绿地布局策略。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03 年 02 期

字号:

      文章编号:1003-2398(2002)05-0041-04

      中图分类号:K901.8

      文献标识码:A

      1 城市扩展与城市绿地时空演化趋向

      近年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扩展速度明显加快,从人口规模上表现为城市人口膨胀,从用地规模上表现为城市用地蔓延。绿地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具有自净功能,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美化城市景观等诸多方面起着其他用地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绿地的发展与城市扩展的关系十分密切,城市绿地职能的时空演化总是和城市的发展相同步,城市绿地空间分布随城市发展的自然演化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城市绿地自然演化图式

      Fig.1 Urban Greenland natural evolution

      在城市建设发展初期,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均较小,处于周围大片山野绿地和农业生产绿地围绕保护之中,公园自然度较高,生态环境质量较好;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和城市地域规模的扩大,城市中心区公园绿地由于其竞争的脆弱性被蚕食,而受地价等因素的制约,大规模的公园绿地区位移向城市郊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地域规模的进一步扩展,原来位于郊野的绿地,亦受城心的辐射与冲击,娱乐等各项设施增加,公园自然度降低。城市绿地总比例减少,城市中心区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即随着城市发展,绿地的设施程度增加,自然度降低,绿地性质出现了由连片自然绿地—大型郊野绿地—集块公园绿地—零细街区绿地的演化趋向[1]。

      以吉林市为例,从总体绿化指标来看,吉林市1982年绿地面积466ha,占城市建设用地的5.94%。1993年绿地面积988.5ha,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0.64%。表面上随着城市发展,绿地有较大增加,但这些绿地多是把周围山林、沿江荒滩扩充进来的结果,即用扩大城区包揽山野的办法增加绿地指标,而城市中心区的公共绿地仅比1982年略有改进[2],居民集中的核心区实际的生态环境质量是下降的;从公园绿地的面积来看,北山公园、龙潭山公园、江南公园、江北公园是吉林市最主要的四大公园绿地,其绿地面积均在不断缩减。其中龙潭山公园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市区森林公园。1991年其占地面积为237ha,1995年占地面积缩减为234ha。从公园的设施度来看,1982年北山公园、江南公园、江北公园均以绿地、花卉观赏、植物建筑小品造景为主,园内设施以座椅、凉亭等少量简单的休息设施为主,龙潭山森林公园更是对自然稍加整饰的低设施或无设施区。1993年,除龙潭山外,三大公园的设施度明显增加,以游乐设施增加最多,普遍修建了大型游乐场,增建或扩建了儿童游乐区,此外为游人服务的餐饮服务设施,如小卖部、小商品售卖点也明显增加,甚至出现伐树毁草修建设施的现象,公园的绿地率普遍比1982年下降了五到七个百分点。表现出随着城市发展,公园绿地的设施度增加,自然度减低的趋向。

      根据上述绿地自然演化趋向,为提高城市生态质量,通过立法手段对绿地实行优先保护,防止绿地被蚕蚀和侵占已成为绿地建设的当务之急。

      2 城市居民游憩行为理论与城市绿地空间布局模式

      2.1 城市居民游憩行为理论

      2.1.1 城市居民游憩出行的共性环境心理

      城市居民游憩出行具有共性的环境心理。在对吉林市居民绿地游览动机的调查中得知,亲近自然、探奇求新、亲身体验是绝大多数被调查者的共同环境心理需求。现代城市环境是一种高度人工化的环境,久居钢筋水泥包围中的城市,使人产生一种压抑感,城市居民迫切渴望寻找更广阔的自然空间,这就要求绿地规划设计中尽可能增加绿地率,提高绿地的自然度。随着生活水平和市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市民求新求异和参与意识越来越强,由以往单纯被动地观赏游览转变为将自身溶于环境中,并乐于亲身体验和感受。这就要求在绿地规划设计中适度开辟富有特色的新奇的活动区,以满足其共性环境心理需求。如冬季在江南公园中开辟专区,可驾冰帆、蹋雪板、乘爬犁,体验冰雪情趣;夏日在松花湖风景区开辟垂钓区,撒网捉鱼就地烹调,自得其乐。

      2.1.2 城市居民游憩出行的个性环境心理

      随着阶层、年龄、职业、文化背景的差异,人对环境的认识不同,表现为个性的环境心理[4]。如儿童天真活泼欢娱嬉闹的心态,青年恋人对幽静美好环境的憧憬,老年人喜宁静独处的心理。又如知识文化阶层对环境清新、雅致意境的追求,和普通市民对热闹、火爆氛围的钟爱。正是个性环境心理的差异决定了绿地环境的风格与特色。绿地规划应满足不同的人类生态和文化生态需求,规划建设儿童公园、老年公园、文化公园、主题公园等风格各异、特色鲜明的绿地空间。

      根据1998年笔者对吉林市居民户外休憩方式的抽样调查结果(表1),市民的户外休憩方式因季节、职业、阶层、年龄的差异而表现为不同特点。

      表1 吉林市市民户外休憩方式调查结果

      Tab.1 The inquisitional result of outdoor recreational mode of citizen of Jilin City

      项目分类户外休憩方式

      季节冬季滑冰、滑雪、观赏冰灯、冰雕、雾淞

      夏季逛公园、划船、游泳、扭秧歌

      职业工人球类、棋类、一般性游艺活动

       教师干部

       参观博物馆、展览馆、游园赏景

      阶层

       高收入者

       郊外狩猎、射击、打高尔夫球、远距离旅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