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编号:1000-0690(2002)05-0574-07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 引言 近年来,有关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二者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但这些研究主要局限在地面交通网络与土地利用的研究,具体到交通网络中的某个组成部分,如轨道交通对土地空间影响的研究却非常缺乏。而今后大城市交通的发展,已不再是有限的地表空间可以承受得了的,发展地下空间是必然趋势。因此,如何将地上、空中、地下的交通有机结合起来,是我们探讨的一个主要问题。在本文中,我们力求解决土地复合利用这个问题。在这里,土地复合利用仅研究在城市轨道(广州目前表现为地铁)线路经过的一个相对带形的区域内,建筑物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开发组织,使之能通过地面、上空、地下多种联系方式的有机组织,实现城市空间多层面化,人车交通垂直分离,建筑物和交通设施的空间界限趋于融合,所构成的一个功能协调、彼此带动的空间体系。 1 广州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和特点 1.1 发展背景 1.1.1 交通问题突出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伴随经济发展导致的大城市公共汽车交通出现衰退,广州城市交通开始由公交、自行车、步行交通向自行车、公交车、出租车、自备车和步行交通5个类型转变,这一转变意味着城市交通的复杂程度加剧,城市交通流量加大,城市交通问题更加突出。今天广州的城市交通仍然存在着行车难、乘车难、停车难、车流量大、污染严重以及管理落后等问题。这种现状是由其“交通层面单一、交通方式复杂”的特点决定的。因为地面层交通仍是广州城市交通的主要方式,广州现在仅建成18.5km的地铁线路,尚未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综合客运体系。 1.1.2 交通用地占有量偏低 2000年,广州城市(注:这里的城市指广州原来的八区。)的道路里程为2053km,道路面积为2805万m[2],道路密度为6.9km/km[2],道路面积率9.4%,人均道路面积9.76m[2][1,2],远低于西方大城市的水平(20km/km[2],25%,30m[2])[3]。随着城市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出行次数及出行距离均有增加,交通流量更是大幅度提高。在现有的交通条件下,中心区交通拥挤和城市出入口交通不畅是过度密集城市的必然结果。广州城市一些重要路段的平均车速仅为10km/h。交通拥挤问题日益阻碍了城市功能的发挥。此外,有限的道路空间,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杂使用、主干道和次干道功能不清、快慢不分,也阻碍了交通的畅顺。停车场严重不足,大量的车辆只能在路边停车,要减少了动态交通面积。 1.1.3 土地利用强度不平衡 基于历史积淀下来的原因,广州城市内部用地强度极不平衡,其社会经济活动高度集中在市中心内,因而交通需求量分布也呈中心集聚型,造成中心区交通日益紧张。加上传统的混合式城市用地模式和以步行、自行车为主的大众交通方式,进一步限制了城市的有机疏解;出入口交通的不畅同样也制约了城市的疏解。虽然进行了大量的新区开发及旧区改造,希望能缓解中心城区的密集程度,但由于在再开发的过程中,很多地块的开发密度过高,人口密度不降反升;而新区开发由于用地规模和结构的改变,也将诱导新的交通量。因此,城市的交通拥挤程度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改观。 1.1.4 出行方式私人化 广州市居民出行方式结构主要由步行、自行车、公交车、摩托车组成,1998年,这4类交通方式占全部出行的91.23%,其中公交车出行仅仅占17.49%,而利用自行车、摩托车、私家车出行的占32.69%,再加上步行出行,则占了74.61%[4]。这说明广州市是一个以私人交通方式为主的城市。对比世界一些城市的公交方式出行量占有率,如纽约为86%,香港为90%,伦敦为80%,东京为71%,新加坡为74%,可以见得,广州的公共交通事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2 特点 1.2.1 纵横交错的“网络+放射线”的布局模式 根据1997年的《广州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研究报告》,广州快速轨道交通计划在50年内建成三横三纵一斜共7条线路[5];2001年,又重新制定“广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线网规划”,计划广州快速轨道交通由5条线路组成,全长141.7km,将于2010年前建成(表1)。 表1 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概况 Table 1 The MTR system lines in Guangzhou 名称起讫点 走向 全长(km) 1号线* 西朗—火车东站 东西 18.5 2号线* 琶洲—江夏 南北 23.32 3号线* 火车东站(天河客运站) 南北 36.86 —番禺广场 4号线* * 科学城—新造 南北 28.7 机场快线* * 新国际机场——火车东站 东西 35.3 资料来源:广州日报,2001-12-27(* 为已实施方案;**为新推荐方案)。 城市中心区的各线交织成网的布局,使线网的密度加大,线路延长,利于市中心人口集中区的换乘;另外,由中心区向郊区的放射发展,加强了市中心与郊区的联系,加快了边缘地带的发展,也减轻了中心区的压力,使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趋于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