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地理学学科理论发展脉络辨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士君(1963-),男,黑龙江省延寿人,教授,博士研究生,以城市与区域经济地理学为主要研究领域。E-mail:Wangsj@nenu.edu.cn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陈才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原文出处:
地理科学

内容提要:

以新中国成立以来50年为背景,以近20年为学科发展的重点时期,回顾和总结了经济地理学理论发展的4个时段及阶段性特点和历史贡献;对当代中国经济地理学理论进行了框架性的透视,并指出其主要有一个核心、两个方向、双重属性、三大领域、以及“产业结构网络论”、“劳动地域分工论”、“经济地域运动论”三大基础理论,和“条件论”、“产业要素论”、“结构与功能论”、“体系与类型论”、“地缘关系论”等多个分支理论。其中,三大基础理论是支撑学科的主线,相对比较稳定。而其它分支理论,则因研究内容的伸缩而变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是不稳定的;论文同时还前瞻性地指出了经济地理学理论发展的四个前沿趋势。即:学科的离心倾向和回归趋势、产业经济地理学的复苏趋势、地缘经济理论研究走强趋势、区域开发与区域形象设计热点趋势。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03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11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690(2002)05-0563-05

      引言

      经济地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但是在我国,经济地理学的大发展,尤其在理论上的飞跃,却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至今这20年的事。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国家经济和城乡建设的恢复和重建过程中,经济地理学充分吸收其它学科的营养并得以发展壮大,跨入了现代地理学的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强调地理学为农业服务,从而率先为经济地理学的社会实践打开了大门;此后,经济地理学坚持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研究内容不断丰富和多样化,如铁路选线、水利调查、综合考察、流域规划、区域规划、农业区划、土地资源评价等等,不但在实践领域站稳了脚跟,同时也为学科理论建设奠定了知识基础[1~4]。在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开始前这17年里,经济地理学结合学科的教育和普及需要以及实践经验的总结,也进行了很多学术交流和教科书编写活动。同时更大量地引进了原苏联的经济地理学思想,从而构筑了学科理论的基本框架。从理论上看,这期间主要受原苏联的影响形成了两个流派[5]:其一是经济学派,认为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配置(分布)”,注重生产关系对生产配置的影响,强调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截然不同;其二是地理学派,认为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力配置(分布)”,注重生产力对生产配置的影响,但是也不忽视生产关系的作用。强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生产方式有其共性的生产配置规律。两个流派争论的焦点是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中生产关系的地位与作用问题。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这两个学派的理论认识逐渐趋于统一,认为“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生产配置的科学。经济地理学利用经济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有关知识和原理来研究生产配置方面的问题”[5]。这一认识后来也逐渐为我国经济地理学界所接受。其标志是1961年的上海经济地理学术会议。

      须指出的是,尽管20世纪60年代初期对经济地理学的认识趋于统一,但是由于不久就进入了十年动乱时期,因而未能对有关学科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性理论问题进行更深入、系统、广泛的讨论和定论,加之社会经济建设热点的发展变化,导致新中国成立30年经济地理学仍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科的理论认识问题,也为后来10年动乱结束、学术研究恢复后的理论争论留下了伏笔。

      总的看,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这30年,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发展滞后于实践,而且囿于苏联,缺少创新,其中后10年甚至处于停滞状态。学科理论发展的成熟期是在改革开放以后。

      1 近20年我国经济地理学理论发展的简要回顾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一方面,人们思想趋于解放,观念不断更新,加之欧美思潮大量涌入,学术活动空前活跃;另一方面,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实践领域一些有关经济地理学的问题层出不穷,人们不但要参予实践,而且要回答这些实践领域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使得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表现为:原有理论的更新和补充、新的理论体系的构筑、多种学派并存、多学科的理论方法交叉、渗透、实践课题研究成果的理论上升等。

      纵观近20年经济地理学理论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归纳为如下三个时期和发展特点:

      1.1 理论再认识时期(1978~1984年)

      10年动乱结束后,学术研究逐渐复苏。以1978年长沙会议为标志,经济地理学开始重新审视学科理论体系。这期间,围绕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学科体系、研究内容等问题,形成了许多学术观点和流派。主要理论观点有[7]:

      1)关于研究对象:①生产(力)布局(配置)论;②人地关系论;③经济地域系统论;④条件特点论;⑤资源配置论。

      与以前不同的是,这一时期由于一些新的实践和研究,人们对于学科的研究对象及其基本矛盾的认识,又有了新的提高。主要表现为:第一,能摆脱苏联的理论束缚而针对具体国情考虑问题;第二,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内容有了新的突破,即生产发展对生产配置的要求不仅反映在生产关系上,还主要反映在生产力方面;第三,在条件研究方面,突破了上层建筑这一禁区,触及到了所有制、政治结构、管理体制、决策者素质等过去不曾提到的内容[6]。

      2)关于学科性质:①社会科学;②经济科学;③自然科学;④边缘科学。其中经济地理学作为经济学的分支学科的社会科学属性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作为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其属性究竟是什么一直有分歧。大多数人认为经济地理学是一门边缘科学,即介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科学。

      3)关于学科分类:①两分法与三级学科: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理论经济地理、产业经济地理、区域经济地理。②三分法与二级学科: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理论经济地理、产业经济地理、区域经济地理。

      须指出的是,这一时期一定程度上是一个恢复、学习和思考阶段,以学科理论认识和学术争鸣为主旋律,系统的理论不多,实践任务也刚刚开始。但是,这一时期的学术讨论为后来的理论进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