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516.72;K51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871(2003)03-004 8-05 德国,德国高于一切, 在世间高于一切, 愿我们永远兄弟般团结一致, 捍卫自己, 从马斯到梅梅尔, 从埃弛到贝尔特, 德国,德国高于一切, 在世间高于一切。 统一,公正,自由, 为德意志祖国! 让我们兄弟般以心灵和双手, 为此奋斗! 统一,公正,自由, 是幸福的保证, 在幸福的光芒中 繁荣昌盛,德意志祖国。 这首由霍夫曼·封·法勒斯勒本于1841年写下的著名政治抒情诗原名为“德意志人之 歌”(Das Lied der Deutschen),全诗虽然篇幅不大(注:原诗由三节组成,译文为第 一、三节;第二节内容是对构成德意志民族身份诸多因素的赞颂,如“德国的妇女、美 酒和歌曲”,本文省略。),然而它反映了德国人之间的手足情深,其中所包含的对一 个自由和统一的德国的强烈愿望,自其诞生之日起便对德意志民族产生了震聋发聩、催 人奋起的巨大作用。在历经81年风雨后,这首日后被通称为“德国之歌”(Deutschlandied)的短诗于1922年11月11日由魏玛共和国总统、社会民主党人艾伯特正 式宣布为德国国歌歌词。至此,这首表达德意志民族爱国情感、与德意志民族百年兴衰 史结下不解之缘的诗歌,最终确立了它在德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占有的特殊地位。它承 载着德意志民族近代史的沉重和民众的期盼,其内在所流露出的以及外在强加于它的含 义,反映了德国近代150年多变的历史,从这个角度看,法勒斯勒本创作的“德国之歌 ”,为研究和把握德国风云变幻的近代史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研究切入点。 一首不是倾听自我,不是在寻求与大自然对话,而是像政治演说家一样旨在影响、提 醒、警告、支持或去说服民众的、多少有些说教色彩的政治抒情诗,居然在问世后立即 广为传诵,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足以见其非同一般的意义,而对这一现象生成原因的 探究,可同时使几条研究德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显露出来。一如任何时代的产物,对其 正确的理解和本质的把握必须与时代特征及历史背景结合起来。“德国之歌”第一节所 表现的内容正是19世纪德国历史现状和发展的高度概括和反映。该诗问世之时,德国仍 深陷在四分五裂的泥淖中不可自拔,直到19世纪初,德国不过是一个地理概念,没有实 质性的政治内涵,它既不是帝国,也不是一个国家,更不是一种权力势力。350个诸侯 领地以及上千个主权领地,大大小小的国王、选帝侯、公爵、伯爵、骑士,各修道院、 自由市都在极力维护自身业经书面确认的权利。从政体上看,此时德国还停留在中世纪 ;从欧洲各国发展的进程看,德国自30年战争以来近200年处于常规发展之外,当欧洲 主要国家早已完成建立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之后,德国仍处在小国林立的支离破碎状态 之中,这也是德意志民族被称为“后起民族”的原因之一。虽然1806年拿破仑给大而无 当的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送了终,结束了三百多诸侯割据的现象,代之以由39个 主权领地组成的德意志联盟,但从根本上看,19世纪的德国依旧是一块打满补丁的地毯 。此外,在摆脱了拿破仑统治之后,德意志联盟急速倒退,其统治者们不再需要自己臣 民的支持,停止了一切民主改革,加入到梅特涅领导的复辟阵线。由于每个领地的君主 不准备放弃自主权力去建立一个统一的、民主的德国,故而任何想要谋求社会进步的努 力所面临的不是一个封建君主的阻力,而是39个封建君主的阻力,这一社会现实使得要 求社会进步的力量分散成不计其数的地方性集团,从而使任何协调一致的全民族的行动 无法进行,19世纪上半叶在德意志土地上爆发的各种各样的人民起义以及要求社会进步 的努力均毫无结果地收场(注:如1830年法国革命后在接近法国的一些城市如美茵茨出 现的起义;1832年声势浩大的、旨在统一和自由的旗帜下复兴德意志的“汉巴哈庆会” ;1849年5月,想自下而上地强行实施宪法的人民起义在萨克森、法尔茨和巴登遭到失 败;著名诗人毕希内尔、海涅高举革命火炬,大声疾呼社会进步,却以双双流亡国外而 告终。),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这种有民族却没有国家的现状以及邦联的瘫痪状态所带来的直接后果与欧洲统一的民 族国家所具有的光荣地位形成了强烈反差:法国以其古老政体的光辉,在继太阳王盛世 之后,又以拿破仑的征服活动为标志在政治和文化上执世界之牛耳;英国以统一的国家 意志,挟工业化浪潮的威力,建立起庞大的殖民和商业帝国。反观德国:对外,德意志 同盟群龙无首,不可能实行统一的对外政策;对内,没有统一的法律,统一的币制,统 一的度量单位,关卡林立,大大影响和制约了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针 对这种分裂带来的严重后果,史学界著名的普鲁士学派领军人物、素有“讲台上的俾斯 麦”之称的特赖齐克曾发出令德意志人心碎的感慨:“我们还缺少一样东西——国家。 我们是唯一没有共同法律的民族,我们不能派遣代表参加列强会议。在外国港口,也没 有礼炮向德意志的旗帜致敬。我们的船只在海上航行,没有国旗,像海盗船一样。”( 注:古奇:十九世纪历史学与历史学家。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77页。)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和历史背景下,热情呼唤出现一个统一强大的德意志民族国家逐渐 成为社会的共识。1815年耶拿大学生成立了以争取统一、自由为目标的学生社团(deutsche Burschenschaft),不久便几乎在所有德国大学都出现了这类社团,其座右铭 是“荣誉、自由、祖国”,在其于1817年举行的第一次全体集会上,代表们要求建立一 个以宪法和人权为基础的民族国家。1832年在著名的“汉巴哈”庆会上三万多名大学生 、教授、手工业者、市民和农民举行了声势浩大的集会游行,要求建立“自由、统一的 德国”。这一时期,费希特以其慷慨激昂的“告德意志民族书”、阿仑特(ErnstMoritz Arent)和雅恩(Friedrich Jahn)通过他们充满自由、统一激情的诗歌而成为家 喻户晓的风云人物。德意志人没有统一的国家故而愈加感觉到它的珍贵,这一普遍的社 会意识和民众情绪直接影响到了19世纪德国思想文化界的价值判断和取向,其显著特征 是后者自觉自愿地对统一和自由这一政治使命的承担。19世纪初、中期,要想对当时的 时代要求保持超脱态度已不可能,时代要求作家、思想家通过语言来创造一种民族统一 的美好前景和民族个性感,这些因素明显地影响了法勒斯勒本诗人的感情,这是一种对 民族分裂所带来巨大灾难的切肤之痛以及对国家统一强大的迫切希望。所以,“德国, 德国高于一切,在世间高于一切”这句日后引起诸多非议的诗句,原本的含义正是一个 爱国者爱他朝思暮想的统一强大的祖国甚于一切的感情流露,德国这一概念具有明确的 政治内涵,它在诗人心目中是一个统一和民主的德国,其所指是高于当时现实存在的、 既互相争夺又互相勾结的39个主权领地组成的邦联之上的、代表全民族利益的国家。法 勒斯勒本以简洁有力的诗的语言,准确地表达了民意,即那个时期德意志民众,特别是 自由派人士所怀有的争取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作者本人由此而成为德国1848年三月革 命开辟道路的最早和最有力的诗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