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一战后初期的库尔德民族主义运动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天社,博士研究生,西北大学中东所,西安,710069

原文出处:
世界民族

内容提要:

一战后初期,库尔德人为实现民族自决进行了不懈的斗争,涌现出一批民族主义者, 但库尔德人的抗争以失败告终。文章认为,此时期的库尔德民族主义运动尚处于部落反 抗阶段。其失败的原因,一是由于谋求建立、巩固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和实现现代化的土 耳其政府不能容许境内库尔德人的分离主义;二是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库尔德人失去 了西方国家的支持;三是与库尔德人自身的分裂有关。


期刊代号:K5
分类名称:世界史
复印期号:2003 年 09 期

字号:

      库尔德人是西亚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信奉伊斯兰教,历史上居住在库尔德斯坦,饱 经战乱。据统计,目前库尔德人约有2000万人,主要生活在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叙 利亚和原苏联高加索诸国。库尔德人这一跨国而居的局面是一战后初期库尔德民族主义 运动失败后被强行分割而形成的,由此使库尔德问题成为当代中东地区异常复杂的民族 问题之一。本文试探讨一战后初期这一时期的库尔德民族主义运动,并揭示其失败的原 因。

      一、一战后初期库尔德人的抗争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库尔德人的民族主义开始萌芽。1908 年,伊斯坦布尔奥斯曼上层中的一些库尔德人开始建立库尔德人组织(如库尔德斯坦进 步协会等),并在伊斯坦布尔、开罗、日内瓦等地出版库尔德语报纸、杂志,倡导民族 觉醒。青年土耳其党执政后,这些组织被取缔,库尔德民族主义的火星被扑灭。第一次 世界大战的爆发为库尔德民族主义的快速兴起提供了机遇。奥斯曼帝国的战败、解体, 以及受美国威尔逊总统民族自决计划的鼓舞,库尔德民族主义组织重新活跃,涌现出了 一批民族主义者。其主要人物有:谢里夫·帕萨(Serif Pasa)、赛义德·阿卜杜尔·卡 迪尔(Seyid Abdul Kadir)、埃米尔·阿里·贝迪尔汗(Emir Ali Bedirhan)、谢赫·马 赫茂德(Shakh Mahmoud)、伊斯梅尔·阿格哈(Ismail Agha)等。

      帕萨于19世纪90年代时曾出任奥斯曼驻瑞典大使,后加入青年土耳其党,1908年退党 转向库尔德民族主义,与卡迪尔、贝迪尔汗一起创建库尔德斯坦进步协会。1919年,帕 萨率库尔德代表团出席巴黎和会。他深受威尔逊民族自决计划的鼓舞,在英、法、美代 表中积极活动,最终使协约国同意建立旨在独立的库尔德斯坦。为取得亚美尼亚和英国 的支持,他还与两国代表达成同意未来的亚美尼亚、伊拉克包括部分库尔德人的协议。 该协议广遭批评,帕萨于1920年4月被库尔德斯坦进步协会解职。

      卡迪尔曾是奥斯曼帝国议会议员、政府高级军代表,他开始主张在靠近海峡的区域建 立独立的库尔德国家,后成为帕萨的批评者,反对将库尔德人与土耳其分裂,强调“所 有的库尔德人希望自由发展并与和库尔德人有共同宗教的土耳其人建立国家”,(注:

      Kemal Kirisei and Gareth M.Winrow,The Kurdish Question and Turkey:An Example of a Trans-state Ethnic Conflict,London,1997,p.81.)属于库尔德民族主义者中的 自治派。

      贝迪尔汗主张建立独立的库尔德斯坦,渴望重建对库尔德人祖先19世纪上半叶所辖区 域的控制。

      马赫茂德和阿格哈是一战后初期以实际行动进行独立尝试的库尔德民族主义者。前者 是伊拉克北部苏雷马尼亚地区巴林迦部落的领导人,他利用英国与土耳其在摩苏尔争夺 之机,出兵占领摩苏尔部分地区。1919年5月,马赫茂德被英国任命为其建立的“库尔 德人领导下的自治的库尔德国家”的行政长官。但他要求依威尔逊民族自决计划实现真 正的独立,导致与英关系紧张,并于1919年8月被驱逐。1922年9月英军撤出苏雷马尼亚 后,马赫茂德返回,积极准备自称库尔德斯坦国王,甚至宣布组建“库尔德斯坦政府” 。1923年3月,在英军的压力下,他被迫再次出走。同年6月他虽然又一次返回,但已丧 失了权力。在英国宣布正式建立伊拉克后,他于1924年6月逃往伊朗。阿格哈是伊朗西 部沙卡克部落首领。在奥斯曼军队从伊朗西北部撤离后,阿格哈在该地区建立起统治。 1922年7月,在被伊朗军队击败后,他流亡土耳其。次年1月阿格哈来到苏雷马尼亚,被 马赫茂德奉为国王。随着马赫茂德势力的失败,阿格哈的独立梦也随之破灭。

      除上述库尔德民族主义者的斗争之外,一些库尔德部落也发动起义,争取民族独立。1 920—1921年,土耳其连续发生了塞美尔·塞图(Cemil Ceto)、米里·阿里西特(Mili Asiret)、考克基里(Kocgiri)三部落起义,其中以考克基里起义规模最大。它是由库尔 德斯坦进步协会会员、部落首领阿里珊(Alisan)·贝伊领导的,要求实施《色佛尔条约 》中有关库尔德独立的条款。这些起义均遭安卡拉政府(即凯末尔领导的政府,建立于1 921年4月。在1922年11月伊斯坦布尔苏丹政府被推翻前,土耳其有两个政府并存。1922 年11月后指土耳其政府)的镇压。

      在巴黎和会上,经库尔德人的积极活动,《色佛尔条约》中包含了建立库尔德斯坦的 条款。该条约第62条款规定:“由英、法、意三国政府分别任命一名代表在君士坦丁堡 组成一委员会,在本条约生效后六个月内起草一项关于主要由库尔德人居住的地区实行 地方自治的计划。该地区系指位于幼发拉底河以东,今后即将确定的南亚美尼亚南部边 界以南、土耳其与叙利亚及由第27条第Ⅱ项第2、3段规定的美索不达米亚分界线以北的 地区。”(注:方连庆:《现代国际关系史资料选辑》(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年,第82页。)这是一战后初期库尔德人所取得的最大成果,是库尔德民族主义者实现 民族独立的希望所在。但该条约并未实施,且因遭土耳其坚决反对,致使1923年签订的 《洛桑条约》将库尔德斯坦条款一笔勾消。1921年3月,苏俄与安卡拉政府签订条约, 一部分库尔德人地区被划归苏俄。同年10月,法国与土耳其达成的协议,划分了土耳其 与叙利亚的边界,一小部分库尔德地区归属叙利亚。依据1922年和1926年土耳其与伊朗 订立的条约,相当一部分库尔德斯坦地区又划归伊朗。根据1926年英国、土耳其、伊拉 克三边协议,摩苏尔被划归伊拉克。这样,《色佛尔条约》拟议中的库尔德斯坦被分割 成五部分,这一局面一直维持至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