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法国,政体形式频繁更迭,经历了长期的反复与演变。它即不像英国,在资产阶 级革命中一度建立共和制被君主立宪制取而代之后,再也没有反复;也不美国那样,在 独立战争之后建立了总统共和制就稳定下来。法国自1789年大革命推翻了长达一千多年 的君主专制之后,政体一直不稳固,先后出现了君主立宪制(1789—1792年)、第一共和 国(1792—1804年)、第一帝国(1804—1814,1815年)、波旁复辟王朝(1814,1815—183 0年)、七月王朝(1830—1848年)、第二共和国(1848—1852年)、第二帝国(1852—1870 年),直至第三共和国期间,共和政体才最终确立。 为什么法国政体会出现那么多次的反复?为什么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和第二共和国没有巩 固下来?对于这些问题,早有学者提出,法兰西共和制之所以多次反复,主要是由于法 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首先,是法国的封建势力特别强大,特别顽固;其次,是缺乏坚 实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强有力的工业资产阶级统治集团;再次,由于农民观念保守, 新的社会基础相对薄弱等原因,使共和制在法国多次反复而迟迟未能巩固。 那么,1875年法国宪法颁布后,为什么共和政体能够最终巩固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 四方面的原因: 第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与工业资产阶级政治和经济力量的强大及其全面统治的 确立,是法国共和政体最终巩固的根本原因。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与封建势力相比较,资产阶级的力量相对薄弱。在1870年以前的 整个自由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法国资产阶级不能作为一个整体长期独立执政,共和政体 即使建立,也难以巩固。拿破仑帝国时期掌权的只是资产阶级中的上层大资产阶级;复 辟王朝时期,资产阶级被排斥于政权之外;七月王朝时期,只有少数大资产阶级统治法 国;共和国时期,整个资产阶级统治法国只有三年多,就被拿破仑三世通过政变所篡夺 ,重新恢复了帝制。共和政体未能巩固,主要原因是法国资产阶级确立其全面统治的经 济条件还没有完全成熟。 资产阶级全面统治的确立,取决于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法国大革命以后,在一 个相当长的时期,法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远远不如金融资产阶级强大。工业资产阶级 统治的确立需要两个条件:其一,现代工业已经按照本身需要改造了一切所有制关系; 其二,工业只有在它夺得世界市场的时候才能达到如此强大的地步。法国工业革命始自 第一帝国,经过复辟王朝、七月王朝到第二帝国才基本完成。在众多的工业部门中,尤 其以铁路建设最为突出,“在1850年法国铁路只有3200公里”,到第二帝国末期——“ 1870年,法国铁路网达到19200公里”[1](pp.495-499)。铁路建设成为整个经济发展的 关键,牵一发而动全身。钢铁、煤炭生产凭借着铁路订货直线上升,“1850—1870年间 法国的煤炭与钢铁产量增长了3倍”[1](p.493),“亚麻工业十分昌盛,丝绸工业产品 在19世纪上半叶增长了4倍”[1](p.492)。城市现代化,特别是巴黎的改建,更是蔚为 壮观,“在19世纪60年代,奥斯曼男爵实现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整顿巴黎的计划,建立了 下水道和引水道的网络,有的街道整个被拆毁,从而使巴黎城市焕然一新”[1](p.506) 。改建后的巴黎城人口增至60万,这种做法后来被欧洲许多国家采用。尤其值得提出的 是,1855年在巴黎举办了第二届国际博览会,参加厂商多达24000多家,参观者达500万 人次。1867年又举办了第三届国际博览会,参加厂商比上一届增加了一倍多,观众达15 00万人次。在奥穆瓦和当瓦合著的《法兰西100年》一书中指出:“1850—1870年,法 兰西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无疑是欧洲最现代化的国家。”[2](p.289)这表明工业资产阶 级统治的第一个条件已经成熟,现代工业已经改造了所有制关系。 法国工业革命的飞速发展,国内市场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第二帝 国时代,法国不断对外扩张,参加了克里米亚战争,侵略意大利,夺得了部分欧洲市场 ;同时伙同英国发动对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夺取了远东和中国部分市场;并且把触 角伸向拉丁美洲,远征墨西哥。在1852~1870年,“法国经济加速发展,进出口额增加 了400倍”[1](p.492)。工业资产阶级统治确立的第二个条件也已经具备。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据统计资料,法国厂主的人数,1 866年就达到200万。他们不但在经济上富有,而且在政治上组织各种团体以便夺取国家 政权。1868年,共和派领袖德吕克兹·甘必大发现了拿破仑三世在1851年12月3日发动 政变过程中被杀的鲍丁将军墓,要求为鲍丁重新建立坟墓,公开揭露拿破仑三世策划政 变的可耻历史。接着,共和派又以“科西加野猪事件”为契机,发动反对拿破仑第二帝 国的斗争。拿破仑三世的堂弟保罗(外号科西加野猪)与共和派成员格鲁塞发生争执,准 备决斗。还没有等到决斗时刻,就被保罗派人暗杀了。这件事轰动了整个巴黎,几十万 人示威游行,为被暗杀的共和派人士送葬,抨击拿破仑三世的暴行。普法战争爆发后, 共和派领袖们时刻关注着局势的变化,色当惨败和拿破仑三世投降的消息传到巴黎后, 他们利用人民中蕴藏已久的革命激情,发动了9月4日革命,宣布第二帝国灭亡,建立了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巴黎公社被镇压后,资产阶级共和派虽然在政府中没有占优势,但 是在国民议会中已占多数。所以,在1875年1月,国民议会通过了共和派瓦隆提出的共 和国总统选举程序和任期修正案,7月又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到1879年,共 和派又取得了参议院的多数,迫使保皇党人麦克马洪辞去了总统职务,共和派格雷维继 任总统。至此,共和派不仅控制了议会两院,而且控制了政府。工业资产阶级全面统治 在法国确立,这是共和政体得以最终巩固的先决条件。 第二,资产阶级和农民的最终共和化使共和政体有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由于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同于英国,大革命前的法国不仅没有出现英国式的资产阶 级化的新贵族阶层,而且是一部分资产阶级通过购买土地、购买官职获得贵族头衔成为 “穿袍贵族”,即封建化贵族化的资产阶级。这种出卖官职和爵位的方法,有利于把资 产阶级吸引到君主政体方面。因此,大革命初期,多数革命领导者都不是共和主义者, 也没有提出建立共和国的政治要求。米拉波、拉法耶特、西哀耶斯是君主立宪派,就连 最激进的雅各宾派的马拉、罗伯斯庇尔、圣茹斯特等人,最初也都拥护君主政体。马拉 认为,君主政体在今天仍是需要的。圣茹斯特则强调,在这个辽阔的帝国需要一位君主 ,共和国只适合于一个领土狭小的国家。由于受到来自国内外敌人的强大势力的严重威 胁以及人民革命运动的推动,法国资产阶级不断共和化。1792年9月,因为法国革命面 临内外敌人联合进攻的威胁和同年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的直接推动,吉伦特和山岳派 才转向共和主义,宣布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七月王朝时期,因为大多数资产阶级被 高标准的选举资格排斥于政权之外,才掀起共和运动。二月革命成功后,由于老革命家 拉斯拜尔率领民众包围了市政厅,要求在24小时内宣布成立共和国,否则再次起义推翻 临时政府,临时政府才被迫宣布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70年9月普法战争中,法国 在色当战役中惨败,面临着普鲁士军队入侵以及人民革命的压力,共和派才宣布建立法 兰西第三共和国。经过多次革命的冲击,旧势力不断从历史舞台上消失,“整个法国资 产阶级才改变成共和派”[3](p.391),共和政体有了自己稳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