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器的诞生与美苏合作的破裂

作 者:

作者简介:
毛立坤: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2000级硕士生。北京市,100872

原文出处:
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由战时的合作迅速走向对抗,雅尔塔协定之后世界局势的一系列 重大变化无疑是美苏对抗的缘起,美苏两国在核武器问题上的斗争也是促成双方对抗的 一个关键因素,本文立足最新公布的解密档案,以较充分的史料论证双方在前台的攻防 及幕后的谋划,力求从武器技术大突破的角度揭示美苏合作破裂的原委。


期刊代号:K5
分类名称:世界史
复印期号:2003 年 07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83 文献标识码:A

      1945年8月日本投降以后,美苏两大国很快由战时的合作走向了战后的对抗,个中原因 错综复杂。战争期间美苏双方虽然保持了合作,但在政治方面,即战后世界的安排方面 ,却存在深刻的矛盾。核武器及由其催生的核外交对战后世界政治的影响尤为显著。美 国在战后初期独家垄断核武器的局面与苏联在美国的“核讹诈”面前的一桩桩惊世之举 无疑是促成两国对抗的重要因素,分析这段时期有关国家的对外政策对我们总结引发冷 战对峙的教训不无裨益。

      一、原子弹的研制与美国对外政策的转变

      从雅尔塔会议到波茨坦会议之间的几个月是美苏两国对外政策发生较大波动的时期。 战局的演变以及双方对战后世界安排的新设想,使美国在很大程度上修改了原先的打算 ,其中美国政策的更迭与原子弹的研制进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可称是引发美苏之间一系 列争端的自变量;苏联此时的应对措施则显得略为被动,缺乏有力的反击方案,可称为 因变量。同时出于在战后继续维持大国合作的需要,苏联此时并没有撕毁雅尔塔协定的 打算;而美国已经在酝酿要以原子弹为后盾迫使苏联后退,特别是要收回过去西方对苏 联在东欧和远东的要求作出的一系列让步。

      罗斯福时期美国面临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美军的伤亡与日俱增,特别是在太平洋战 场与日军的搏斗中损失很大,因此迫切希望苏联能够早日对日宣战。当然罗斯福也曾期 望使用原子弹迅速击败日本,但此时美国的核武器研制计划正处于攻坚阶段,无法确定 究竟何时能够研制成功,因此美国必然会在对外政策方面与苏联保持合作,以换取苏联 出兵远东。

      但杜鲁门上台之际美军正经历着一场划时代的变革,核武器研制工作的突破性进展令 美国感到胜利在望。1945年4月24日,参谋长联席会议决定取消美苏在雅尔塔达成的军 事协议,开始考虑阻止苏联出兵远东的方案,以摆脱可能由此导致的对苏联的过分依赖 ,这次会议显然与原子弹即将问世有重大关系。次日,陆军部长史汀生和曼哈顿工程主 管格鲁将军首次向总统杜鲁门大量披露了美国核武器研制的进展和前景。他们向总统汇 报了有关原子弹的几个问题:美国将在未来4个月内拥有一种能够一次摧毁一座城市的 新型武器;美国能够在若干年内维持对该武器的垄断;这种武器一旦投入使用,那么一 切现代文明都有可能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这标志着原子弹作为一种特殊的武器已经进入 美国的最高决策圈,即将成为一件美国实现其全新远东战略的利器。

      德国投降之后,美国政府内部围绕是否修订对苏政策和重新讨论雅尔塔协定的问题展 开了激烈的争论。助理国务卿格鲁、前总统胡佛等人坚决反对为争取苏联早日参加太平 洋战争而牺牲美国在远东必须达到的各种政治目标。他们认为一旦苏联进入太平洋,它 定然会取代日本在东亚和太平洋的地位。而总统杜鲁门的态度如何具有决定意味,在经 历了短暂的震惊与惶恐之后,他终于作出了排斥苏联的选择。第一,要尽可能迅捷、廉 价地击溃日本,避免因战争拖延而给日美双方造成不必要的伤亡;(注:(美)巴顿·J· 伯恩斯坦:《战后神话——省下了50万条美国人命》,《核科学家公报》,第42卷,纽 约,冷战国际史研究基金会,1999年,第38~40页。)第二,曼哈顿工程前后耗资20亿 美元,如此昂贵的武器竟然闲置不用,就无法向愤怒的国会和广大公众交待;(注:(美 )约翰·纽豪斯:《核时代的战争与和平》,纽约,1989年,第42页。)第三,治国乏术 的杜鲁门愿意在更大程度上继承罗斯福总统的政策,使用原子弹打击日本当然也是其中 之一。(注:(美)戴维·伯劳瑟斯:《借美国的优势地位寻求国际控制——杜鲁门给核 武器开的处方》,《冷战政客操核上阵——1945年以来的核外交》,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7页。)总之,历史和现实的层层压力使新总统杜鲁门在要不要使用原子弹 的问题上有进无退。众所周知,使用原子弹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考虑那就是要威慑苏联, 有学者认为杜鲁门之所以批准使用原子弹更多的是考虑到为将来的对苏交涉赢取有利的 外交杠杆。(注:(美)加尔·阿尔佩罗维茨:《使用原子弹的决断与美国神话的构建》 ,纽约,贝斯凯文出版社,1995年,第38、190页。)决定将原子弹投入实战是雅尔塔会 议之后美国出台的一项重大军事举措,必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修正原先制订的作战计划 ,还使美国拥有了一张应对战后复杂局面的王牌。此后美国不再提及邀请苏联早日参战 的问题。正如史汀生强调指出的那样:“我们要在俄国人到达日本本土之前尽快地使日 本投降……把日本本土掌握在我们手中。”(注:(美)加尔·阿尔佩罗维茨:《使用原 子弹的决断与美国神话的构建》,纽约,贝斯凯文出版社,1995年,第38、190页。)

      这标志着美国政府内部在要不要使用原子弹这个问题上的争执已告结束,转入研究如 何利用原子弹达到单独占领日本的目的,进而威慑苏联在远东地区的扩张,此后美国政 府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阻止苏联参战,独吞太平洋战场胜利果实的计划中。大国合作的 原则产生了第一条裂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