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邦联条款》生效之日算起,邦联时期在美国历史上仅仅持续了七年多的时间 ,在历史长河中只能算作一段“插曲”而已。然而,这一时期是美利坚合众国的真正开 端,所以它在美国历史上又具有特殊的意义。美国革命的成功打破了过去人们长期习惯 的政治和经济生活模式,在无先例可循的情况下,“破旧”之后如何“立新”,对美国 开国先辈们来说的确是一个颇费周折的大问题。《邦联条例》实际上并不是他们深思熟 虑的结果,只是在战争即将结束之前匆匆通过,一个主要目的是向世人表明,美国已经 具有了一个以宪法为基础的中央政府。随着战争的结束,美利坚合众国作为国际上承认 的一个主权实体开始行使一个独立国家的权力,这时邦联制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就对 外经济关系而言,这种体制无法有效地解决这一领域出现的各种问题。因此,开国先辈 们必然会在总结邦联制经验的基础上用一种新的体制取而代之。当然,美国从邦联制走 向联邦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走出对外贸易的困境是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 一 在邦联政府时期,美国的对外贸易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远未象美国人所期望的那 样出现一个较快的增长,甚至离独立战争之前的水平还相差甚远。美国著名外交史学家 保罗·瓦格指出:“1786年,马萨诸塞的出口仅是战前的四分之一。捕鱼业遭到的打击 尤甚。在冲突结束时,战前拥有200余艘船的捕鱼队仅剩下四五条小船。面对着前英属 西印度群岛市场的关闭,恢复是很缓慢的。因为英国市场不再输入鲸油,捕鲸业蒙受损 失。曾是至关重要的造船业由于英国的以前需求不复存在而恢复得十分缓慢。”(注:Paul A.Varg,Foreign Policies of the Founding Fathers,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63,p.53.)其实,瓦格远没有展现出受到消极影响的美国对外贸易 全景。这种结果既有内部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美国发展对外贸易关系时所面对着一个 很不利的国际环境。这大概也是许多学者将之称为“危机时期”的主要原因之一。“危 机”是否准确地概括了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在美国学术界尚有争议,但对这个刚刚独 立的新国家来说,在对外贸易上面临着内外限制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从国家内部看,许多因素不利于对外贸易的进一步扩大。具体地讲: 首先,由于外部需求减少或外国所给予的限制,一些传统的大宗商品的价格下降。北 部诸州农产品的价格在独立战争结束前后出现回升的迹象,但到了1784年年中就跌落到 战前水平之下。从1784年年中到1789年年中,费城和查尔斯顿两地的批发商品的价格分 别下降了25%和12%左右。尤其是那些出口到西印度群岛的半加工的农产品,价格下降幅 度最明显。面粉、木制产品、奶酪和鞋子的出口价格下降幅度快于欧洲进口品的价格。 烟草在殖民地时期曾在对外贸易中独领风骚,但是这一带给殖民地最多收入的产品的出 口,在美国独立后再也没有达到战前的规模。由于英国的限制,其他诸如大米和航海物 资等南部传统优势产品的价格也在不断下降。 其次,美国商人缺乏足够的硬通货来开展对外贸易。在殖民地时期,许多商人很容易 从国外公司得到信贷来从事进出口业务。美国独立以后,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当美国 商人需要钱大量进口国内市场十分需要的商品时,国外公司一般不大愿意向美国商人提 供足够的信贷,北部诸州的商人也缺少足够的硬币来偿还欠外国公司的贷款。美国市场 上流通的外国硬币十分有限,如据估计,当时马萨诸塞州的市场上只有15万英镑处于流 通之中。显而易见,当进口远远高于出口时,如果没有获得外国货币的其他途径,这种 状况肯定会对开展对外贸易产生不利影响。正如加德纳等人指出的那样:“当已经严重 短缺的美国(金银)硬币用来大笔地支付来自英国和东印度的进口品时,对美国来说,贸 易差额进一步恶化。”(注:Lloyd Gardner,Walter F.LaFeber and Thomas J.McCormick,eds.,Creation of the American Empire,Vol.1:U.S.Diplomatic History to 1901,Chicago:Rand McNally College Publishing Company,1976,p.33.) 第三,国家经济的重组与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外贸易的下降。独立战争时期, 许多劳动力脱离了传统的生产领域去从事某些适应战争需要的行业,如缉私和制造业。 战争结束后,缉私活动随之销声匿迹了,制造业尽管还存在,但在欧洲大国,尤其是在 英国廉价工业品的冲击下也是气息奄奄。国家经济应该而且必须调整以适应在和平时期 发展的需要。然而,经济调整显然不是短时间内所能就绪的,出现一些混乱状态在所难 免。因此,当国家经济向正常轨道上扭转时,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外贸易 同样会分担所带来的暂时不利影响。 对国与国来说,贸易本来是一种互惠的行为,如果不存在其他因素的干扰,任何国家 都愿意发展与他国的贸易关系。美国立国之初,在当时国际社会形成竞争的一些大国对 这个新独立的国家多抱有警惕之心,虎视眈眈地注视着美国的外交举措,力图阻碍美国 向外发展,以免形成强大的竞争对手。这种戒备心理反映在对外经济关系上时,这些国 家就宁愿置互惠于不顾,在本国主权所能涉及的范围内竭力阻止美国扩展其贸易关系。 汉密尔顿在为《独立日报》撰写的文章中指出:“几个在美洲拥有殖民地的国家,担忧 地期待着我国可能发生的变化。它们预见到,自己在美洲的领地由于邻近美国而可能遭 受威胁的危险;美国有建立一支强大海军所必需的一切,而且拥有一切手段。这种想法 自然会表示需要鼓励我们分裂并且尽可能阻止我们独立地从事积极的贸易的政策。”( 注:汉密尔顿等著:《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52 页。)在这方面,英国尤其为甚。麦迪逊在1785年8月7日致门罗的信中谈到:“英国的 政策(更不必说其他国家了)对我们关闭了贸易渠道,没有这些渠道,我们与她的贸易肯 定会失多得少;结果,在我们懊悔不已的时候,英国却洋洋得意地看到其预言性威胁的 实现,即我们的独立将使贸易好处丧失殆尽,这些好处不是任何新的贸易渠道所能够补 偿的。”(注:Madison to Monroe,August 7,1785 in Robert McColley,ed.,Federalist,Republicans,and Foreign Entanglements,1789—1815,New Jersey:Prentice-Hall,Inc.,1969,p.6.)因此,在邦联时期,对美国而言,并不存在一个十分 有利于其贸易扩大的国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