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记者佐藤铁治郎写了一本书:《袁世凯》(1910年天津时闻报馆出版)。该书对袁世凯的记载、评价与现今流行的说法大相径庭,仅举几例以说明: 要而论之,袁世凯当日(指在朝鲜时期)之谋,实有令人可惊可畏者。使清政府与李鸿章能明断敏迅,出师图韩,一跃而登,真令我日军无从措手。即我日奋然而作,然以当日海陆军论,尚不知鹿死谁手。袁之外交,诚有飙悍之手腕哉。 1895年4月李鸿章在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后,与伊藤博文、陆奥宗光闲谈,李鸿章面对当时大清国与小日本的地位变化,今不如昔,感叹道:“人才难得啊!”伊藤博文闻听此言,没有作正面回答,而是问道:“袁世凯现任何事?”李答道:“小差使,无足轻重。”伊藤说:“像袁世凯这样的人才,竟然无足轻重,难怪没有人材啊!” 使当日西太后信袁不专,任袁不力,袁虽有才,亦不能展,支那焉能复有今日?……西太后不专任袁世凯,焉能有训练纯熟之陆军?……以此类推,西太后稍鲜定力,袁世凯乌能运其手腕?不有陆军,日俄之战焉能严守中立?又焉能复有完全之东三省?此外如天津、北京之警察,与直隶全省之学堂,又焉能有此程度?立宪之制度,又焉能望有萌芽?可以二语括之曰:微袁世凯,支那不能有今日之景象;微西太后,亦不能使袁世凯得运用其手腕也…… 所谓的历史知识,今天看来有两类:一类是历史本身所固有,一类是前人的叠加。我们对袁世凯的认识就是这样,是建构在前人的认知基础之上的,渐渐地,前人的观念叠加而积淀,并衍化为历史本身,让后人难以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