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57;G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73(2003)0057-09 清王朝是被两支军队合力打倒的,一支是武装的军队,主要是新军;一支是文化的军队,主要是革命的宣传。有人甚至认为,文化军队比武装军队的作用还要大: 中华民国之创造,归功于辛亥前革命党之实行及宣传之二大工作。而文字宣传之工作,尤较军事实行之工作为有力而且普遍。蒋观云(智由)诗云:“文字收功日,全球革命潮!”诚至言也。(注:冯自由:《开国前海内外革命书报一览》,载《革命逸史》第三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36页。) 文化的军队,集中分布在两个地方,在国外为日本,在国内为上海。辛亥革命时期上海发育成熟的报刊市场是革命派进行政治宣传的重要依托。 一 初具规模的报刊市场 开埠以后日渐发达的经济交往,日渐扩大的城市人口规模,都需要一种不同以往的传播交流方式。开埠初期由西方商人率先使用的报刊到六七十年代被引进到华人世界中来,经过《上海新报》、《申报》、《字林沪报》等少数报馆的开创性工作,使这种传播方式得到认可。 上海报刊传播方式的建立循着两条路线,一是靠募集资金,以免费赠送为主的教会办报;二是主要通过市场运作完成的外国商人办报。教会办报引进了当时最为先进的印刷设备和技术,培养了最早的印刷技术工人和报馆中的秉笔华士,免费送报又使不知报纸为何物的华人见识了这种新的传播工具,因此尽管教会报刊不以营利为目的,基本不参与市场运作,但它对于这个市场的开辟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等到报刊市场被开辟出来,中外商人以营利为本的办报渐渐成为主流。 开辟市场、保证报刊销量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须具备能够实行规模生产的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墨海书馆最先引进凸版铅印设备和技术,美华书馆对打造铅字字模和华文排字架进行了重大改良,使排版速度大为提高。墨海印刷初用手摇,后改机械,以牛力代蒸汽动力,减轻了劳动强度,加快了印刷速度,每日可印四万余纸(注:王韬:《瀛壖杂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19页。)。1872年申报馆开始用手摇轮转机,凸版铅印,每小时可出数百张报纸。“嗣后以蒸汽引擎及自来火引擎代人力,速率较前增高一倍”。(注:贺圣鼐:《三十五年来中国之印刷术》载张静庐辑注《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上杂出版社1953年版,第268页。贺氏称欧人最初输入的凸版印刷机为手扳架,每日印数不过数百张。)1898年日本仿欧式轮转机输入,1906年电气马达华府台单滚筒机引入,使报纸印刷速度达到每小时印一千张。与铅印有关的华文字模、排字架、铸字机不断改进,各种制版技术铅版、纸版、电镀铜版、石膏版、黄杨版、照相版相继传入,都不同程度促进印刷速度和质量的提高。1876年石印平版印刷技术和设备率先由土山湾印书馆使用,1879年点石斋印书局成立,聘用土山湾印书馆邱子昂技师,使用手摇轮转石印机,每小时印数百张,至光绪中叶改用自来火引擎,效率更高。石印术主要用于翻印古籍,字迹清晰、字体可大可小,所印《康熙字典》等书一下子就打开销路,达到十万册之巨。石印术也用于印刷《点石斋画报》之类杂志,效果亦佳。至此西方近代印刷术的主要成果铅印、石印、机器印刷已全部引进,并被应用到报刊杂志的生产中,使之足以满足当时社会对报纸的需要量。 使用了先进印刷技术和设备的字林西报馆、申报馆等进而将西方报馆的组织、经营原则移植到上海租界。《上海新报》,《申报》等主要中文商业性报刊都是由外国商人依据西方办企业的经验和惯例创办,他们募集资金进行合股经营,通过聘用买办制度经营和推销报刊。字林洋行先后办过《上海新报》《字林沪报》,前者完全由字林西报馆管理经营,后者已采用买办制,独立核算,《字林西报》并不对它包揽一切。其通讯网主要靠《字林西报》,销售是否也依托后者,尚不知。《上海新报》1861年底或1862年初由字林洋行所办,主要刊登商情和与经商有关的政治新闻,售价很贵,因其为各洋行商号作广告,故各洋行商号乐意常年包订包销,然后向有关系的华商赠阅,以后有华商加入,也都是长期订户(注:马光仁主编:《上海新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0页。),销量从未超出400份,很少零售,这种以圈内人为推销对象,不以零售为主的方法,虽然销量不大,但风险较小,是在市场刚刚开辟时行之有效的办法。《申报》为美查等四位英国商人合股开办,以各种手段与《上海新报》竞争,开辟市场,如降低售价,初发行时免费赠阅,寻求代销店,雇佣报童卖报,任用的买办赵逸如煞费苦心小本经营、上门推销,席子眉等人建立外埠发行网,拉各种广告、多品种经营(注:马光仁主编:《上海新闻史》第62页。),在体制上首创用华人主笔主持编务,内容上重视言论,每日一篇首论,重视社会新闻,不局限于商情政闻,同时为文人免费刊登诗词作品,吸引了一批士子官绅和粗通文墨的一般商人,形成《申报》初期的报刊消费市场。申报馆创造性、强有力的营销手段,重用熟悉华人爱好需求、具有一定社会关系网的买办,创造华人喜闻乐见的内容形式,常常站在华人立场上说话,争取了读者,使《上海新报》最终在市场竞争中败北。 报纸抓住读者,靠的是上海社会最关心的三类新闻,首先是商场商情,其次是官场政治,最后是所有人都关心的社会新闻。由华人主笔根据国情撰写的论说,紧扣社会热点,文人所作的诗词骈文,也是不可缺少的点缀。重要商业报刊按照市场交易的规则,力求新闻报道公开客观,及时准确。刚刚出现的报刊,明显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增大了信息流量,特别是树立起借助言论力量影响社会的模式,由此吸引了华人介入这个市场。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出现了道库拨款的官方投资报纸(名义上为商办),个别官员、商人投资办报,文人自费办报等。值得注意的是,为数不多的早期办报者中,有好几个是担任过《申报》主笔的文人,如沈饱山、韩邦庆、蔡尔康、高太痴,担任过《点石斋画报》编务和绘图的吴有如、周慕桥等。华文报纸基本上都是按《申报》的方式创办组织自己的报馆,进行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