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02;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071(2003)02-0171-07 20世纪以来,海内外对于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主要有三种话语模式:一是“冲击—反应”模式,由美国历史学家马士(H.B.Morse)的《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和费正清(J.K.Fairbank)的《中国对西方的回应》所确立,把中国近代史看做是在西方的冲击下开始其近代化运动的历史。在马士的影响下,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的主流派知识分子,如陈恭禄、郭廷以、蒋廷黻等,在他们分别撰写的《中国近代史》中皆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二是“侵略—革命”模式,由苏联学者拉狄克的《中国革命史》和莫斯科中山大学编印的《中国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之革命运动史》所确立,把中国近代史看做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起而反抗的革命史。中国的历史学家李鼎声(孪平心)在1934年撰写的《中国近代史》就是直接来自这一叙事模式。不言而喻,这—叙事模式也是以1840年的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三是“早期启蒙”模式,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侯外庐于1945年出版的《中国近世思想学说史》一书所确立,把中国近代史看做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和具有近代人文主义性质的启蒙思潮发生与发展的历史,以明清之际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该书于1947年再版时,将书名改为《近代中国思想学说史》,从而使其关于中国近代史之开端的观点更为鲜明。不可否认,无论是“冲击—反应”模式,,还是“侵略—革命”模式,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某些历史的真实,中国学者认同这两种分别来自西方和苏联的中国近代史叙事模式,都反映了他们对于民族复兴的愿望,并且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都曾发挥过积极的、甚至是非常巨大的作用。然而,二者在学理上似皆有不足之处,前者的逻辑指向是“西化”,后者亦曾导致一度照搬苏联模式的弊端。惟侯外庐的“早期启蒙”模式在学理上似更为全面和深刻,对于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更具启迪意义。 本文试从学理上评说以上三种中国近代史的叙事模式,接着侯外庐的“早期启蒙说”往下讲,借以论证中国近代史的“内发原生”模式和以明万历九年(1581年)为中国近代史之开端的观点。 一 以何时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仅仅是一个如何确立当前的奋斗目标、为现实的社会功利目的或政治目的服务的问题。在更深广的层面上,它乃是一个关系到如何看待中国历史和文化、如何看待中华民族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的重大学术问题。与前者相比,后者更富于学理上的深刻性和广袤性。 “冲击—反应”模式论是西方历史文化背景的产物。在西方近现代史上,“中国文明否定论”和“中国文明赞美论”两种观点如双峰对峙、二水分流。前者源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东方文明否定论”的传统,后者源自拉丁文化系统的古典人文主义传统。前者以法国启蒙学者盂德斯鸠,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威廉·琼斯、穆勒父子和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等人为代表,重在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政治分析;后者以德国的莱布尼茨、法国的狄德罗和伏尔泰以及现代西方历史学家汤因比等人为代表,重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价值的阐扬。如果说18世纪是“中国文明赞美论”占上风的话,整个19世纪则是“中国文明否定论”占据绝对优势的时代,而“冲击—反应”模式论就是直接来自西方文化中的这一“中国文明否定论”的传统。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通过对中西传统社会的比较,提出了以下主要观点:第一,行政机关干预社会经济运作,是区分亚细亚国家与欧洲农业国家的标志;第二,不具有各种得到传统和公众舆论支持,可以同专制君主抗衡的独立的社会机构来保护个人不受政府掠夺,是区分东方专制政体与欧洲“名义上的专制”政体的标志;第三,法律对私有财产的限制使中国社会很久以来就处于停滞状态,而农村公社是东方社会制度的基础和亘古不变的原因与保证。基于上述分析,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几乎完全一致地得出结论,认为亚细亚制度没有内部的动力,从而最后只有依靠外国资本的输入才能使这种制度类似静止的状态归于结束。 19世纪的德国学者更从思想文化层面论证了中国社会缺乏内在动力,只能靠西方思想的输入才能终结其停滞状态的观点。赫德尔认为儒家传统阻碍了中国在教育和政治方面的任何进步,而专制主义又防止了与儒家学说相对立的任何学派与儒家学说争雄长;因此,中华帝国实际上是“一个裹以丝绸、画以象形文字和涂以防腐香料的木乃伊”[1](P202)。黑格尔认为,中国人的思维水平尚且停止在历史的绝对精神发展的最低阶段,从古到今只知道“一个”是自由的,人们缺乏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精神,因而这个国度也就没有任何的生机和活力,只能在周期性的相斗相杀中重复着终古相同的王朝更迭,其历史也只能是一种“非历史的历史”。因此,“遭受欧洲人摆布是亚细亚帝国的必然命运”[1](P203、204)。继黑格尔之后,马克斯·韦伯亦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而作出了中国根本不存在走向现代化的文化背景的武断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