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将20世纪美国“中国学”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推向世界,剑桥大学出版社委托哈佛大学历史系主任柯伟林(William Kirby)主持出版了一套“剑桥中国现代史丛书”,其中收录的张信(Xin Zhang)所著《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社会之演变》(以下简称《演变》)(注:这套丛书的其他著作为:Warren I.Cohen and Li Zhao(eds.),Hong Kong under Chinese Rule:Th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Implications of Reversion;Tamara Jacka,Women's Work in Rural China:Change and Continuity in an Era of Reform;Shiping Zheng,Party vs.State in Post 1949 China:The Institutional Dilemma;Michael Dutton,Streetlife China;Edward S.Steinfeld,Forging Reform in China:The Fate of State-Owned Industry;Wengfang Tang and William Parish,Chinese urban life under Reform:The Changing Social Contract;David Shambaugh(ed.),The Modern Chinese State;Jing Huang,Factionalism in Chinese Communist Politics;Edmund S.K.Fung,In Search of Chinese Democracy。),很值得向中国同行作一介绍。 《演变》的作者张信,曾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该书系根据他的博士学位论文修改而成。 剑桥大学出版社委托的三位审查人对该书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萧邦齐(R.Keith Schoppa)认为该书“是研究20世纪中国的前沿之作……作者对理论问题的应用和阐述将确保进行比较研究的读者获得不同于在其他学科和其他史学领域中所获得的感受。可以肯定,该书将是该领域中的一项重大的成就”(见该书封底)。帕墨朗兹(Kenneth Pomeranz)写道:“这部研究上功力深湛、理论上炉火纯青的独具匠心之作,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尚欠研究的领域——20世纪早期中国农村社会网络和社会交往的进化——的窗口”(同上)。费约翰(John Fitagerald)则认为:“我们迄今很少见到像这样的著作,把旧的社会秩序的崩溃是如何产生社会前进的新途径——这条途径直接关系到现代国家的发展——的问题阐述得如此清晰”(同上)。托马斯·希伯尔(Thomas Heberer)发表的书评写道:“张著对国家从下层扩张其权力的过程提出了详备的观点……该书将不仅令研究区域发展的学者对其兴趣盎然,也将令那些研究不同阶层与国家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历史价值中不同的角色来理解地方发展是如何对国家构建做出贡献的学者对其备感兴趣。同时,它对正确评价当前的发展——如检验20世纪20-30年代的自治规划与关于地方自治的现行的论点之间的关系——也非常重要。该书展示了极高的理论水平,可以推荐给每一位从历史学和比较学角度研究中国现代发展的学者。”(注:The China Quarterly,June 2001,no.166,pp.515-517.)另外,西方著名中国学专家如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马若孟(Ramon H.Myers)、白吉尔(Marie-Claire Bergère)、杜赞奇(Prasenjit Duara)等也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该书的赞赏。 《演变》所选择的研究对象是甚少受到西方学者关注的河南省的两个地区:南阳和豫北,包括其中十几个县。但全书的视域是全国性的。作者这样做的本意是由于河南地处中国的中心地带,便于与华北、东南地区(这两个地区是中国最受西方学者关注的地区)进行比较。与其他地方史研究不同的是,该书从县以下的基层着手,将两个地区做对比,再将这两个地区放到全国统一的背景中。作者有意采用地方史和比较史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同时在宏观和微观上观察事物,不致失于一偏(第8页)。 《演变》一书涉及了西方社会、历史、政治、心理、人类学等学科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其中心论点主要围绕“社会演变”这一概念延伸开来。由于这个概念曾经被前人大量使用过,照搬任何一种理论来解释中国社会的发展,都难免会落入俗臼。而最后仍选定“社会演变”作为全书的理论框架,正在于作者详尽分析比较了前人的成说,发现这些理论尽管都有各自的合理之处,但仍有很大的缺陷,需要充实更完备、更合理的理论元素和框架结构。作者认为“社会演变”(social transformation)的真谛在于社会多向度(multi-dimensional)的发展,而演变的过程不应该被简单地理解为新旧交替,演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同的社会内部和外部因素是造成特定社会“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的条件,这些因素对社会所造成的影响是整体性的。而这些因素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都在互相融合中推动着社会发展。于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往往会出现新旧不分的混杂状态。从这个角度出发,作者认同斯宾塞(Herbert Spencer)、马克斯·韦伯(Max Weber)、涂尔干(Emile Durkheim)、皮尔松(Talcott Parsons)、爱森斯泰特(S.N.Eisenstadt)以及吉登斯(Anthony Giddens)的社会发展观,反对把社会的演变视为直线性的进化过程,后者的错误在于把传统和现代看成是互相排斥的,并且将社会的发展看成是有终极目的的(teleological)。实际上,这种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者的发展观,马克思和列宁都把社会的发展看作为一种混合的形态(注:详见拙作《混合与发展:中国近代社会形态与阶级结构辨析》,《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恰恰是国内一些学者始终坚持单线条的发展观,把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混合形态视为病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