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商战思潮新论之商榷

作 者:

作者简介:
邱志红,女,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研究生。(北京 100872)

原文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最近一篇关于商战思潮的新论认为,郑观应的商战思想重视的是生产领域而非流通领域内的竞争,《辞海》中“商战”词条的解说违背了近代“商战”思潮的原意;而汪康年的《商战论》仅有商战之名而无商战之实,以此来为解说是不妥当的。笔者认为这一观点尽管新异,但有失偏颇。本文拟就“商战”思潮在近代中国的发展过程,它的原意以及郑观应“商战”思想的主旨等问题作一简要论述,说明尽管郑观应的商战思想已经颇具特色、颇有体系,但是如果要理解“商战”思潮的本意,应该采取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郑观应的商战思想以及整个商战思潮进行整体、全面地把握。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2003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发表了廖祖义先生的一篇文章,题目为《“商战”的原意究竟是什么——与〈辞海〉“商战”条作者商榷》(以下简称《“商战”》)。在该文中,作者提出了一个很为新异的观点,认为《辞海》中有关“商战”词条的解释从头至尾均有误。首先,他通过对郑观应“商战”思想的分析,说明“商战”并非是“商业战争”的简称,这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同时,他强调郑观应的“商战”指的是“要在当时充斥中国市场的10类洋货的生产上与资本主义列强一决高下”,即郑观应的商战重在生产领域而不是流通领域内的竞争,《辞海》的解说违背了近代“商战”思潮的原意。由此出发,他认为《辞海》二、三版在解释“商战”时,引用汪康年《商战论》的例子也是不当的。因为汪氏的主张只有“商战”之名而无“商战”之实,将郑、汪二者相提并论,会误导读者对商战原意的理解。最后,作者建议《辞海》需要对“商战”一词进行必要的修改(注:廖祖义:《“商战”的原意究竟是什么——与〈辞海〉“商战”条作者商榷》,载《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第149页。)。

      应当说,廖先生这一观点的提出,不仅是对《辞海》“商战”词条的质疑,也对中国近代重商思潮的发展进程、中国人业已形成定势思维的“商战”思想提出了挑战。那么,《辞海》中“商战”一词的解释真的就犯了以上所说的错误吗?笔者以为未必。下面,本文特就“商战”思潮在近代中国的发展过程,它的原意以及郑观应“商战”思想的主旨等问题,作一简要论述,以作为对廖先生一文的回应。

      一

      “商战”是中国近代重商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范畴。这一点,《“商战”》一文作者的观点也是正确的,但他说:“商战”是“中国近代史所特有的特定范畴”(注:廖祖义:《“商战”的原意究竟是什么——与〈辞海〉“商战”条作者商榷》,载《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第152页。),并且说:“在中国近代史上,‘商战’的概念,最早是由清末戊戌变法运动的重要思想先驱郑观应(1842~1892)在《盛世危言》一书中提出来的”,(注:廖祖义:《“商战”的原意究竟是什么——与〈辞海〉“商战”条作者商榷》,载《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第149页。)这就不太准确了。

      诚然,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为了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而主张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从而第一个明确提出“商战”的口号的确是郑观应。“商战”口号的正式提出,标志着“商战”思潮抑或重商思潮的正式形成。但是,作为重商思潮关键词之一的“商战”一词及其相关概念,却并非郑观应首创。“商战”思潮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有其自身的形成和发展脉络。

      可以肯定地说,“商战”一词的提出,在中国历史上是近代的产物,它最先出现在同治元年(1862)曾国藩致湖南巡抚毛鸿宾的信函之中。(注:这一观点王尔敏先生在其《商战观念与重商思潮》一文就已提出,(载其《中国近代思想史》一书,(台湾)华世出版社,中华民国六十六年(1977)版,第238页);刘学照在其《论洋务思潮》(载《历史研究》1986年第3期)中也持同样的观点。)曾国藩在信中写道:“至秦用商鞅以‘耕战’二字为国,法令如毛,国祚不永。今之西洋,以‘商战’二字为国,法令更密于牛毛,断无能久之理。”(注: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书札》卷17《复毛寄云中丞》,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科丛刊续辑》,第1辑(5号),台湾文海出版社,1966-1982年版,第14551、14552页。)曾国藩时任两江总督不久,肩负着管理地方的重任,因而处处留意观察中外商务。他从传统旧学出发,灵活运用了古老典籍中商鞅的“耕战”一词,将“商”和“战”连并使用,并以秦国的富强来印证西洋各国的富庶,从耕战政策中酝酿出商战的词旨,极为精辟凝练地概括了近代中外通商的形势。曾氏对“商战”一词的使用,在近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继曾国藩之后,“商战”一词逐渐广泛地流传开来,知识分子们辗转引据,从不同角度加以阐发,使它的涵义愈加丰富,立意愈见明显。

      到了19世纪70年代,肯定商战,视商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有监察御史李璠。李璠明显地继承了曾国藩的思想,他在引用曾氏成说的基础上,又加以发挥:“泰西各国,谓商务之盛衰关乎国运,故君民同心,利之所在,全力赴之。始而海滨,继而腹地,既蚀人之资财,并拒人之形胜,盘踞已久遂惟所欲为。古之侵人国也,必费财而后辟土;彼之侵人国也,既辟土而又生财,故大学士曾国藩谓‘商鞅以耕战,泰西以商战’诚为确论,此洋人通商弱人之实情也。”他又说:“夫轮船招商,坚壁清野之策也;外洋贸易,直捣中坚之策也。”(注:李璠:丛刊本《洋务运动》(一),《湖广道监察御史李璠奏折》,第165、166页。)可以看出,李氏对“商战”的功能和贸易的意义做了极为清楚的标识。

      持此论点的还有薛福成:“昔商君之论富强也,以耕战为务。而西人之谋富强也,以工商为先。耕战植其基,工商扩其用也。然论西人致富之术,非工不足以开商之源,则工又为其基,而商为其用。迩者英人经营国事,上下一心,殚精竭虑,工商之务,蒸蒸日上,其富强甲于地球诸国。诸国从而效之,迭起争雄。泰西强盛之势,遂为亘古所未有。”(注:薛福成:《筹洋刍议·商政》,《薛福成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40、541页。)薛氏这一言论的提出,比李璠稍晚一年左右。作为曾国藩的幕僚之一,在关注洋务问题上,其思想显然也受到曾氏的影响。他由古代商鞅的“耕战”政策出发,申论当时西方列强工商竞争的激烈形势,并且提出了比曾、李两人更加细密具体的商政对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