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报》创办始末及其与《河南》之关系

作 者:

作者简介:
汪维真(1965-),女,安徽桐城人,河南大学《史学月刊》编辑部副编审,历史学硕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出版史的研究。河南大学《史学月刊》编辑部,河南 开封 475001

原文出处:
史学月刊

内容提要:

《豫报》是河南留日学生最早创办的刊物,1906年12月在日本东京创刊,共出版了6期。它的创刊宗旨是“改良风俗,开通民智,提倡地方自治,唤起国民思想”。由于政见不同,自第五号起《豫报》股东分化,一部分以宣传革命为宗旨的激进派创办了《河南》杂志,备受海内外注目。在这种情势下,《豫报》在1908年4月30日出版了最后一期即第六号后便停刊了。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2003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239.2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83-0214(2002)11-0030-06

      20世纪初年,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加深,中国社会的内部矛盾也日益尖锐,清廷的腐败无能暴露无遗,历史巨变迫使留学海外的知识分子寻求强国救民之路。他们认为,国民素质是决定民族存亡的关键。为唤醒民众,他们纷纷编辑、出版书籍和刊物,向国内输入新的知识和文化,《豫报》就是河南籍留日学生在这一时期于东京创办的最早刊物。较《豫报》后起的《河南》,以其鲜明的革命性和风行海内外的发行量引人注目。因而,学者在研究这一时期出现的刊物时,《豫报》总是因《河南》的耀眼光彩而有意无意地被遮掩了。董守义先生制作的“留学生在国外编辑出版的刊物”一览表,共列63种刊物,《河南》自然金榜题名,然而《豫报》却不见经传。[1](p303-308)就笔者所及,有两本著作论及《豫报》:一是丁守和先生主编的介绍20世纪初年刊物的五卷本著作《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第一集第599-605页所收录的林斌生先生的《豫报》一文;一是方汉奇先生主编的三卷本《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414页有关《豫报》的14行文字介绍。其中,林氏一文系介绍该刊的专文。林氏囿于所接触到的资料,认为该刊“创刊于一九○六年十一月”,“一九○七年九月终刊,在十个月的时间内,只出版了四期”。这一说法与我们现在见到的《豫报》有6期的实物以及最后一期第六号于1908年4月30日印刷的事实是不相契合的。且因林氏只见到了前两期,故对《豫报》未能做全面的介绍。笔者拟就《豫报》创办始末及其与《河南》的关系进行研究,使人们对《豫报》有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这对中国近代期刊发展史、中国近代文化史以及河南近代文化史等方面的研究不无裨益。不妥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 《豫报》创刊之缘起

      河南留日学生“痛时局沦胥,民智(启)迪未久,拟苦口哀诉,警觉桑梓”,创办《豫报》“以为输入文明之导线”,以“改良风俗,开通民智,提倡地方自治,唤起国民思想”为宗旨。[2]具体做法是,他们“于功课之暇,各抒耳目所及,汇集成帙,专供我河南父老兄弟披阅,作扩充见闻之用”[3]。

      发表在《豫报》第一号、署名仗剑的文章《豫报之原因及其宗旨》较全面地阐述了《豫报》产生的原因,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点:

      其一,中国存亡危迫。

      自我国与外洋交通垂六十余年,其间之任外交者,率皆庸暗无识不谙外国情形,故事事吃亏,处处退步,博外人之欢心。不知我愈退彼愈进,我让一寸彼争一尺,相迫相逼,愈缚愈紧,至于今日,而国之大局不堪言矣。[3]

      中国在与列强的交往中,处处失败,以致属地失、要港割,已成百孔千疮,不可收拾。

      外洋势力,其来以渐,先在海外,继在海口,继在沿江,至今日则无地无欧人之足迹,所至之地吸收菁华,驱驾人民,久而不振,则人民失自立之性,不能与并生存。[3]

      其二,河南形势严峻。

      河南居中国腹地,受外界刺激较迟,19世纪末河南尚是“完全无缺一片干净土”,然而到20世纪初年,情况却大不相同了,“剥肤之灾、剖腹之创相因并至”;芦汉铁路将河南破而为二;汴洛铁路将已破为二的河南复分为四;河以北之矿产已捧献于英商福公司开凿;辖区之内,会匪满地,乘势窃发,今日毁学堂,明日杀教士……河南老乡已难“寝处其间,食息以终”了。[3]

      “中国之危迫至于如此其亟,我河南之受刺激又如此其甚”,眼看着灾难就要降临,河南留日学生不能平静,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桑梓前途的关切强烈地表现出来,深恐养育他们的父老兄弟僻处乡里,对此“或不能知,或知之而不详,或虽能知其详而不知所以因应对待之法”,于是“满腹蓬蓬,肠一日而九回”,[3]坐卧不宁,寝食不安,急欲为之找到应对之策。

      其三,外省留学生先期办刊经验的借鉴。

      留日学生的办刊活动可分为二个阶段:1899-1902年为第一阶段,1903年以后为第二阶段。在第二阶段,“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反清意识逐渐明确,在留学生中出现了有组织的革命活动,并以一个地区、一个省为单位,建立学生组织,创办区域性或以省命名的刊物”[4](p66)。仗剑在列举对创办《豫报》有过启迪作用的刊物时,提到了《浙江潮》、《汉声》、《直说》、《晋话》(注:查方汉奇先生《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知:《浙江潮》由浙江留日学生同乡会主办,创刊于1903年2月17日;《汉声》乃《湖北学生界》后易之名,《湖北学生界》由湖北留日学生同乡会主办,1903年1月29日创刊,自同年7月出版第6期起改名《汉声》;《直说》由直隶留日学生同乡会主办,1903年2月22日创刊。然查检诸书,未见有直接以《晋话》命名的刊物。但方氏一书第346页,有山西留日学生同乡会于1905年7月主办《第一晋话报》的介绍,从创刊时间、主办者以及创办地点等方面综合判断,《晋话》应该是《第一晋话报》的简称。以上4种刊物都是留日学生创办于日本东京且以区域或省命名的刊物。)四种刊物。他认为,这些刊物“虽主义不甚相同”,但“无非以唤醒桑梓为目的”。这些其他省份留日学生先期创办的刊物,为正在设法帮助家乡父老寻求出路的河南籍留学生提供了办刊的思路、经验和参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