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TU-85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山西现存的古代建筑数量众多,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物和审美价值,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博物馆。(注:李玉明:《山西古建筑通览》,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5页。)山西古代戏曲文化也非常兴盛。尤其是晋南地区,被誉为中国戏曲艺术的摇篮,以戏曲文物丰富,曲作家众多,地方戏种繁盛而著称。建筑文化和戏曲文化的兴盛,极大地促进了作为二者契合点的戏场建筑的发展。山西南部现存的三通北宋碑刻就记载有寺庙中建造戏台之事,这也是目前所知最早记载戏台的文字性实物。从元代到明清,寺庙中建戏场者更为多见。泽州县玉皇庙乾隆二十九年(1764)《重修玉皇庙碑记》感叹到:“无戏楼则庙貌不称,无戏楼则观瞻不雅”。梁思成、林徽因在《晋汾古建筑预查记略》中也提到“山西中南部我们所见的庙宇多附属戏楼。” 元代(1279~1368)是中国戏曲艺术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剧本创作繁盛,出现了中国戏曲史上的一些大剧作家,舞台原则和表演手段也得到了丰富、完善和定型。王国维认为:“而论真正之戏曲,不能不从元杂剧始也”。(注: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71~78页。)与之相应,元代戏场建筑比较普及。就笔者所知,山西元代戏场建筑至少20多处,现存者近10处。当然,实际的数目远不止此数。 二、分布地区集中 现知的山西元代戏台(包括现存的和已毁的),主要集中于山西南部,特别是古平阳地区(今临汾和运城一带),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图1)。当然,古代建筑的留存偶然性极大,尚不能肯定元代戏台的确切分布情况。 戏场建筑的兴盛是戏曲繁盛的体现,而平阳元代杂剧发达。王国维《宋元戏曲考》(1912)中言及元杂剧作家中,“北人之中,大都之外,以平阳为最多”,并认为平阳为元初除大都之外“文化最盛之地,宜杂剧家之多也”。(注: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71~78页。)剧作的繁荣促进了戏曲演出的兴盛。同时,平阳有深厚的娱神习俗,祭祀活动频繁,庙会香火旺盛。往往借娱神敬神之机,大搞戏曲演出。临汾市魏村牛王庙清光绪二十四年重刊元碑《牛王庙元时碑记》载“至于清和诞辰,敬诚设供演戏,车马骈集,香篆霭其氤氲,杯盘竞其交错,途歌俚咏,伛偻相携,往往来而不绝者,至日致祭于此也”,(注:延保全、王福才:《新发现的魏村元代戏台史料》,《中华戏曲》(第2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2~40页。)可谓场面热闹。洪洞县明应王庙元延佑六年(1319)《重修明应王殿之碑》所陈述的情景更是让人惊叹:“远而城镇,近而村落,贵者以轮踢,下者以杖履,挈妻子与老羸而至者,可胜慨哉。争以酒肴、香纸聊答神惠。而两渠资助乐艺牲币献礼,相与娱乐数日,极其厌饫,而后顾瞻恋恋犹忘归也。”(注:刘念兹:《元杂剧演出形式的几点看法——明应王殿壁画调查札记》,《戏曲研究》,1957年第2期。)从中可看出城乡赛社演剧的盛况和戏曲活动的繁荣。 由于古平阳地区戏曲演出的兴盛,山西元代戏台集中于此也就不难理解。当然,元杂剧在山西的情况,绝非仅仅存在和流行于南部地区。而是从南到北,弥漫山西全境。大同至正二十一年(1361)碑刻记载:“七日丁卯,陈视币,具三牲,行三献之礼,张伎乐百戏,谢拜祠下。”这儿的“伎乐百戏”实际包括有多种演出形式,其中自然有杂剧戏曲演出。元代著名剧作家吴昌龄也是大同人,想必大同元代戏曲演出也不会沉寂。对于山西元代杂剧以及戏场建筑而言,大概由于“平阳”这颗巨星已经照亮了山西,其它“小星”只能淹没于其中了。同时,从现知的戏台还可看出(图1右),元代寺庙戏台的建造时间贯穿元代始终,未有间断。这自然也是元杂剧盛行的体现和证明。 三、平面形式的特点 山西元代戏台多为单开间和单进深,四边基本相等,近似方形。四角柱间距一般为7米左右,面积约50平方米,少有例外(图2)。而山西明清时期的戏台多用三开间,且平面形式多样。黄维若解释此是由于“表演的严格程式化,必然导致戏台尺寸的规范化”。 元代戏台采用相对统一的尺寸,固然与元杂剧表演的程式化有关,可绝非仅此而已。事实上,中国戏曲从其产生起,基本上就一直非常重视表演的程式化。可是从明到清的戏台形式和平面尺寸还是极其多样的,并没有套用某一模式。一个戏台的大小,应该与诸多因素有关,譬如当地习俗、庙宇规模、经济状况等,戏曲表演的程式化对戏台大小的影响想必不会太大。山西现存元代戏台集中于古平阳地区,其建筑模式的共性也就不难理解了。特别是临汾市魏村牛王庙戏台、东羊村东岳庙戏台、王曲村东岳庙戏台和洪洞县景村戏台,相距仅为五、六里路,传说前三者还为师徒所设计。当然现存的元代戏台也有例外,石楼县殿山寺戏台台基东西宽约为5.4米,南北长约5.2米,面积仅28平方米,只有普遍元代戏台的二分之一,为中国现存最小的元代戏台。翼城县武池乡乔泽庙戏台,角柱中心距离东西向为9.4米,南北向为9.3米,面积达87.4平方米,是普通元代戏台的二倍,为中国现存最大的元代戏台。 黄维若先生认为这两座戏台超出常规是由于“利用了金代或更早的舞台台基翻改而来”,言及石楼县殿山寺戏台“后墙下墙裙有旧砖,接近宋砖尺寸”。(注:黄维若:《宋元明三代中国北方农村舞台的沿革》(续一),《戏剧》,1986年第2期,第79~87页。)我们认为这样的解释有待商榷。砖的尺寸,从宋到元,尺寸规格都极多。宋《营造法式》规定砖的类型达十三种,就是常用的也有四、五种。实际上石楼县殿山寺戏台采用小的规模,一则缘于特定的地形,再者缘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中国寺庙建筑一般南北走向,而殿山顶峰是一条狭长的东西走向山梁,只能建造小的庙区,地形使其然。石楼县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地瘠民贫,庙宇的建筑材料均需利用大量的人力从山下搬运,建造规模宏大的庙宇,似乎不怎么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