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创造文化一开始就是精神与物质并重。人的自身经验证明,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必须协调发展, 任何一项都不可缺少。就艺术来说,每个人都是艺术的创造者,都在按照自己的兴趣、喜好和需要从事艺术的活动,尽管这种活动一开始是幼稚的、粗糙的,可是大家都在自发地做,并从中得到一种“自娱”的快乐,有的在实践经验中也将艺术提高了。当人类在社会上分出了阶层,一部分人要为另一部分人服务的时候,那为人服务的一部分人中便有的成为专门从事艺术的人,以取悦于他服务的对象,也就是“娱他”。在这时候,艺术也分出两个层次——劳动群众自娱的和将艺术用来娱他的。前者带有业余的性质,后者则带有专业性。专业性的艺术虽然高于业余的,但它是在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关系已经延续了数千年,并且仍将继续存在下去。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并积累起本国本民族的文化。正如以上所说,文化又有不同的层次,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其中的艺术不仅最有特色,也最为活跃。当人们敞开心扉,表述自己的喜怒哀乐时,往往是通过艺术的形式,因而艺术最能够反映出广大人民的生活和心态。所谓“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虽是指音乐而言,实际美术也是如此。由此说明,在艺术的层次中有高下之分,即所谓“其曲弥高,其和弥寡”。这种关系也可解释为高雅与通俗、上层与基层的区别,基本上也就是民间艺术与专业艺术的关系。 我国民间艺术的作者主要是广大农民、牧民和手工艺人,不仅因为民族众多、地域广大,其艺术的形式也繁杂多样,实用与欣赏兼有,并表现出强烈的地方色彩。民间美术是民间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它以造型为主,诉诸人的视觉官能。由于视觉艺术的载体品类众多,特别显得绚丽多彩,几乎使用了所有的天然特质材料来塑造形象,无处不表现出劳动者的智慧和才能。他们绝大多数没有经过专门的艺术训练,从事艺术活动完全出于自发,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的需要,所以无拘无束,不带任何艺术规范上的框框,颇有“放手直干”的味道。虽然有的作品显得稚拙、粗犷,不合艺术的“常规”,但是从不矫揉造作,反而透出了质朴、率真,表现出淳风之美。不论从内容到形式,都反映了一种美好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对乡土的真情,对理想的追求、对幸福的祈望,并由此体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形成了我们民族的风貌和民族的气派。 三千年的农业社会造就了朴实的农耕文化,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生活模式也形成了相应的观念。在封建社会时代,“三从四德”本是对妇女的一种歧视和束缚,然而民间“女红”(女功、妇功)便是古代规定下来的“四德”之一。颇有意味的是,政治上的束缚转化成了艺术发展的有利条件。且不谈历史的功过,民间艺术在我国的普遍发展并取得相当高的成就,是与此相关联的。这是历史的事实。虽然有人说过去的农村妇女大都未受过教育,更没有受过现代型的专业艺术教育,艺术在她们手上怎能发展得很高呢?要知道,这是上千年的文化积淀,就像古代的画家也不曾受过系统的艺术教育一样,在长期的磨炼中同样能够达到一定的水平。在那个时代,几乎所有少女到七八岁时都要开始动刀动剪、操针弄线。她们在实际的氛围中受到熏陶,产生兴趣而有所追求;母教女,姊教妹,周围几十里的亲友们相互交往,形成一个大范围的切磋艺术的活动空间。就以剪纸来说,它的发展轨迹是从刺绣花样到“窗花”等室内装饰。刺绣花的产生与传播也有两条线;一条是专业剪花艺人的作品,他们多是在城镇中设摊卖艺的男性;另一条线便是农村妇女。在方圆几十里的若干村庄内,总有几位剪纸的高手,年轻的“巧姑娘”、“巧媳妇”和老年的“花姆”(福建沿海对剪纸老人的尊称)。人们从她们那里求得花样:初学者照着剪;会剪者边剪边琢磨;有可能改动一朵花儿或者两片叶儿;那些悟性高、手剪活的年轻人从中得到启发,索性另外剪出了新花样。这是一个带有历史性的和集体性的创作过程,而且是在一个地区内完成并逐渐上升。所以看一个地区的剪纸,有些作品大同小异,几乎找不出原创者是谁。 确实,在民间艺术中蕴涵着一种人间的真美,那是在美学书中找不到的。不仅是作品本身,还包括作者与作品的关系、艺术的目的、审美的要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创作本身的方法、技巧和相关的素养等。1998年我写过一篇文章,题名为《中国民艺学发想》,提出一些设想和具体问题。如关于民艺的定义和内涵,民艺的研究宗旨、对象、 分类、方法以及比较研究等。近十五年来的研究证明,不但可以确立,而且在内容上扩展得很大,在许多涉及到艺术的基本原理和一般创作上长期争论不决的问题,在民间艺术上都能得到解释。原因也很简单,就是民间艺术的创作比较单纯,没有社会上若干非艺术因素的干扰,反映在理论上就容易看得清楚。所谓“猴体解剖是人体解剖的一把钥匙”,其原因正在于此。 建立中国的“民艺学”不仅可以解决许多艺术的理论问题,对认识民间艺术自身的物质和价值也必将会起深化的作用。长期以来,社会上包括在艺术界歧视民间艺术的迂腐思想非常严重,所谓“不登大雅之堂”,不仅是旧文化的陈旧观念,也影响了其他不少人。这是我国文化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 雅俗之争是历来文人议论的一个焦点。有些自诩为雅士的人看不起民间的艺术,以为那些来自乡间的东西粗、俗、野、土。殊不知,“粗”者不一定是粗陋草率,“俗”者不一定是俗不可耐,“野”者不一定是野鄙无驯,“土”者不一定是土顽愚钝。民间艺术的高超在于质朴和淳美,因而在技巧上也往往会出现警人的效果。西方的艺术家称赞中国画的画鱼,鱼在画面上悠游自得,并没有画出水来,假若真要画水,鱼儿也就看不见了。这是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民间画莲花,固然有浮在水面上的莲叶、莲花、莲蓬,以及围绕于花的蜻蜓、蝴蝶等,有趣有是,那花叶可直接通向水中,连着藕、围着鱼,同样是不画水。这使我们想起了“江南可采莲”的古诗来,那种奇格回转,令人回味无穷。 圆满、祥和、吉庆、福祉,表现出中国人共同的心理要求,民间年画艺人的创作口诀中有“画中要有戏,百看才不腻”及“出口要吉利,才能合人意”的话,也说明艺术怎样才能适应大众的要求。长期以来,从画理到画法,从构图到配色,可说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经验,并有待于深入研究、发扬光大。 古代称民间歌谣为“风”。民歌出自劳动者,所谓“劳者自歌”,通过民歌抒发他们的情感。《汉书·艺文志》:“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诗经》三百篇,其中有多半被称为“国风”,即“十五国诗”的民俗歌谣。朱熹《诗集传》说:“国者,诸侯所封之域;风者,民俗歌谣之诗。谓之凤者,以其被上之化以有言,而又足以感人如物,因风之动以声,而其声又足以动物也。”关于古代采诗(采风)的制度,虽然有人提出了怀疑,甚至认为“国风”也不全是民歌,但至少承认有一部分是民歌。这就足以说明,早在两三千年之前人们已对这种民间艺术加以重视,并经孔子的整理成为儒家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