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代对话

作 者:
王琥 

作者简介:
王琥 南京艺术学院 设计学院,江苏,南京 210013

原文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内容提要:

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通过对一些关于“传统工艺美术”概念上的误解进行了澄清与纠正,论述了将我们民族工艺伟大传统承传下去的现实价值,进一步说明:反映时代精神的中国现代工艺,依然是中国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中国高等艺术教育必不可少的基础性技能/创意训练课程。


期刊代号:J7
分类名称:造型艺术
复印期号:2003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J1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75(2003)02-0085-05

      在国内艺术院校设计类的课程设置中,陶瓷、漆艺、染织等具有传统工艺特点的专业,通常被理解成属于那种“富有中国特色”、但手段落后、观念陈旧、技术单调的课程:是“需要适当的保护维持,但没必要发展的‘边缘’部分”。套用现在产业的更新概念,它们也属于“夕阳课程”。

      说起对传统工艺课程的轻视,原因是很复杂的。依我看主要集中在几点认识上的毛病。

      其一,很多人认定“有较强手工艺特点的专业”,都是所谓“传统”的。

      有手工艺特点的艺术形式,往往具有传统文化的承传,这点不假。难道世界上当真有一种艺术表现,能彻底忽略这点吗?技术操作的具体特点不能当标签往品种形式上乱贴。只要作品是反映时代精神(这包括现代人的价值观审美观),就很难说是什么“传统艺术品”;反之,而是该叫陈腐不堪。对传统工艺美术的轻蔑,是我们这个越来越浮燥的社会文化正在蜕变的必然结果。说句不大敬的笑话:跟脱离了单纯体力劳动、进了城的乡下农民兄弟一样,有不少“新文化人”们总愿意把自己的艺术操作手段跟“最时髦的东西”联系到一起,生怕人家瞧不起:电脑呀,CD呀,摄像呀,等等。好象农民工穿上“范思哲”时装,抄上“大哥大”,就自动“上了档次”,跟城里同志一样斯文了。要强调一下,我可不是胆敢小看农民弟兄,而是觉得外在变化,跟内涵的积累,并不完全是一码事。农民了弟实实在在地读了书、修了业,就算有文化,哪怕他们还是布衣粗食,要比只会赶时髦的城里“准艺术家们”更有档次。

      一件事物,特别是艺术行为,判定其文化内涵、时尚水准和技术优劣的标准,可不以只根据“抄什么家伙”。真正好的艺术形式,是超越“时空观”的。国外和少数国内艺术家的成功尝试告诉我们,具有传统手工艺特点的艺术表现,往往更具有崭新的视觉效果,在反映时代精神方面一点也不比抄电脑喷绘的差。广东京沪地区的现代陶艺活动,以及我有幸参与策划、组织的一系列漆艺展示活动就表明了这点。完全可以说句口气大点的话,在与世界美术主流水平和与国内其它“新潮”形式的纵横比较中,有“较强手工艺特点”的艺术形式时常处于上风,起码要更接近“观赏的时尚”。

      我个人原则上坚决反对把活生生的现代中国陶艺、漆艺划归到所谓的“民族文化遗产”中去。好象它们的合理归宿应该是各级博物馆、文管所。它们的制作技术的确经由数千年的文明积累,但也的确可以反应最新潮的人文思索一比起其他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来,不但丝毫不差,而且独具一格。优秀的艺术从来不能以时段的划分为评判标准:你总不能说清代的漆器一定比汉代漆器新潮、高级吧?更不能说我画的油画比塞尚的作品现代、进步吧?优秀艺术是优秀文化的表征,是跨越“时空观”的。与其“盲人摸象”般地给现代中国美术瞎开药方,不如在艺术上的文化本体方面找找毛病。

      上世纪后期,随着中国的全面对外开放,西方现代美术的许多概念和表现方式逐渐进入中国,对促进新时代中国美术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全方位接触外部世界的学习过程中,的确也存在严重的鱼龙混杂、莨莠不齐的状况。于一般人而言,一时好奇心和猎奇心理驱使下的单纯感官上的刺激,取代了对视觉形式规律性和美术本质语言的深刻探索。表象的花里胡梢,遮盖了实质上的无知与茫然;外在的热热闹闹,掩饰了内在的极度贫血、缺氧。“85新潮”之后,所谓现代中国美术运动的销声匿迹,说明了我们这代人难以启齿的幼稚性与脆弱性。至今我们能痛定思痛,得到一个最粗浅的认识:视觉艺术的本体语言,是所有事物性质(包括它的个体特征与群体内在联系)形象化的表述方式。在这个认知事物、表现事物的过程中,掌握其规律性的技能,往往起主导作用。而艺术发展史几乎跟人类文明史一样的久远,每一个阶段所积累的知识与经验,都是后来者或多或少必须承传、发展的。真正优秀的东西,都是能经历住“时间和地域差异”的检验的,也就是说,属于全世界共同享有的那部分优秀的文化遗产,都是“超越时空概念”的。从这层道理上说,一件艺术品的优劣,跟本就没什么新旧标准。

      因此,我个人一向反感所谓“传统工艺”的说法,实在因为这说法基本失真。

      其二,很多人认为工艺设计和表现课程的实用性,已经不存在了。

      有必要先对现代艺术教育的性质进行些较深层的“再认识”。就我自己粗浅的认识而言,在现代西方的视觉艺术教育中,本科段学生的任务,大致上有两个最基本的内容:一项是“创意表达”的学习;另一项是“材技表现”的学习。

      “创意表达”容易理解。在学生入学的前两年里,他们应该用最普通最常规的用具,分阶段性地学习:如何流畅地表达自己对某件可视性事物固有“形式美”的表达中。完成了最基本的创意表达训练的艺术青年们,还需要再学习两年“材技表现”:用截然不同于以前的普通用具,而是用各式各样的复杂工具材料和手段,来进一步表现自己的艺术观照一最传统的陶瓷、漆器,或者是最新式的电脑、影视传媒。

      绕了半天,为了说明白一个道理:“创意表达”学习阶段,必须使学生掌握“用普通用具,来顺畅表达自己形式美感的最基本法则。”换成大白话,就是在平面上做好看的画,在空间中做好看的东西。这点仅仅靠原来框架的“素描”、“色彩”是难以胜任的。诱导学生正确判断、表达自身感受,要比教会学生如何玩纸笔的“磨擦”技巧重要多了。我们的很多基础课程,只注重绘画用具的使用技能训练,严重忽略了怎样启发、引导学生去根据自身潜质,去流畅、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正确的理解、感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