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书法创作思路的清理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宗超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

原文出处:
书法研究

内容提要:

● 中国书法近二十年的发展史,从整体上说,从属于中国社会的总体进程。“传统”与“现代”在对立与互动中运行。无论传统派还是现代派的书法创变,都面临着现代文化嬗变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解决这些艺术“问题”的不同方式和程度,便决定了一个书家、一种创变思潮、一个创作流派的不同的创作走向和历史价值。 ● 20世纪80年代是思想启蒙、展赛涌动、群情激昂、追求个性表现的书法创变时代,富有启蒙意义。它被充满狂热和突进气息的并不成熟的书风所主导。当时的书法创作可分为两类:一是追求阳刚大气,一是走向丑拙浑朴。当时的书法创作实践,以试图解决那些艺术“问题”而有意义。 ● 在20世纪90年代,传统派中的青年书法家群体已成长壮大,不断“追问”着书法传统的走向,探寻着不同于中年书家的新风貌。其中又有几个取向:“书法新古典主义”、“新文人书风”、“趣味形式书风”、“广西现象”和“学院派书法探索”。 ● 自从1985年“现代书法首展”揭开中国书法现代创变的序幕之后,少数人在时代精神的激烈下,努力寻找着书法创变的新的形式语言(与传统书法面目有明显不同的现代形式),他们大多以对书法艺术本体的置问为前提,层层剥离着汉字的实用因素(表现为对汉字的符号性质的破坏)。传统派与现代派的根本分歧也在于对此的不同处理方式。现代派的创变因提供了不同解决方式而有意义。


期刊代号:J7
分类名称:造型艺术
复印期号:2003 年 03 期

字号:

      一 书法现代创变所面临的“问题”情境

      我相信这样一句话:“所有的历史应该是问题情境的历史。”(波普尔)艺术家所确定的艺术目标和采用的创作手段,都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它来自具体的“问题情境”,而这个“问题情境”是特定时代、特定文化留给它的,它是此前艺术创变中所没意识到或虽意识到而没有解决的情境。

      具体到书法的现代创变来说,文化嬗变给书法艺术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对书法发展来说既是考验又是动力。历史上的一切优秀书法家无论自觉与否,都在寻找独立的书法语言,都在为艺术上的“问题”寻找新的解决方案。书法的现代创变便在这不断“寻找”中实现。无论传统派还是现代派,都面临着现代文化嬗变给书法创变所提出的一系列难题,对这些问题的不同解答,便决定了不同的创作走向和历史价值。

      早在20世纪初的文化嬗变,便对书法生存与发展提出了几个考验:毛笔的退出实用领域、古典文化氛围的消失(文言文被白话文替代)、文字改革运动以及审美趣味的变化。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文化嬗变给书法生存发展提出的这些问题,书法从事者仍不急于回答,这些问题拖延了六十余年!当历史进入20世纪70年代末,书法被作为一门现代艺术而谋求进一步发展时,书法界却不得不重新正视这些20世纪初就应该着手解决的艺术难题了。其实,对这些艺术难题的不同解决方案,便决定了书法发展的大致走向和现存状态。为了理清这段历史,我们不得不对现代创变所面对的艺术难题有所明确。

      (一)如何对待创作工具的变化?新型方便实用的书写工具(各种硬笔)的普及与改进,使毛笔的实用地位完全失去。然后是电脑打字的逐步普及,身处网络时代的人们连硬笔字也不想写了。这一工具之变直接影响了书法的生存状态。对古代文人来说,使用毛笔是一种社会必需。可以说,在广泛的实用中,书法才得到了深远发展。而毛笔退出实用领域,首先冲击的是人们对书法的认识观念:毛笔字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它在多大程度上是艺术?它作为艺术乃至作为当代艺术的可能性有多大?书法要生存要发展,人们必然要面对这些问题。

      毛笔退出实用领域,它的使用场合极大地减少,这对书法的生存提出了技术上的挑战,导致书法学习中对传统技法的继承和发展受到相当影响。于是,把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一门专业来学习便有了必要。这又使书法的艺术性得到了纯化。

      书法创作工具退出实用领域,还会引申出另一个更关键的问题:未来的书法创作是否一定用毛笔?硬笔书法、篆刻作品、现代刻字作品创作也不用毛笔,不都被承认为书法艺术了吗?那么用各种现代材料印刷复制、拼贴、打印的汉字作品,算不算书法作品?先用电脑设计作品的原型,再用毛笔表现出来的作品应如何看待?未来书法创作是否依然限于传统的“笔、墨、纸”的格局?传统书法如何面对现代科学的洗礼,适应越来越多用现代科学武装了自身的鉴赏者?如何吸收美术技法或借助新的机械文明所提供的各种新的媒介材料?这都是书法的现代转型不可回避的问题。

      (二)写什么内容?书写的内容不只是产生创作冲动的催化剂,而且是作品形式构成的重要手段。古代汉语的精神意蕴及形成的文化氛围是传统书法赖以生存的条件,此前的书法家书写自作古诗文进行“创作”,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但经过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文言文被白话文取代,书法所赖以生存的古典文化语境土崩瓦解了。书法的生存状况变得十分尴尬。出于惯性,一部分有传统文化功底的书法家,仍可书写自作古文;即使不会自做古文,也可以借用前人的诗词进行创作;或者干脆按传统格式书写白话新内容。以上做法是当今书法创作的主流形态,仍是严格的传统创作方式。从现代角度说,这只是一种权宜之计。如果不写古典诗文怎么办?这引起了现代派的多方面实验:或直接书写白话文(甚至俚语);或按现代实用书写格式(由左至右、由上至下书写),甚至加入标点符号、分段、空格等方式;或书写少字数,甚至单个字。可见,书写什么内容的问题,直接关系到作品的形式构成,同样是书法创变不可回避的问题。

      (三)是否还用汉字创作?近代以来,改革汉字的行为从未停息过。今天看,那种把文字改革混同语言改革的激进思潮,由于没有顾及到汉民族的特点和习惯,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罢了。当前的文字改革定位在“简化文字”上,即是对近百年中“取消汉字”偏激行为的一种纠正。但是,是否用汉字进行创作,决定了对书法本质属性的认识,也是传统派与现代派的根本分歧点。“不写汉字,就不必叫书法”是传统派的鲜明观点。作为国家大展,所能接受的“现代派”作品便是:“其表现手段应为书写,不得脱离汉字形象,并有相对可识性。”(1995年《全国第六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征稿启事》)这样,以少字数(或可识的单个字)作为构型手段的作品,便在以上范围之内。而现代派的探索不止于此,他们有的作品是以字的局部结构或类汉字结构(不可识)、抽象线条的线性书写构架等等方式来构形,这是欲摆脱汉字实用因素(字音、字义)而采取的创作实验。其目的便是对“书法是否写汉字”这一追问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案。

      (四)如何面对人们审美趣味的改变?传统书法与古代文明相适应,两者关系极为和谐。具体说,传统书法更多的是表现为儒学艺术精神的产物,而儒学艺术精神的要义是“中和”之美。这种“中和”心态是中国独特农业文明的产物,它形成了事物超然漫长的发展特点,但是却忽视了“变易”。影响所及,传统书法的学习上也要求惟古是崇尚,惟和谐为标准。其实,自清中叶开始的碑学运动便是对这一原则的反动,而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主格调是工业文明,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变化、生存状态的改变、现代与传统观念上的撞击,使审美情调已远不同于悠悠的“和谐”气息。面对当今机械文明所创造的“新自然景观”,当古典的“和谐”不足以传达出现代人的矛盾心态时,究竟用什么样的形式去诉说当代文化精神?传统阵营里采用变形、丑拙的汉字书写来破坏古典的和谐样式,而现代派则试图在变形、抽象上走得更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