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作 者:

作者简介:
邓卫红(1964-),女,广东五华人,贵州省委党校《理论与实践》杂志编辑,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贵州 贵阳 550028

原文出处:
桂海论丛

内容提要: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就历史性而言,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传统。就时代性而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必须服务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时代主题。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体现在民族成员的行动中,要体现在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要重在教育。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3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并将民族精神视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强调“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这就从根本上开拓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崭新视角和文化建设的应有战略高度,使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在与时俱进中获得了新的创造性发展。

      一

      所谓“民族精神”,即某一民族依据自身的生存环境和生产实践在建构自身生活方式的历史性进程中所形成的总体性世界认知图景和人生价值选择,它体现了一定民族的内在特质、人文精神和价值取向。或者说是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带有本民族特点的、体现本民族精神风貌的意志和品格,为该民族广大成员所共识和实践,并推动民族和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构成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和民族凝聚力的核心。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有着自己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集数千年历史之精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

      从唯物史观高度看,民族精神是民族传统的历史积淀,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是一种文化认同和文化归属感,也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恩格斯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民族精神固然具有相对稳定性,但这种相对稳定性正是历史的变迁过程中得以表现出来的,因此,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它使不同历史阶段之间保持了某种连续性、同一性,也即是它既是历史的产物,又随时代的前进具有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内容,表现为历史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统一。

      就历史性而言,中国是当今世界唯一具有一以贯之的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国家,几千年来,中国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数亿民众从文化认同上“大一统”起来,形成了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传统。它从一开始就以人伦关系为基点,把伦理道德作为哲学思考的重点,使道德观、宇宙观和认识论交织一体,形成以“善”为本位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具体在宇宙观方面,它视“天”与“人”为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孔子在《易传》中对此作了最精辟概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也就是说,人应当敬天法地,既要刚健有为,坚忍不拔,上下求索;又应当胸襟博大,兼容万物,德载万邦。由此在“为”与“德”的结合中历史性地设定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内在本质。在政治观方面,它强调“内圣外王”,认为君子必先正其心、诚其意、修其身,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治国平天下,即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把高尚的人格修养与“仁政”的道德关怀统一了起来。在人生观方面,它视仁义为立身之本,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交友信、执事敬、处事诚,”克己利他,义无反顾,把建立完美的道德人格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在价值观方面,它突出体现了以国家为本位的整体意识和爱国主义传统。中华文化历来重视群体,重视个人对社会群体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强调以个人之“小我”来服从社会之“大我”,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成就“大我”人格。可以说,这种群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强大向心力、凝聚力赖以形成的文化心理因素。中国古代的绝大多数思想家都认为群体利益、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鲁迅认为: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正是这些志士仁人表现出来的群体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脊梁。这种群体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即表现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态度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意识,又表现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壮志情怀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视死如归精神,它历来就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是我们民族人文精神的珠玑,是民族维系的精神纽带,是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我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根基和源泉。是什么力量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把中华民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是人们共同使用相互认可的民族语言、文字,是人们共同形成并相互接受的生产劳动方式、衣食住行习俗和思维方式,是中华文化在人们心底里激起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这种精神力量不是短时间能够形成的,而是在数千年间一代一代繁衍传承拓展的结果。

      完全有理由说,五千多年中华民族绵延不断的文化,孕育和形成了我们自己独具特色和魅力的民族精神。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高度概括的:“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有没有创新精神,已成为决定国家竞争力大小的基本因素。增强民族竞争力,提升国民素质,就必须大力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

      就民族精神的时代性而言,它本质上是民族精神对当代社会实践主题的理论回应。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由此,它赋予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以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命力,体现民族精神与时俱进的前进性特征。

      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大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新世纪新阶段,能否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实际,加强文化建设、发展先进文化,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是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不能如期实现的十分重大的问题。民族精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代转换中,提供引领这一转换的巨大精神力量。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先进文化特别是民族精神已成为引领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极具重要的力量。21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这二十年,我们要在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的发展必将引起经济、文化、政治乃至社会生活全方位的转变。我们只有用先进文化和民族精神引领,才能保证和推动这一转变的健康发展和顺利实现。发展先进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质上就是要使其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并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从而为新时代的到来提供源源不竭的强大的精神动力。在新世纪新阶段,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目标,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前进,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是一个宏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进行坚持不懈地长期艰苦奋斗。发展先进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能够为社会稳定与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力和凝聚力,就能够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