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

作 者:

作者简介:
初文杰 山东大学马列部

原文出处:
理论学习(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3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形成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并转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其中儒家文化的发展及演变是贯穿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主线。就内容上说,儒家的仁政王道,道家的清静无为、以退为守,法家的循名责实、信赏必罚,这三者构成中国古代文化的三位一体的基本要素,浸透于民族的性格和心理中。其基本价值系统是以儒家体系为主干,同时又兼容道、法、墨等诸子百家之长。本文就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意义作一些探讨。

      一、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的自主意识、独立意识、竞争意识和自我选择意识的逐步增强,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浪潮,面对西方思潮的涌入和意识形态的渗透,面对伴随西方工业文明进步带来的种种冲击,教育对象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等日趋多元化和复杂化,给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也对传统文化反思提供一个平台。传统文化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何种位置,价值借鉴意义何在?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有何作为?都是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因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上,并不是白纸作画,离不开本土化的国情和人情。因此,关于传统文化的话题,思想政治教育不论在教育资源的挖掘,还是在教育手段的应用和教育目标的实现上我们都不能回避。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并形成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史。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繁衍生息,而且有着许多灿若星河的历史阶段,必定其有强劲的生命力源,而绝不是某种虚妄颓废的思想文化所孕育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民族自尊心首先表现在为对民族文化尊严的捍卫,民族自信心首先表现为对民族文化生命力的信赖,民族自豪感首先表现为对民族文化崇尚。但我们也应意识到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和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一样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在审视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上,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崇洋媚外,搞民族虚无主义,也不能自尊自大,固步自封,搞自我中心主义。江泽民同志曾经提出,“我们的文化建设不能割断历史。对民族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时代的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使它不断发扬光大。”只有建立在民族自尊心基础上的批判与继承、借鉴与改造、摒弃与创新,用科学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旧赋新,才能真正实现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当代价值。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意蕴。

      1.以“仁”为核心的人文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包含强烈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反映以人的自身发展为中心的社会要求和价值取向,包括对理想、道德情感、美等精神生活的要求,它的核心是社会道德信仰体系,是构成现代文明的基本内容之一。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人为主体的文化,以人伦关系为核心的文化。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在古籍有许多记载。《尚书》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左传》里也有这样的话:“夫民,神之主也。”就是说上天也要顺从人民的视听,应该先办好人的事,然后再致力于神的事。可以看出,那时就将人置于中心地位。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中“仁”是儒家思想中的最高理想和价值范畴,是儒家道德规范的最高准则。所谓“仁”就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尊重人,爱护人、礼待人,重视人的价值和主观能动性。孔子说:“仁者,爱人”,并解释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又说:“唯仁人能好人,能恶人。”“义”也是孔子“仁爱”学说中很重要的道德标准。他说:“仁者,义之本也。”“义”就是要崇尚正义。这种以“仁”为中心的文化道德修养,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文精神观念。“仁”既是一种主体人格修养,又是一种政治道德观;既是一种审美理念,又是一种社会理想。从一定意义上讲,正是这种“仁”的精神塑造了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造就了一代杰出的仁人志士。

      2.以“和合”为基准的统一发展观。即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发展。“仁”、“义”思想本身就是体现了人、我、群之间要紧密联系、和谐发展的观念。“礼”是“仁”的另一表现形式。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他要求人们要正身、自律,以礼待人,这都与我们现在所要求的道德、行为准则相吻合。在精神生活方面做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的人际关系、“推己及人”的仁爱之心。在处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时,强调“天人合一”。强调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总之,不论是儒家的“仁”、“孔”,还是墨家的“兼爱”、“尚同”、“非攻”以及阴阳之说、道家之道,皆表达了这种价值取向、价值标准和哲学理念,皆统一于其中,这也是中国集体主义产生的哲学思想根源。这一合理内核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超阶级和时空局限的生命力和价值,特别是面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当今世界,更有其现实意义。

      3.重视人的群体性和求同性,有较浓的“价值理性”色彩。这与强调以“我”为中心,一切“为我所用”为标准的个人主义的西方文化是根本不同的。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要通过社会教化和自我修养,成为社会和群体接纳和需要的人,成为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重视群体价值,提倡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不是目的,只是手段。人的价值只有在群体中才能得到体现和实现。或者说,人的最终价值集中体现在对国家、对社会有用无用、贡献大小上。“国家国家,以国为家”,传统社会的“我”首先表现为大家的我、社会的我,而不是孤独的、个体的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弘扬的都是一种个体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