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要立足于自教自律

作 者:

作者简介:
郑永廷 中山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 广州,510275; 邓泽球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教授,湖南 长沙,410083

原文出处:
思想·理论·教育

内容提要:

●自教自律既是一种规范和约束,又是一种选择与自由。一方面,自教自律是一种自我施压、自我控制,使言行遵循一定的秩序;另一方面,自教自律更是一种自觉自愿自主自由的积极判断和行为,从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达到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目的与手段、自由与必然的统一,赋予自教自律自主性、进取性、发展性和创造性,使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富有生机与活力 ●自教自律对社会来说,具有自觉的群众性、基础性的不教而育、不管而理,从而起到维持秩序、稳定局面、推进发展的作用;自教自律对个人来说,具有自主、自为和自由地分析、导向、选择的作用,从而达到主体性发展和创造性发展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3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人的全面发展、主体性发展趋势和终身教育、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及主体性思想政治工作和发展性思想政治工作必然要求思想政治工作立足于自教自律。

      一、自教自律的普遍性与作用

      自教自律是社会的普遍现象,它与社会的教育与管理相对应,在人类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

      第一,自教自律是人的能动性的要求与表现。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在一定思想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属性,既包括能动地认识和改造外在客观世界,也包括能动地认识和改造内在主观世界以及内在主观世界和外在客观世界的辩证关系。可见,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有认识自我和改造自我的本性、需要和能力,必然要求人们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自我修养、自我规范、自我超越和自我发展,从而达到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内在与外在、个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理想与现实、认识与实践的和谐统一,体现人的能动性。这是人们对自身的一种选择、把握和驾驭。

      第二,自教自律是社会的普遍现象。

      人类为了继承前人的文化遗产即思想道德精神和科学文化知识,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和创业,就需要教育和管理进行传承和升华。任何一个统治阶级都要采取多种方式来推行其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其中教育和管理是最基本的方式。对人实施教育和管理,从受教育者和被管理者的角度看,也就是对其施加外在的作用和影响,即他教和他律。他教和他律作用的有无及大小,关键要看受教育者和受管者的态度和接受教育与管理的程度。受教育者和受管者自觉自愿接受教育和管理,表明愿意把外在教育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即自教,把外在的规范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即自律,从而达到教育与自教、他律与自律的和谐统一。否则教育和管理仅仅是外在的灌输和约束,不会真正发生内在的、稳定的、长期的作用。可见,他教与他律必须落实、转化为自教与自律才能起作用。可以说,自教自律的深度和广度在一定意义上标示着一个人及其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的文明和发展的水平与程度。

      第三,自教自律的重要作用。

      首先,自教自律既是手段又是目的。一方面,自教自律是个体自我修养、自我约束的一种方式;另一方面,自教自律又是个体提高自我、顺利发展的目的和体现;从人的发展来看,精神和道德追求是建立在人的本质和需要基础上的高层次的价值目标;从教育和管理的发展来看,教育和管理的直接目的是自教和自律,如果说“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教育”,那么也可以说“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不管理”。其次,自教自律是一种规范和约束,又是一种选择与自由。一方面,自教自律是一种自我施压、自我控制,使言行遵循一定的秩序;另一方面,自教自律更是一种自觉自愿自主自由的积极判断和行为,从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达到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目的与手段、自由与必然的统一,赋予自教自律自主性、进取性、发展性和创造性,使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富有生机与活力。看不到这一点,自教自律就会陷于消极被动的限制和防范。最后,自教自律既是个体行为,又是群体行为。一方面,自教自律表现为个体行为,具有内在的相对独立性;另一方面,自教自律与教育和管理又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同时又具有外在感染性和群体性:自教自律的观念、能力和活动都是在教育和管理等外在的条件、环境和社会实践中发生发展的;人们的自教自律也相互影响,形成群众性的自教自律的局面和效应,达到共生和互动。总之,自教自律对社会来说,具有自觉的群众性、基础性的不教而育、不管而理,从而起到维持秩序、稳定局面、推进发展的作用;自教自律对个人来说,具有自主、自为和自由地分析、导向、选择的作用,从而达到主体性发展和创造性发展。

      二、新时期自教自律的客观要求

      新时期对人的自教自律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种更新更高的要求,既由现代社会客观条件所决定,也是现代人自身发展所必须,是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一致性要求。

      第一,开放环境的适应性要求。

      在过去封闭环境条件下,人们受不发达的交通、通讯、传媒、信息等的制约,活动范围有限,视野、思维难免局限于比较偏狭的时空,加上意识形态领域在封闭状况下经过反复过滤显得相对单一,人们对环境因素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只能依赖封闭环境所提供的有限条件生存和发展。实行开放以后,人们生活环境的时空范围领域不断扩充,环境因素和环境性质也发生了变化:首先,现代交通、通讯和传媒使人们的活动范围和信息获取范围空前扩大,面对大量的、经常变化的人和事以及各种信息,人们的视野、思维、心理不断丰富,并按照自己的价值标准和期望进行比较、评判和取舍,显示出个体对开放环境的适应与把握;其次,环境的开放改变了意识形态领域的相对单一状况,各种文化的相互激荡和思潮的涌动,对每一个人都会产生影响和冲击,人们必须面对复杂的思想文化环境进行辨别和选择;再次,环境的开放既为人们选择有利的环境因素创设了条件,也给一些消极因素扩充影响带来了可能,权、财色的诱因,黄、赌、毒的阴影,总是企图在意志薄弱者身上打开缺口,能否在开放条件下有效抓住机遇发展自己,排除风险,守住节操,是现代人当然也是学校师生员工面临的一场考验。总之,开放的环境为人们既提供了发展的良好条件,也提出了应予防范的问题,对有利条件的利用、选择,对不利因素的防范、排除,再不能像以前那样依赖组织决定取舍,更不能用“围墙”加以隔离,而只能依靠自己选择、适应和把握开放环境,其前提是把握自己,不被复杂所迷,不为诱因所动。现代社会全面开放的环境为人们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广阔舞台,封闭环境向开放环境的转变,使人由对环境的依赖转向对环境的选择。因此,自教自律是适应开放环境的一个前提条件。

      第二,市场体制的自主性要求。

      改革开放,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设,扩大了人们的联系与合作,加强了人们的比较与竞争,提高了单位与个人的社会化和主体性程度,充分地刺激和调动了人们生产和工作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同时也使人们的自教自律得到了增强。与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时期的依附性和他律性相对立,市场经济条件下主体的自主性表现为独立意识和自主能力,包含了主体的自教自律并以之为自觉发展和提高的一个前提条件;市场经济社会中的竞争既要求主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也要求主体的规范性和有序性,因而自教自律也是主体参与竞争的一个条件;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创造性、发展性和超越性,既要求主体超越外物即认识和改造外在客观世界,又要求主体超越自我即认识和改造内在主观世界,即自觉地按规律认识和行动,亦即自教自律,追求崇高目标,不断从自在的必然王国向自为的自由王国转化。总之,市场经济体制下所要求的自主性、竞争性和创造性,决定了人们提高自教自律的自觉与水平的必要,也只有提高自教自律的自觉性和水平,市场经济体制所要求的自主性、竞争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