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与承传中华美德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殿卿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邮编:100102

原文出处:
思想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3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盛世兴德

      富贵不能淫、富而好礼、礼仪之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应有之意。面对21世纪,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新变化,道德建设将会遇到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世界政治格局多元化与国家的独立、尊严、主权矛盾运动中道德新格局与人类共同伦理;经济全球化与贫富两极化过程中的道德变革;世界文化的多元冲突、对话、融合与民族文化与道德的复兴;高科技时代的科技道德及其建设;网络技术迅速普及,人与人之间虚拟交往与现实交往过程中的道德;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向成熟与规范并走向世界市场的条件下,对于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新要求;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对于独生子女支撑老年社会提出的道德新要求;世界性的性自由、性解放导致的种种社会问题,对中国传统性观念、性道德、性文明,乃至整个社会道德文明建设的挑战;在道德教育与建设当中,代际道德传递、社区道德传递遇到的新矛盾等等。我们将在研究与应对这些新问题的实践中,建设社会主义新道德和小康社会的新文明。

      仓廪实,而需礼仪。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对精神文化、道德文明,有了新的呼唤与追求,尤其关注子女们的健康成长及其前途。有些摆脱了“重智轻德”怪圈的家长,不愁子女将来“无职业”,最怕他们“不成人”。

      家长们希望子女成为国之栋梁,却又担心有人变成贪官污吏;希望他们成为有作为的企业家,却又担心有人变得见利忘义;希望他们学习好英语和现代信息技术,掌握安身立命的本领,却又担心有人变成心中只有自我的“新人类”。

      希望与忧虑并存,可怜天下父母心。化解忧虑、实现希望,已成为广大国人的心愿。满足这种心愿,是学校教育、尤其是学校德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当然,这也是党和政府顺民意、得民心、执政为民的重要内容。青少年一般有9~16年的时间在学校里度过,这是他们形成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最佳时期。因此,学校、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德育的方向性、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就成为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新世纪学德育的重点之一,应当是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内容,应当是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基础,进行古今中外道德智慧的综合创新,而不是割断历史、全靠进口;新世纪的道德教育,要在基层学校进行扎扎实实的实验,在取得实践经验基础上,进行理性升华、逐步推广,力争用15~20年的时间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道德教育新体系。道德教育与建设、民族精神的培育,一般需要1~2代人的连续奋斗,不能急功利、追求立杆见影、更不能形式主义、作表面文章。

      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

      强调道德教育,会不会影响与削弱政治教育,导致“淡化政治”?

      早在1986年,中共中央在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决定中就指出,政治素质是对于先进分子提出的要求,而对于广大国民素质的要求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邓小平提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也将“有道德”放在了第二位;2000年江泽民指出,“有了良好的道德素质,就能使人们自觉地扶正祛邪,扬善惩恶,就有利于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2001年江泽民提出“以德治国”的方略,当年党和政府又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施实纲要;2002年江泽民在党的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可见思想道德素质、道德教育与道德建设的迫切与重要。

      道德与政治是难分难舍的。政治决定着社会发展方向,道德是社会、政治稳定的基础。不讲道德的政治,必然是腐败的政治。

      道德素质是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我们应当有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但是,一个缺乏道德素质的人,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政治信念。忽视道德素质教育和道德建设,必将从根本上削弱政治素质,也就难有政治文明。政者不正,政者缺德,是历代贪官污吏的共同特征。

      用“淡化政治”的思维,限制道德教育与建设,最终会削弱或毁掉政治;而不讲政治或忽视政治,也会使道德教育与建设发生偏向。应当把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中华美德与中国人的人格

      中华传统美德,是世代相传并不断调整和更新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风俗习惯;它既有强烈的历史遗传性,又有鲜活的现实变异性;它作为文化的基因,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中流荡;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规范着每个中国人。

      从尧舜“禅让”、夏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到齐国管仲提出的“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都属于儒学之前的道德文化。而周代以“礼”为主导的道德,则是儒家创始者直接的思想渊源;孔子虽然提出了“仁”的概念,但是,当时社会上通行的主导道德规范,仍然是自周以来形成的“礼”,而不是“仁”;孟子强调“义”,但是他给当时社会主要道德规范的定位是:仁、义、礼、智“四德”。是他把“仁”放到了第一位,将“礼”降到了第三位;汉代董仲舒提出的“五常”,是仁、义、礼、智、信。只是在孟子“四德”的基础上增加了“信”。从此,自周以来所逐步形成的这五种道德规范,才真正成为被官方认定、推向社会并影响深远的道德规范;由汉至唐,先后提出以“孝”治国,推行“举孝廉”的“吏制”,“孝”与“廉”这两种道德规范日益受到新的关注;于是,宋代提出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这其中再次恢复了管仲提出的“四维”,去掉了“仁”,增加了“孝”与“悌”。这“八德”,一直影响到明清,以致影响到朝鲜、韩国等东亚各国;从清末到民初,面对西方强势文化对于中国弱势文化的冲击,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都认为,道德是中国之长项,只要推陈出新,就能够建构中国的新道德。梁启超等维新派,试图以“孝、悌、忠、信”这“四德”为基础,吸收西方近代道德精华,建构中国新道德;孙中山、蔡元培等提出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新“八德”,这是“中体西用”、中西道德精华相融合的杰作。国民党在“八德”的基础上,加上了“礼义廉耻”这“四维”,统称为“四维八德”,沿用至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