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

作 者:

作者简介:
吴潜涛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北京 100872

原文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3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准确把握中华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不断推动民族精神的与时俱进,对于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弘扬和培育富于时代特征的中华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极为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民族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文化传统的稳定的成员联合体。它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于其对成员个体具有的向心力和吸引力,即民族整体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表现为各个民族成员在实现共同目标的活动中,相互协调、相互帮助的合作行为,而驱动主体行为的力量之源则是经过历史积淀而形成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属于具有多层面结构体系的民族意识的范畴。它主要包括民族追求的共同理想、确立的共同价值观、形成的共同思维方式和共同品格,是民族意识整体中最高层面的内容,或者说,是民族意识的最高形式。民族精神属于民族意识的精华,它远离民族的劣根性,闪烁着“积极”、“进步”的光环。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的“希腊精神”、“日耳曼精神”、“法兰西精神”等也都是在这种意义上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民族的守护神,它的存在与否决定着一个民族的生存死亡,因此,人们常常把它作为民族魂的代名词使用。正如恩格斯指出:“只要这些民族存在,这些神也就继续活在人们的观念之中;这些民族没落了,这些神也就随着灭亡。”(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50页。)所以说,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高尚的民族品格,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没有远大的民族理想,就不可能疑聚力量,不可能成就伟业,更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华民族是一个由五十多个民族构成的伟大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开发建设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支撑、促进这个民族历经风险磨难、饱尝艰辛困苦而永葆旺盛生命力的强大力量和不竭源泉,就是这个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特别是近代以来在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形成的大多数民族成员认同的心理素质、思想感情、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和道德准则,形成的具有亲和力和融合力的中华民族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指一个国家的人民在千百年来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对自己的祖国极其忠诚和热爱的深厚情感,它是民族整合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动员和鼓舞人们为自己祖国的生存发展前赴后继、奋斗不息的一面旗帜。中华民族从来就有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华儿女的爱国奋斗史。《尚书·大禹谟》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这标志着早在远古时代,中国人就有了以天下兴亡、人民安康为己任的胸怀全中国的观念。在中国历史上,有“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这样情系故土的朴实古语,也有“遥望中原怀故土,静观落叶总归根”这样寄情祖国、报效桑梓的深情诗句;有为国分忧、对祖国高度负责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国忧民情怀,也有“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急国家之所急、慷慨解囊的报国为民风范;有以爱国为崇高之志,以报国为终生之责,为国家振兴、民族腾飞贡献出自己毕生精力的志士仁人,也有“一身报国有万死”,“苟利国家,死生以之”的“以身许国”的民族英雄。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爱国主义伴随着中华民族,历经沧桑,世代相传,使中华民族形成了酷爱自由、追求进步、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主权的光荣传统,形成了对外来侵略者无比痛恨,对卖国求荣的民族败类无比鄙视,对爱国志士无比崇敬的宝贵的民族性格。

      团结统一。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为了实现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凝聚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维护统一、顾全大局的互助合作精神。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精神,根植于华夏大地,深深地印在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中,成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牢固纽带,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自古以来,中国各民族之间就存在着一种强烈的民族认同感,都以自己是龙的传人、炎黄子孙而自豪,都有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整体感和责任感。孔子修订《春秋》,主张大一统。孟子认为,天下归于一统,就会安定。到了汉代,大一统观成了流行的观念。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切身感受到国家的统一是民族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颂歌。汉周亚夫平定吴楚七国叛乱,唐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就是典型范例。在中国历史上,一些杰出的政治家站在维护民族团结的高度,坚持“和为贵”和宽厚仁爱的原则,用信义、和平的方式来处理复杂的民族矛盾,“化干戈为玉帛”,使各民族和睦相处,亲同一家。中国从秦朝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以来,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虽有分合离乱,但主体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高度一致的整体感、责任感和忠实于群体的价值取向,在于各个民族之间和睦合作、友好相待的优良传统。离开了这种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一个庞大的多民族的中国要想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始终保持统一和繁荣,是不可思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