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的主体性特征探析

作 者:
杨帆 

作者简介:
杨帆 河海大学,江苏 南京 210000

原文出处:
求实

内容提要:

主体和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之一。从主体性角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发掘主体和客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为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哲学层面的思路和方法。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3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通过把主体和客体的范畴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会有助于改变把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割裂开来孤立进行探讨的习惯思维,科学定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角色地位。可更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导作用和客体的主动作用,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内涵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动行为者,是具有主动教育功能的组织或个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主动行为者,都具有主动教育功能,因而都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主体)既可以是单个的个人,也可以是由多个个人组成的全体(多个教育者,教育者的组合或单位)。受教育者(主体),同样既可以是单个的个人,也可以是由多个个人组成的群体。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广义上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的行为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包含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全部要素。这主要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被当成行为对象的教育者或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或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主体,也可以成为教育的客体。当教育者或受教育者进入行为者(教育者或受教育者)行为对象性系统,成为行为对象时,他便居于行为客体地位,进入客体系统,成为客体。如果用动态的辩证的观点去考察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以及全过程中的主客体问题,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客体地位是变动的,随着条件而转换的。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他要素则只能充当行为对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这些要素包括教育环境、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环境、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活动只能充当教育主体的行为对象,成为教育客体。

      我们在此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的主体性特征。这里的客体是从狭义上讲的,就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被当成行为对象的教育者或受教育者。因为主体性特征只有人才具有,除此之外,别无可能。这也是人之为人的特征之一。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的主体性特征

      1、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性特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的主体性特征体现得相当充分和具体。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具有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动性,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动性、主导性、创造性、前瞻性等属性,即主体能动性。主动性,是指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始终起主导和支配作用;创造性,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勇于探索、开拓创新,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前瞻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既要立足现实,从受教育者现实的思想道德状况出发,又要放眼未来,引导受教育者养成与社会未来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否真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关键在于是否具有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者如果不具备主体性,即使身为教育者,也不能很好地履行承担、组织、发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难以真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者只有具备了主体性,切实履行了思想政治教育职能,才能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的强弱,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效率。因此,有否主体性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必备条件,不断增强主体性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作用的必要条件。

      2、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性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基本特点是具有客体性,具体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受动性、受控性和可塑性。但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与一般的物质客体不同,作为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的人,他们在接受教育时,不是完全被动的,也具有主动性。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不同于一般物质客体的根本特点之一。正是由于受教育者能够主动地参与和接受教育,因而只有充分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当然,这种主动性是接受教育的主动性,而不是教育的主动性,它依然是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客体性的特殊表现形式,它不能因此而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客体地位。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不仅具有主动性,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具有主体性,这是探析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要特别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一般来说,主体性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具有的,有了主体性才能成其为主体;客体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所具有的,有了客体性才能成其为客体。但在一定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也会获得主体性,并转变为主体。当受教育者对他人进行教育时,就会获得和增强主体性,逐渐成为主体。也就是说,主体与客体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所以,当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时,他也已不单纯是受教育者了,而同时成为教育者,自己承担起了对自己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高度统一于自身。这种情形可称为客体主体化。实现客体主体化对提高教育效果有着重要作用。

      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主体性特征的意义

      我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主体性,是为了进一步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拓思路,为了个人和社会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这体现在以下几点:

      1、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主体性研究为人的发展提供价值导向。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主体性研究的重要性突出表现在为个人提供价值导向。无论主体还是客体,都具有主体性,而只要主客体都发挥其主体性特征,不仅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本职工作做好,而且也可以促进其他工作。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无论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还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主体性的研究,都可以为他们提供价值导向。因为主体性研究就是要引导个人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发掘孜孜以求的学习和工作态度,这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应当是大有裨益的。人能所达到的最高形态就是自由,这是真、善、美三者的最高统一。人类对真、善、美及其统一的追求,既是人生的目标,又是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一目标和过程的实现,依赖于人类实践和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扩展,也依赖于人类对自己的本质、需要和能力的自我认识、自我改造、自我丰富和发展。这实际上就是人的主体性的发掘和发挥。也只有发挥人的主体性,才能真正达到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获得自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