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东北亚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

作 者:

作者简介:
韩瑞常 系黑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

原文出处:
求是学刊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5
分类名称:世界史
复印期号:1995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东北亚研究

      东北亚地区在中原地区先进政治制度强有力地影响下,在公元前2世纪前后,开始步入文明时代,中国古代东北地区、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相继出现了奴隶制国家。其政治体制,都类似中原地区的君主制。当然,由于各地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不尽相同,其国体、政体,都深深地打上了民族的烙印,具有很明显的地方特色。

      一、中原政治制度对东北亚地区的影响

      中原政治文化对东北亚地区的影响是普遍的,然而对各个地区的辐射强度却有所不同。基于地缘优势,中原政治文化首先对中国古代东北地区产生深刻影响。远在夏商周时代,中原政治文化对东北亚地区就产生了直接影响。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中原地区进入奴隶制时代。商族隶属于夏,中国东北南部商人居住区也自然与中原地区一同进入文明时代。公元前13世纪,商灭夏,商在东北南部地区建立了孤竹、令支等奴隶制小封国。这说明,东北南部地区的文明时代,是随中原文明时代的产生而产生,随中原文明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

      西周初年(公元前9世纪),周王把北方殷民分给召公管辖,并以殷人的一支古燕族为核心,建立燕国。燕于公元前284年打败齐国之后,燕昭王立即把注意力转向北方,全力解决东胡人问题。秦开率军北上,势如破竹。东胡人退到今西喇木伦河流域。东湖人的退却,打开了燕军在东北地区进一步扩张的道路。燕破东胡人之后,设立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五郡中,与东北地区有关的三郡是右北平郡、辽西郡和辽东郡。这说明,中原的郡县制度开始植根于东北南部地区。

      秦统一中国后,全国共设46个郡,其中燕国故地的五郡皆沿用旧名,与东北有关的仍为右北平、辽西和辽东郡。郡下设县,右北平设16县,辽西郡和辽东郡共设29县。秦制,各郡设守、尉、监三名主要官员,郡守治民、郡尉典兵、郡御史负责监督官吏和百姓。郡下机构为县,县令是县的最高官吏,县下设乡,乡有三老,乡下有亭,亭设亭长。可见,秦时郡县制已趋完备,这对东北南部地区政治制度的影响就更为深刻了。

      中原政治文化对中国东北地区的影响是不平衡的。在燕长城以南地区,燕国时代已开始封建化过程,到秦统治东北时已确立了封建制。然而,燕长城以北地区却是另一种情况。东胡人居住在松嫩平原和松花江以南至辽河上游以北地区;部分貊人居住在鸭绿江上游一带;肃慎则生活在东北部地区。这一广大地区一直未置于中原政权的统治之下,基本上处于氏族社会和金石并用时代,石器的应用还是普遍的、大量的。燕长城以南地区虽然封建化了,但对整个东北地区而言,只能是部分质变。

      中原政治文化对朝鲜半岛的影响仅次于中国东北地区。公元前9世纪,周灭商,周把辽西孤竹之地分赐给箕子。不久,箕族开始了大规模迁徙。一支南下,最后到达山东半岛;另一支由箕子率领东迁朝鲜半岛北部,并与当地的良夷结合,建立了箕氏朝鲜。箕氏朝鲜传四十余世,战国时代一度十分强大,曾越过鸭绿江向西扩张。燕将秦开于公元前280年率军东进,并越过鸭绿江,把箕氏朝鲜纳入燕的统治之下,在以后一段时期里,朝鲜半岛北部虽然相继出现了几个奴隶制政权,但是,它和燕长城以南地区一样,都是中原地区中央政权统治的延伸。在此期间,半岛南部韩族居住区,形成了“三韩”部落联盟①。马韩在汉江下游,辰韩在庆州一带,弁韩在洛东江下游。它们还处在氏族社会阶段,未迈进文明时代的门槛。从总体而言,朝鲜半岛北部地区和中国东北南部地区一样,仅是部分质变,并未引起东北亚大陆地区原始制度的根本变革。

      中原政治文化对日本列岛的影响又次于朝鲜半岛。从历史文献上看,日本史前时期,中国人经过朝鲜半岛进入日本的路线主要在日本海,很可能是从古代辰韩地区渡海到达日本海沿岸的北陆、山阴地区,然后再由那里向日本其他地区转移。从日本出土的铜器看,至少在周秦时代,中国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已传到日本。此时,日本正处在弥生式时代(公元前3世纪)。日本通过朝鲜半岛学习中国的金属文化。特别是日本西部地区的人们,争先输入铜鉾、铜剑等青铜器,输入的门户是九州北部。九州北部的人们在输入金属器具的同时,还学到了新技术,能够铸造新模型,用输入的破损器具作原料,制造自己喜爱的青铜器。因此,九州北部逐渐成为日本古代文明的最初基地②。

      在弥生式时代日本已开始使用铁器,例如登吕、爱知县瓜乡等处遗址所示,木工已使用铁制工具。当然,这时铁器还处于从属地位。

      中原发达的金属文化,随着汉王朝的建立和发展,进一步大量传入日本,从而引起日本列岛生产力地域差别的扩大,特别是在距大陆最近的九州北部和以畿内为中心的日本西部,十分明显地表现出这种地域差别。在这些地区,出土了大量的铜器,表明氏族贵族势力业已兴起,并成为决定性的政治力量。从这个时代的墓葬中,更加清楚地看到部落内部已开始阶级分化。例如,福冈县筑紫郡的须玖遗址所示,族长的墓里有许多青铜制品(铜剑、铜鉾、铜镜等),上面还盖着大石头。其墓周围分布着许多氏族成员的瓮棺,环绕周围。这种阶级分化和地区文化差别,是在先进文化地区建立阶级社会的基础③。由此可见,日本列岛虽然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和朝鲜半岛北部相比落后数个世纪,但它与东北亚绝大部分地区一样,已走到阶级社会的门槛,望见了文明时代的曙光。

相关文章: